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上,由上海京劇院獻演的現代京劇《沙家浜》在九棵樹開啟疫情後的首場演出。
伴隨著京胡聲,阿慶嫂等主要人物出場。舞臺上柳樹、蘆葦蕩,茶館、小屋,形象逼真,如身臨其境。加上悠揚的唱腔、慷慨的革命情懷,帶領觀眾一起進入那個與偽「忠義救國軍」 、日本人巧妙周旋的緊張現場。當天晚上,也來了不少老戲迷,跟著戲劇打拍子,低聲哼唱,現場不時響起叫好之聲。
王慧是上海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也是劇中阿慶嫂的扮演者,「這齣戲是幾個樣板戲裡相對比較經典的,至今也一直在傳承。這齣戲也是我們京劇院的保留劇目,經常巡演。」對於九棵樹這個舞臺,王慧也感到非常親切,就在10月1日,王慧曾在九棵樹與王珮瑜同臺獻演。
而在劇中,還有個特殊人物,與奉賢有著不解之緣。2015年,據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調查發現,劇中小英雄沙四龍的原型胡小龍曾生活在奉賢,生前就住在奉浦街道肖塘村,2019年胡小龍在奉仙逝,享年92歲。而本場《沙家浜》沙四龍的扮演者上海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潘梓建,也是第一次正式扮演沙四龍這個草根抗日英雄。
上海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潘梓建表示,第一次接到這個角色,也是不敢懈怠。反覆看原來的樣板戲、查閱歷史資料。這個角色,雖然年紀小,但是勇於去無私奉獻,即使可能會危及生命。演的時候自己也很動容,很感動。
演出當晚,還有一批特殊的觀眾,他們是來自奉賢肖塘小學小梨園戲劇社的師生們,曾與胡小龍生活在同一片熱土。 「今天組織了七八十個老師學生來看,因為我們學校從2014年開始打造京劇特色項目,打造一個小梨園,已經堅持5年。」奉賢區肖塘小學校長陸翠珍介紹道,「平常我們也很注重抓身邊的紅色元素,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下一個階段,我們會抓住這樣一個原型,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讓學生去採訪胡小龍的後人啊,了解他的生平,了解他革命的事跡啊,把革命英雄的精神,通過戲劇繼續傳承下去。」
據了解,首場演出後,該劇將於11月份後開始全國巡演。
資料:何芹 袁雪峰
編輯:何語馨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