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聰】
就跟小時候苦惱長大後是要上清華,還是北大一樣,開始學英語前,很多的中國學生也在想:我是要學習英式發音,還是美式發音?
結果到頭來發現,自己只學會了中式發音。
這裡並不是要貶低認為中式發音就一定不好或者怎麼樣,只是國人對於「正宗」往往都會有一種迷思。
日前,一段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校區老師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的視頻就火了。
「藍兔西柚」
「伐木長蘇坎普斯」
「圍棋右看哈呼谷的太畝黑二」
乍看懵圈,但定睛一看,以上這些詞彙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初學英語時在課本單詞表中標註的「中式發音」呢?
又或許這是大家聽過最容易的聽力測試?
據了解,這段自我介紹中,除了問好、介紹自己姓名和身份外,最難的一句大概就是預祝學生在學校中過得愉快了。
但就是這麼一段簡短的英文自我介紹,以其塑料式的發音出圈了。
網友首先質疑的是,這是老師,而且還是外國語學校的老師?還有網友直言這老師是來砸場子的,「不放心將孩子送到這裡」。
感覺到蘇州外國語學校的風評正在被害。
事情發酵後,有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校區的老師疑似在一個家校聯繫群中解釋,涉事人員是負責學校招生事宜的,「大家都不容易,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寬容,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正能量的榜樣」。
而新京報等媒體聯繫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校區,也得到工作人員再次證實:視頻中的「老師」並非英語老師,也不授課,而是招生辦的招聘專員。
工作人員還稱,後續校長也會發表聲明回應此事。
經過媒體求證後,也有為數不少的網友開始表示,學英語有口音根本不是問題,敢說才是更重要的,沒有必要將此事上綱上線,給當事人造成過大的壓力。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