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領銜,河南儒醫人奮戰在各條抗「疫」戰線

2020-12-24 騰訊網

庚子年初,疫情肆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治病救人,醫者天職。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積極行動,所有儒醫人奮戰在抗「疫」的各條戰線,他們有大愛、有擔當、有辦法、有效果。

國醫大師挺身而出

張磊國醫大師已經91歲高齡,唐祖宣國醫大師也已經78歲高齡,他們都是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的名譽會長。在疫情面前,兩位國醫大師挺身而出,為防控疫情做出了積極貢獻。

1月23日,鄧州市衛健委成立了新冠肺炎中醫預防技術指導組,唐祖宣國醫大師親自擔任組長。

1月28日,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成立了中醫防治專家組,唐祖宣國醫大師和名老中醫吳林鵬等31人成為專家組成員。

唐祖宣國醫大師不僅在幕後指導,而且還積極走向一線,親自到醫院、高速路口視察指導工作。

唐祖宣國醫大師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

1月27日,在張磊國醫大師等名醫大家的指導下,《河南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出爐。

2月20日,張磊國醫大師向河南省衛健委、河南省中醫局再次獻方,提出了治療新冠肺炎的基本方劑。

張磊國醫大師再次獻方

兩位會長做出表率

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會長許敬生教授是中醫文化大家,雖然不是臨床醫生,但是他時刻關注疫情防控工作,牽掛著患者的安危,他多次在群裡鼓勵大家勇於擔當、增強信心,為疫情防控工作做貢獻。不僅如此,他還積極搜集信息,向大家分享全國各地中醫防控疫情的診療信息和臨床經驗。

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劉愛華教授也率先做出表率,2003年劉愛華教授作為抗非典專家組成員走進抗擊非典的前線,2004年,劉愛華教授作為抗愛滋病的專家組成組長,今年新冠病毒防疫期間,雖然處在封閉環境中,但劉愛華教授根據多年抗擊非典、愛滋病、臨床經驗,經過反覆嘗試,研製出日常疫方,並製作成茶飲形式引用方便的代茶。劉愛華教授安排包裝好了數份抗疫防疫的中草藥品,並送至社區及奮鬥在一線的執勤、維護治安的衛士中去。在所能顧及的場所都免費提供使用了研發的抗疫防疫產品。

劉愛華教授考慮到大多數人對於使用消毒液等產品的誤區(比如:84消毒液含氯,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的危害,氣味含有刺激性等因素),為了滿足抗疫防疫過程中大眾對於環境消毒的需要,劉愛華教授又研製出日常消毒的香薰品,在滿足消毒的前提下,又避免了危害,由於多年對中草藥性味歸經的熟悉,香薰的味道又清香怡人。

劉愛華教授啟用了自己多年籌備,並參與研發的智中健康網際網路醫館,每日還堅持在家中為患者看病。對於這種新形式的診療方式,大大解決了目前抗「疫」封閉環境下的看病難問題,也解決了病患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她還發出倡議,鼓勵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的臨床專家,積極通過線上平臺為患者義診。

名醫專家走向一線

1月23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出《關於建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醫協同機制的通知》,河南省建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醫協同機制,成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預防救治技術指導組,分級建立中醫藥預防救治專家組織、中西醫協同防治機制,做好中醫醫院防控工作。

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孟毅主任被派往周口市,常務理事張明利主任被派往漯河、許昌,支援、指導當地的醫療救治工作。

孟毅主任被派往周口市支援、指導當地的醫療救治工作

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李鄭生、朱翠玲、孫永強等,特聘專家龐國明等,常務理事周運峰、孫玉信、張明利、馬純政等,也都積極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2月12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河南省新冠肺炎診療專家共識(第一版)》。孟毅、張明利、馬純政三位專家,參與了《共識》的制定工作。

河南省中醫院的於莉、譚高峰分別作為第一批、第二批援鄂國家(河南)中醫醫療隊成員,被派往武漢前線支援醫療救治工作。其中於莉被派往武漢江夏方艙工作。

於莉在武漢江夏方艙工作中

劉愛華執行會長等為譚高峰送行

所有人員努力奮戰

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成員積極響應劉愛華執行會長的號召,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各條戰線,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李鄭生副會長、屈冰副會長等大多數人開展了線上義診工作,王黎主任堅守在頤和醫院發熱門診值班。

李鄭生副會長堅持每天通過線上平臺給患者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案;在春節放假前發布防治流感處方,並聯繫鄭州市仲華國醫館、東濟堂、中品堂,浙江省善德堂、方回春堂的中醫館根據處方熬成湯或做成茶包免費給群眾和春節值班公務人員贈送;發布網絡電影《精誠大醫》,宣傳中醫治療瘟疫情景;在中華醫學會專業群為親赴武漢疫情支援的專家提供病例分析,獻方獻策。

李鄭生聯繫鄭州東濟堂向鄭東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防疫用品

楊兆林常務理事在春節放假前堅持坐門診診治患者,在公眾號發表數篇中醫經方預防瘟疫文章,在線上開辦微課堂給基層醫生做《從新型冠狀病毒談經方治療肺系疾病》公益講座。

榮令芳常務理事從外地探親回到鄭州結束隔離後,積極向社區申請成為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走向疫情防控一線,並將自家美景國醫館存的1000個口罩和5瓶手消毒液捐贈給了社區疫情防控排查點。此外,為了支持濮陽老家的疫情防控工作,他還向村委會捐贈了1000元。

榮令芳代表美景國醫館向社區捐贈防疫用品

支持媒體大力宣傳

《大河健康報》是河南省儒醫文化研究會的重要支持媒體,積極發揮健康類專業媒體的媒體傳播平臺優勢,全方位地宣傳疫情防控工作。

春節假期期間直到現在,大河健康報社沒有放一天假,大河新健康融媒體平臺每天不間斷地更新。據不完全統計,從疫情爆發到目前,大河新健康融媒體平臺(六微、七平臺)共發布關於疫情防控原創稿件約600篇,通過各平臺發布4000多次,向社會大眾傳播疫情防控政策、防控措施、科普知識等。

— END —

撰文丨吳玉璽

統籌丨吳玉璽

編輯丨曹 聰

版權聲明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舉行國醫大師張磊教授收徒儀式
    國醫大師張磊講話2020年9月24日,國醫大師張磊教授收徒儀式在三附院學術中心舉行。國醫大師張磊教授及夫人胡國英女士,省衛健委中醫處處長姬淅偉,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許二平,三附院黨委書記周運峰,院長張大偉和河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國家名老中醫鄭玉玲,河南中醫藥大學門成福、許敬生、侯士良、袁佔盈、王立忠、毛德西、唐宋、馮明清、李發枝、丁櫻、李新葉等教授出席。
  • 「千方百劑」戰疫情 湖南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助力抗「疫」
    1月24日,除夕當天,原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九芝堂)駐河南員工於耀博卻在沒有物流條件情況下,連續驅車800餘裡,在駐馬店封城前把緊急需求的治療藥品送到了這裡。「能和一線抗『疫』人員在不同的戰場一起奮戰,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再累也值得。」在於耀博看來,送去的不僅是醫藥,更是對生命的敬畏和九芝堂的一份社會責任。
  • 仲華國醫館:仁心仁術,傳承發揚中醫國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穆春俠文圖    在風景如畫的綠城鄭州,有一座古色古香,始於明末「長崗保元堂」,精耕中醫藥診療400餘年的中醫館——仲華國醫館。它坐落在鄭州市金水區,外觀樸實無華,卻一直致力於用國粹中醫治病救人,文化底蘊尤其厚重。
  • 國醫大師張磊教授傳承工作室在固始縣中醫院揭牌
    當前位置 > 首頁 > 健康中國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國醫大師張磊教授傳承工作室在固始縣中醫院揭牌 2020年11月02日 15:52來源:中新網河南
  • 國醫大師唐祖宣當選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河南唯一
    人民網鄭州12月20日電 (時巖)12月18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成立暨院慶65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河南南陽國醫大師唐祖宣當選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這是醫聖故裡南陽、也是河南省首位和唯一當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向唐祖宣頒發學部委員證書。
  • 小愛匯大愛 福彩夫妻檔奮戰在抗「疫」一線
    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抗「疫」一線上那些動人的畫面,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馬爾克斯筆下的「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所謂愛情,是怎樣的一份深情?它是「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而在戰「疫」後方,防控和監測工作同樣不容小覷,奮戰在社區基層的疫情防控志願者中,也有一對對夫妻檔,勇毅攜手,築牢、築實基層防控線。安徽合肥褚富榮和汪義三夫婦是合肥34013012號福彩站點的站主兼銷售員。
  • 河南徐福記:210萬元糖果再次助力抗「疫」
    真情匯暖流,共同抗疫情。3月,河南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再次走進駐馬店,捐贈4392箱價值為210萬元的糖果,希望甜甜的糖果能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補充體能、緩解壓力。3月17日,捐贈給上蔡縣紅十字會價值38萬元徐福記糖果,捐贈給平輿縣紅十字會價值11萬元徐福記糖果;3月18日,捐贈給市第四人民醫院價值25萬元徐福記糖果;3月19日,捐贈給遂平縣紅十字會價值64萬元徐福記糖果;3月20日,河南徐福記捐贈給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價值30萬元徐福記糖果,捐贈給駐馬店市中心人民醫院價值42萬元徐福記糖果。
  • 同心抗疫 為愛護航|姐弟仨並肩戰疫 分守京冀豫抗疫一線
    姐姐、哥哥是醫生,弟弟是高速交警,姐弟警醫三人,皆堅守抗疫一線,同心抗疫,為愛護航,守護群眾平安。薛俊領同志是一名退役軍人,轉業後就一直紮根河南高速公安一線工作。從警的10多年裡,這個當初的河北「異鄉人」早已與河南大地不可分離。「召之必回,召之能戰」,疫情阻擊戰剛剛打響之時,回到河北老家不久的俊領同志立即響應組織號召,再別家鄉,返回河南。
  • 大興安嶺塔河縣:抗「疫」路上的營林人
    在疫情面前,營林人堅守著初心和使命,奔赴在火車站、社區、賓館隔離室、社會救助,交通管制安全口等抗擊疫情各條戰線上,用「志願紅」為寒冬增添一份暖色,用實際行動彰顯著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傳遞愛心,傳播希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
  • 國醫大師張磊收徒14人
    「杏林春暖,今得家園,懇能入門,繼承薪傳……」9月24日下午,國醫大師張磊一一接過拜師貼,飲下拜師茶,正式收徒14人。這14人同時也是張磊的最後一批徒弟。
  • 傾心除癘疫 奮筆頌英雄----王西川抗疫詩聯作品輯錄
    2020.2.2 題居家抗疫情:域中瘟疫狂,抖冠狀飄空附沫,無聲掠地揚威,害命殘身掀劇禍;窗外春光媚,看繁城車少人稀,共志居家拒毒,保民利國獻仁心。2020.2.25 敬輓抗疫一線犧牲的醫務工作者:逆行何壯烈,明知疫惡命將捐,技獻醫房,心傾病患;逝去太匆忙,未睹春來瘟即滅,君留遺憾,世載悲傷。 敬輓殉職的武漢醫生劉智明:腳步無停,手機未靜,戰疫別嬌妻,明知險境當先馬;仁心有證,壯語長傳,感民傾痛淚,早逝醫英勵後昆。
  • 以藝抗疫 凝聚信心和力量
    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深圳各條戰線一齊發力,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深圳文藝工作者迅速行動起來,飽含真摯感情,用歌舞的旋律,書畫的筆韻、影像的紀實、文學的語言,還有民間文藝等各藝術門類作品,描繪眾志成城全民抗疫的激越畫卷,以文聚力,以藝抗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藝力量。
  • 傳遞薪火興國粹,守正創新續輝煌—記國醫大師張大寧授徒拜師儀式
    東東點讚(通訊員:李靜)張大寧,國醫大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全國中醫腎病學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天津市中醫藥學會會長。
  • 國醫大師唐祖宣京城收高徒(附我國90名國醫大師完整名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1日訊(記者 朱國旺)5月31日,「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收弟子劉文華典禮暨安定門中醫院傳承工作室授牌」在京舉行。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院長劉文華成為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的又一弟子。唐祖宣教授是第二屆國醫大師,是國醫大師中少有的「40」後。
  • 鍾南山院士為廣醫一院抗疫主題展揭幕
    據介紹,主題展現場匯集了在這場戰「疫」中上百幅紀實影像作品,及各類抗疫見證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廣醫一院和鍾南山院士團隊為國家乃至國際抗疫做出的努力。鍾南山:醫院可大可小,貢獻可大可小,挺身而出的心最重要在展覽上,鍾南山說:「我們這家醫院不是211或985工程醫院,雖然小,但是每次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都能夠挺身而出,我覺得這一條是最可貴的。」
  • 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媽媽們
    本文轉自【新華網】;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媽媽」新華社天津5月10日電 題: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媽媽」新華社記者慄雅婷、宋瑞、劉惟真這天,在方艙醫院連日奮戰的王義鳳通過微信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11歲女兒發來的一幅兒童畫,上面寫著「女神快樂」。「孩子對我說,想以這種方式幫媽媽慶祝節日,祝賀媽媽順利完成方艙醫院的工作,我感動極了。」每次看到女兒發的這幅畫,王義鳳都溼了眼眶。
  • 「天真」的國醫大師
    李濟仁先生是我國首屆國醫大師,也是國家非遺「張一帖」的第十四代傳人,可謂我國醫界巨擘。李老生於1931年1月,如此算來,很快李老就將迎來90大壽,實在是可喜可賀。未得睹李老真容前,我在心中偷偷地將他默認為一個略帶高傲的學者形象。而當我真正有幸得見時,我竟呆滯了一下,面前這個滿臉孩稚笑容的老人居然就是李老。
  • 國醫大師張磊授徒拜師儀式在鄭州舉行
    □首席記者 劉永生     9月28日下午,國醫大師張磊先生授徒拜師儀式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辦,「國醫大師張磊學術傳承工作室」也正式掛牌。此次授徒拜師儀式,是張磊先生榮獲「國醫大師」稱號以來招收的首屆高徒。
  • 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在滬舉行
    11月21日,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 江平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1日電 (記者 許婧)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21日在同濟大學舉行。《歲月如歌——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100周年紀念冊》發布。 江平 攝顏德馨是顏氏內科第二代傳人,為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4月17日,顏德馨因病逝世,享年98歲。
  • 國醫大師張磊教授在信陽收徒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王亞運 錢隆 10月30日,張磊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收徒儀式在固始縣中醫院綜合樓六樓會議室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