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廣州創爾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爾生物」)在科創板首發通過。創爾生物旗下的知名產品則是械字號「創福康」及生物護膚品牌「創爾美」。此次創爾生物的上市也意味著「械字號」醫用敷貼類產品終於迎來了第一股。
雖然成功上市,但圍繞創爾生物的質疑聲卻從未間斷。此前有媒體質疑作為一家具備科創屬性的科技公司,創爾生物研發費用過低。
據其招股書披露,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67%、5.13%、4.70%、5.16%,僅略高於科創板「研發費用不低於5%的」要求。此外,報告期內創爾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佔營業收入比例的44.66%、32.22%、44.72%、37.65%。若按其實際花費估算,報告期內累計研發費用僅不到4千萬元,而銷售費用遠超4億,差值達10倍。
圖片來源:創爾生物招股書
健康界就此諮詢了招商證券投資銀行總部李奇崎博士,他表示,研發投入5%也不能說低,因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一般也只有3%的要求。其次,創爾生物持有敷料的國家三類醫療器械證,號稱全國唯二,也算科創屬性。可以理解為創爾生物還是產業裡相對有競爭力的公司,這種競爭力也是促使其最終過會的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以創爾生物為代表的械字號敷貼產業仍面臨政策風險、過度營銷、產品能力及有效性等諸多質疑。隨著創爾生物的上市,備受質疑的醫用面部敷貼產業有望重振旗鼓嗎?
面部醫用敷貼受追捧
據了解,醫用敷貼(或者說醫用敷料)本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作為創面癒合材料,其在以皮膚、燒傷為代表的傳統臨床醫學領域應用廣泛。
醫用敷貼的產品原理是「溼潤傷口癒合」,指的是傷口局部的溼潤,不會形成結痂。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護理時創造接近生理狀態的溼性癒合環境,就有利於肉芽的生長,便於皮膚細胞的分裂,從而促使傷口的完整癒合。
近年來,隨著醫療美容的火爆,醫用面部敷貼成為了醫美後促使皮膚創面癒合的不二選擇。作為一種更安全、具備國家械字號認證的產品,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的追逐和喜好程度也愈發強烈。
為了擴大受眾群,也方便消費者更好地理解這一專業醫療器械產品,在早期宣傳中,不少商家及品牌商都打出了「械字號面膜」或「醫美面膜」的概念,用來強調產品的安全性和科技含量。這樣做的好處是獲得三類證後既能進入醫院和美容院渠道,通過專業醫師背書銷售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同時品牌商也大力通過自建網絡銷售和分銷等渠道,進入普通消費者視線。
醫用敷貼多年的消費者夏夏(化名)告訴健康界,自己最早從經常做輕醫美的朋友口中得知醫用敷貼品類,「當時還叫醫美面膜,朋友說是做完醫美項目後,醫美醫院推薦她使用的。她(朋友)告訴我產品是經過國家認證的醫療級面膜,比平時買的普通面膜安全得多。」此後,夏夏曾通過託朋友代買、品牌網絡官方旗艦店購買和從微商渠道購買等多種方式購買多家不同品牌的「醫美面膜」。「小紅書、微博各種網紅都在宣傳種草,作為一個愛美女生,很難不入手。」
根據《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研究報告》數據,近三年我國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處於快速成長中,複合增長率超過40%,2019 年消費量達到3.4億片,銷售額超過50 億元。僅在電商渠道,2019 年7月-2020年6月,淘寶天貓平臺上,修護類貼片面膜銷售額 top100的寶貝中,品牌銷售額超過1千萬元的品牌數量就達到了28個。醫用面部敷貼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產業。
上海率先開啟產業規範
2020年8月,有媒體爆料上海市陸續撤銷了多個械字號一類醫療器械廠商的生產資質,共涉及255家企業,這被視為上海市對械字號產品,尤其是械字號敷貼的一記重拳。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械字號敷貼,尤其是面部敷貼在營銷上存在虛假宣傳和誇大功效的問題,導致市場混亂,產品良莠不齊。
首先,械字號敷貼類產品並非美容護膚品,而是屬於醫療器械類產品。使用上產品主要是要看其功用,要在其「適用範圍」或「預期用途」允許的範圍內,由有資質的醫生指導並按照正確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為日常護膚產品長期使用。
其次,械字號敷貼本身功用有限。業內人士告訴健康界,械字號敷貼並不見得比妝字號面膜更加安全有效。因為其作用主要是恢復受損屏障,幫助創面癒合,所以基本不會添加過多的功能性原料。此外由於械字號敷貼幫助創面癒合的特性使得其對膚質正常的用戶而言,補水效果還不如普通面膜。
然而在實際的產品宣傳中,不少械字號敷貼都打著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的名號,大肆宣傳產品在補水、祛痘、抗敏、鎮靜等作用上的「奇效」。此外,由於械字號敷貼屬於醫療器械,所以成分配料表可以不寫全成分,更是無需按照妝字號依成分高低排序的規定書寫。消費者很難清楚地了解產品的實際成分,誇張的美白、補水等效果更無從談起。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
2020年11月19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上海市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工作指南》,開啟了對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的嚴格監管,對產品備案及生產備案的監管內容劃出了重點,更明確明質酸鈉、膠原蛋白等成分成為重點審核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