點擊👆藍字關注微信公眾號「谷聲熊」
輕輕鬆鬆養成受益終生的讀書習慣
「熊,我感覺自己好像一塊吸收情感的海綿啊……」
後臺有位女生留言和熊說,她從小到大都特別善於察覺別人情緒的變化,只要別人的情緒有一點點反常,她就能立刻感知到,並且自己的心情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一直以來我都被家人指責,說我心眼小,太敏感……熊,我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性格缺陷呀……」
在回答這位女生的問題之前呢,熊想先提出一個概念——
高敏感人群。
沒錯,在熊看來啊,這位女生的性格沒有任何缺陷,她只是高敏感人群中的一員。
據統計,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生來就具有高敏感性:
能夠吸收別人的情緒,擁有超強的共情能力;
事事都往心裡去,對事情總是過度分析;
常常對外界的刺激感到不堪重負;
是天然的給予者,替別人考慮多於為自己考慮;
……
這些啊,通通都是高敏感人群的特點。
其實,高敏感性是一種天生的氣質特徵,而非某種失調或疾病。
只是,我們的社會普遍缺乏對這一特質的認識。
不僅非高敏感人群會對這些高度敏感的行為進行批評和奚落;
就連高敏感人群自己,也會誤以為自己有不同於常人的性格缺陷。
但是——
「請記住,高度敏感不是弱點和缺陷,而是一份能提升你生活質量的禮物。」
這句話呢,是英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精神療愈師,梅爾·柯林斯說的。
她認為,高敏感人群可以成為最強大的人群之一,只要他們能夠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特徵,學會自愛。
「自愛,是高敏感人群療愈旅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關於高敏感人群,梅爾·柯林斯還出版了一本書:《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化解焦慮、擺脫負面情緒的高效抗壓術》。
今天呢,熊就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梅爾·柯林斯坦言,自己就是一個高敏感的人,她的情感總是比周圍人都強烈。
最初,她也認為這意味著自己的性格存在缺陷;
但是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她逐漸開始肯定自己,並且學著管理自己高敏感的性格特徵。
在書中,作者就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經歷,向我們講述了高敏感人群的獨特優勢和品質,並且給同樣內心敏感的人提出了幾條自愛、自我肯定的建議;
熊呢,也從中整理出了7個建議,分享給大家;
希望每個內心敏感的人,都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敏感情緒,好好愛自己~
停止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高敏感人群總是輕易就能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別人擅長忘記,自己卻事事都往心裡去;
別人可以神經大條,自己卻總是直覺敏銳;
別人總是精力充沛,自己卻常常筋疲力盡……
這種種不同,會使高敏感人群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懷疑自己。
而作者認為,作為高敏感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把自己和非高敏感人群作比較。
要知道,並不是要事事都與別人相同,才能證明自己是個正常人。
就像作者說的,無論是高敏感人群還是非高敏感人群,我們作為自己都是完美的。
而且啊,高敏感人群天生具備的與眾不同,其實就是上天賜下的禮物——
它使我們忠實、慷慨、仁慈、善良、仔細、慈悲……
所以,比起悶悶不樂和自我懷疑,不如慶祝一下自己獨特的自我吧!
即使敏感,但這樣的敏感,也是美麗的啊~
少點自我批評。
熊覺得,高敏感人群對下面這幾句話一定不陌生:
「你怎麼總是這麼陰沉沉呢!」
「過去的就是過去了,你何必總掛念著?」
「你太敏感了,這沒什麼好處!」
這些語言從小聽到大,就從耳朵裡傳進了心裡。
於是,高敏感人群的心裡,就從此住下了一位「內心批評者」——
無論做什麼,這位「批評者」都會發出令人沮喪的評判和指責。
對此,許多高敏感的人們會選擇忽視它、抑制它;
但是啊,在作者看來,忽視只能暫時讓這種聲音消失,更有效的方法,是與「內心批評者」坦誠相待。
作者認為,坦誠相待就意味著,我們要敢於向「內心批評者」的聲音發出質疑。
就比如——
批評者說我們愚蠢,但我們明明也順利完成了學業;
批評者說我們失敗,但明明也有那麼一兩件事令自己自豪;
批評者說我們醜,但也有不少人曾誇我們美麗。
如此一來,我們就會意識到,這些批評啊,通通都不是事實,甚至還能幫我們發現自己的一些優點。
這時,或許我們反而要向這位「內心批評者」發出感謝——
畢竟,是它幫助我們認清了真相,也使我們認清了自己的優秀和價值呀~
學會毫不愧疚地說「不」。
作者說,高敏感人群具有想要幫助他人的自然傾向。
也因此,他們往往很難對別人說「不」。
為了不掃興,強迫自己留到聚會最後;
即使自己很疲憊,也會優先照顧別人;
即使消耗自己的精力,也會傾聽別人的痛苦……
對於他們來說,拒絕別人會令自己感覺自責或內疚;
而若是不拒絕,又常常內心充滿委屈和怨恨。
因此作者認為,高敏感人群一定要掌握毫不愧疚說「不」的能力。
不過,對於一輩子都在說「好」的人來說,說「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對此作者建議,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用比較婉轉的方式表達拒絕:
「我這邊還有事要忙,待會兒再聯繫你。」
「等有空的時候我們再聊吧。」
作者認為啊,當習慣了這樣的說辭,就會逐漸對說「不」產生信心。
在熊看來,學會說「不」是自愛的最重要一步。
要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無論如何都不能委屈了自己呀。
學會表達你真實的感受。
高敏感人群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會極力避免不友善情況的發生。
即使是處在不喜歡的環境中,或者身邊人的行為傷害了自己——
高敏感人群也會壓抑自己的不悅和委屈,來維持表面氣氛的友善與平靜。
可是啊,這會給高敏感人群帶來更多的壓力,使他們更容易感到疲憊和焦慮。
因此,作者認為,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對高敏感人群的療愈過程非常重要。
「你要知道,你的感受是有價值的,你有權表達它們,做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的主人。」
看到這裡,或許高敏感的朋友們又會產生這樣的擔心:
萬一表達自己的感受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呢?
對此,作者回答說,我們只需要陳述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隨便責怪別人。
比起說:「你很不友善,你的舉動讓我心煩。」
不如說:「聽完你的話,我有些心煩意亂,有些難過。」
第二種表達方式,不僅不會為對方帶來傷害;
還大大減輕了高敏感人群自己的內心負擔,更容易說出口。
熊認為,「表達自己」與「做一個友善的人」並不衝突。
更何況,也只有學會表達自己,才能夠營造出真正友善的人際環境吧。
設立健康的邊界,
為自己留有個人空間。
由於不會拒絕和不會表達自我感受的特點,高敏感人群總是很難維持自己生活的邊界。
沒有邊界,就意味著——
允許任何人進入自己的生活,即使是討厭的人;
跟隨朋友做任何事,即使是一些不良的行為;
允許朋友開各種玩笑,即使令自己感到不舒服;
……
面對這些傷害與痛苦,高敏感的人們經常會說,是別人利用了自己的善良。
可是啊,在作者眼中,這並不是真正的「善良」。
「真正的善良,應該是有清晰邊界感的善良。」
作者認為,高敏感人群必須要設立與人之間的界限,包括——
不可以讓什麼樣的人進入自己的生活,不做什麼樣的事,不容忍什麼樣的玩笑等等。
邊界感越是清晰,我們就越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而若是有人持續不尊重自己的界限,我們有權利隨時將這些人從生活中剔除。
在熊看來,設立邊界不僅僅是一種自愛行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千萬要保護好自己,我們可以善良,但是絕不可以軟弱噢。
一定要照顧好你自己。
高敏感的人,總是忙於滿足他人而犧牲自己的需求。
但作者希望我們,能夠學會考慮自己,照顧好自己。
「你需要給自己溫柔、關愛的照顧,才能在身體、情感、心理和精神的各個層面實現成長和發展。」
作者告訴我們,一定要多多犒勞、照顧自己,而不是一味忽視自己,挑戰身體和精神上的極限。
如果身體感到疲憊,就泡個舒服的熱水澡;
如果內心感到焦慮,就獨處放鬆一下;
如果需要安慰,就為自己做一頓美味的飯菜……
熊覺得,高敏感人群啊,就像是閉合的花蕾,而我們就是自己生命中的首席園丁。
所以,把每一點愛、關懷和溫柔都投入到培育這顆花蕾的過程中吧。
總有一天,自己一定能夠充分而真實的綻放噠。
要記得多多肯定自己呀。
「我不夠好。」
「我是個怪人,沒有人喜歡我。」
「我不合群。」
就像這樣,高敏感人群總是不夠自信,擁有許多消極想法。
作者認為,如果任由這樣的消極想法蔓延,就會破壞掉我們在療愈過程中所做的一切努力。
「要有意識地選擇和改變你使用的詞語和你的想法,多對自己進行一些積極的肯定。」
我不夠好。→ 我自我感覺還不錯。
我不合群。→ 我還沒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沒有人喜歡我。→ 我值得被愛。
作者認為,就像這樣,不斷對自己說積極的話,就會逐漸改變自己的感覺,最終改變現實。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是一種自我欺騙哦。
在熊看來,關注熊的各位,毋庸置疑就是很優秀的人呀~
「如果你是一個高敏感的人,
請不要再隱藏你是誰。
你的光芒和你美麗的敏感,
是一份絕妙的禮物。」
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性格
都請按照自己的意願
充分生活吧
「你本來的樣子,就是最好的。」
各位,晚安~
點個分享或者在看
每日讀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