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影《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愛是最後的情懷

2021-01-14 西施娛樂圈

《移動迷宮3》作為系列最終章,沿襲系列一貫以來的勁爆動作戲和快節奏跑酷風,主要講述迪倫·奧布萊恩飾演的託馬斯率領的好萊塢「跑男團」在經歷了迷宮逃脫和末日喪屍的生死考驗後,終於迎來最後的正邪較量。 2015年百無聊賴時在網上看到《移動迷宮1》,坦白講看完第一遍時整個人是一頭霧水的,於是又看了一遍才弄懂劇情設計。之後趁熱打鐵又看完了第二部。今年剛開始聽說《移動迷宮3》要上映的消息,時隔三年感覺自己都快忘記前兩部的劇情了,於是帶著這樣一種回憶的情懷,在上映前夕我又重溫了一遍前兩部。

也許是三年間成長的原因,這次重溫著實讓我愛上了這個系列。就好像自己正身臨其境和主角們一次次九死一生。所以對這第三部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這部終結篇似乎已經脫離了影片本身,成了一種三年來等待的情懷。今天終於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終結篇。整場下來幾度淚目。翻了翻豆瓣的評論,自己不是專業的影評人,所以不會對劇情做很多細緻入微的分析。但是我覺得一部影片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題比它的劇情更重要。

人最重要的感情是親情,其次就是友情了。主角們都是很小就與父母分離,被抓去做實驗,又失去了記憶,所以他們就是彼此最重要的人了。無數次的患難與共,無數次的死裡逃生,每一個朋友的死去對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痛苦。紐特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主角,看到他自殺的時候真的能夠體會到託馬斯撕心裂肺的悲傷與絕望。有人不理解為何最後特蕾莎不上飛行器而選擇死亡。在我看來,她心中還是有愧疚,覺得背叛了與她一起同生共死的夥伴們。再者,她當初回到實驗部就是為了尋找解藥,現在已經發現了託馬斯體內的抗體可以殺死病毒,而且託馬斯也已經上了飛行器,特蕾莎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便選擇一死來彌補自己的背叛。

這部電影算是圓了我的一場夢——危機,高牆阻隔,牆內的人被牆外的人罵作懦夫,牆外的人被牆內的人稱作狂客,牆內的人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地守衛城牆,牆外的人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地突破城牆,沒有什么正義者,牆外推翻牆內的強權者也拯救不了自己,但破壞總比建設要爽快和高效,所以反抗,破壞,自詡正義,不過是滿足各自的私慾。牆外的人終於和牆內的人實現了「平等」——所謂平等不過是要死一起死,而牆內的人卻因處於優越地位而註定被判死刑。可是我們要因為這樣而停止反抗嗎?唯有拯救才能拯救,不要試圖阻止反抗和宣洩,人類會為了一個自認高尚的目的而鬥爭,讓剝削階級聽到被剝削者的怒吼!

從2015年看第一部到今天看完第三部,其實都是被影片傳達的真摯深厚的友情所打動,感嘆災難來臨時人性的善惡。可能劇情走向上有許多不足,角色設定上有許多瑕疵,但影片所表現的精神與主題卻是與全人類都息息相關的,愛到最後是情懷。《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上映了,簡直就是大家腦洞實現的一個好選擇。先普及一下《移動迷宮》系列的內容。《移動迷宮》三部曲是由詹姆斯達什納所撰寫的系列反烏託邦小說,後被改編成電影。故事背景設置在未來世界,此時的人類因為一種會將人變成喪屍的閃耀病而大量死去,而一批新誕生的嬰兒卻沒有受到病毒的感染。他們被稱為「免疫者」。

有人不理解為何最後特蕾莎不上飛行器而選擇死亡。在我看來,她心中還是有愧疚,覺得背叛了與她一起同生共死的夥伴們。再者,她當初回到實驗部就是為了尋找解藥,現在已經發現了託馬斯體內的抗體可以殺死病毒,而且託馬斯也已經上了飛行器,特蕾莎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便選擇一死來彌補自己的背叛。從2015年看第一部到今天看完第三部,其實都是被影片傳達的真摯深厚的友情所打動,感嘆災難來臨時人性的善惡。可能劇情走向上有許多不足,角色設定上有許多瑕疵,但影片所表現的精神與主題卻是與全人類都息息相關的,愛到最後是情懷。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