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蘿蔔的月度大趴
名企名校參觀向來是重頭戲
遇上寶島臺灣:
一個高等學府層出不窮的城市
當然不能與之擦肩而過
這周臺灣大趴的特別報導
邀你一起感受臺灣名校的魅力
在臺灣學子眼中及一般民眾普遍認知來說,臺灣最有名的國立學校為五大,四中,雙科,陽明,臺北和臺師,皆有各自擅長的專業。
五大: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簡稱臺清交成政);
四中: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中正大學,簡稱央山興正;
雙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簡稱臺科北科;
陽明:陽明大學
臺北:臺北大學
臺師:臺灣師範大學
今天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四所在內地知名度比較高的學校,蘿蔔們有感興趣的就可以提前做更詳細的攻略啦,說不定有機會合影留念咯~
臺灣大學(Taiwan University)
簡稱:臺大
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知名校友:李遠哲、馬英九、連戰、曾寶儀等
主要院系: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工學院、社會科學院等
臺灣大學成立於1928年,是坐落於臺灣省臺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大學,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其前身為日本統治時期所建立的"臺北帝國大學",這是當時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國大學之一。1945年,臺灣光復後,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1949年,蔣介石政府遷往臺灣後,臺大取代了當時尚未在臺復校的中央大學,成為了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資助經費最多的一所大學。
臺灣大學自改制起即以傅斯年校長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學風著稱,其教授、學生與校友皆對當代臺灣歷史的發展有著莫大影響,校園亦為多次民主運動、學生運動的策源地,建校以來,人才輩出,大批畢業生擔任了臺灣各大行業的領軍人物,其中就包括知名校友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
截至2013年12月,臺灣大學校區分布於臺北、宜蘭、新竹、雲林以及中部高山地區,校地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總面積的百分之一;學生總人數達33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專任教師2044人,兼任教師1911人。
臺灣大學被多個主要的世界大學排名及中國地區性排名列為中國臺灣第一,QS研究總監斯沃特說:「臺大已進入世界頂尖大學之列」。這樣學術氛圍濃厚、造就各路男神女神的大學你不期待近距離接觸嗎?
國立成功大學(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簡稱:成大
校訓:窮理致知
知名校友:丁肇中,吳京等
主要院系: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等
創辦於1931年的成大是臺灣南部的頂尖國立大學,有北臺大南成大之美譽。是分享"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已發展為學門規模全臺第2的綜合大學。
成大前身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31年)創立於臺南市現址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目前校本部由相互緊鄰的8大校區組成,另擁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雲林縣鬥六校區,總面積達187公頃。同時還是臺灣南部的學術科研中心、醫學中心、物理及光電系統科技中心、納米研究中心、航太中心、區域網絡中心及臺灣語文測驗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是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成員之一。
校名來源:1947年,時任臺灣省立工學院院長的王石安請臺灣省主席魏道明為校命名,當時考慮的名稱有"延平"、"成功"等與鄭成功有關者。期間因環境因素,歷經十年仍無定論,最後以"成功"為名以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開臺之功。在校名英文翻譯的部份,原本曾經考慮以"National Koxinga University"作為英文校名,當時政府考慮以北京發音故未用。
臺灣交通大學(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簡稱:交大,臺灣交大,新竹交大
校訓: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知名校友:施崇棠、柯景騰(九把刀)、黃少華等
主要院系:電機學院、資訊學院、工學院、理學院等
(交大俯瞰圖)
交大是臺灣省一所研究型大學,也是研究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前身為1896年創立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896年創立於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兩岸分治後,上海原址改組為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唐山原址改組為西南交通大學。
1958年,交通大學則繼臺灣政治大學及臺灣清華大學之後在臺復校,它是一所中等規模的研究性大學,以理工著稱,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領域居於世界前列。學術上的對外交流一直相當繁榮。
建校以來,也是人才輩出,分布在各個領域
兩大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企業
宏碁和華碩的董事長就畢業於此哦~
國立政治大學(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簡稱:政大
校訓:親愛精誠
知名校友:宋楚瑜、蕭萬長、林毅夫、陳綺貞、林依晨等
主要院系: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傳播學院、外國語文學院、國際事務學院、教育學院等
它的前身歷史就比較悠久啦,是1927年中國國民黨在南京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1954年在臺北木柵復校,首任校長是大名鼎鼎的蔣中正!
政治大學是一所以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見長的綜合大學,以培養具有「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為重要使命。是培養政府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公務員,為國家培養政治、管理及新聞人才的主要機構,中央政治學校時期,曾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辦新聞學院,並同燕京大學及復旦大學為當時中國新聞學院三校之一。
從政大走出來的政商界等領域的公眾人物
和其他幾所學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如政治界▼
都是重要人士的節奏
文藝界
都是大眾心目中的男神女神
難怪在《Asia Inc.》雜誌調查中公布的東亞前十大商學院排名中,政大能在全亞洲排名第九(全臺第一)。
縱觀整個臺灣的大學,以文科來說,一般這邊最好的是臺灣大學跟政治大學,再來還有新竹清華大學、新竹交通大學與成功大學,此三所大學還是著重在理工科系,商學科系不多,因此商學類的資源較為弱勢。再就是中央大學、高雄中山大學、中興大學、臺北大學跟中正大學,這幾所都差不多,都有各自較為突出的文法商學科系。
接著是一些老牌私立的頂尖普通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實踐大學、銘傳大學、世新大學等等,這些學校由於校史較悠久,所以在知名度與業界校友勢力、校友表現皆比臺灣的新興國立大學,如高雄大學、暨南國際大學、東華大學等要來得出色。
(輔仁大學)
以理工科來說,這邊最好的一樣是臺灣大學。然後是新竹清華大學與新竹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在電氣工程、電子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上會比新竹清華來得好些,其他都是新竹清華佔優勢。
之後是成功大學,在理工方面僅追新竹清華交通之後,之後還有六所差不多的理工學校,分別是陽明大學、中央大學、高雄中山大學、中興大學、中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四所中字輩大學一樣都有各自突出的理工科系,陽明大學則是專注在生物、醫學等專業領域。而臺灣科技大學為技職院校的龍頭,在工科領域方面也十分優秀。
總之,作為文化底蘊濃厚的臺灣,她的大學故事真的是說不盡、道不完。那種獨特的教育文化,恐怕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切實的感受到哦~所以,有夢想有追求的蘿蔔們還等什麼,考核31天,把握好了機會就是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