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平浪靜》《1921》《中國醫生》……潛心創作,這些電影人在上海交出一張優質片單

2020-07-26 文匯網

「寫劇本、看電影,修養身心。」這是導演、編劇文牧野在疫情期間每天循環的生活。

來到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開幕論壇,他說,身為中國電影的創作者,疫情期也是他的沉澱期。反覆將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感灌注到自己的劇本裡,再反覆審視之前創作時被忽略的細部。「我希望自己交出的劇本,是積蓄了很多力量的狀態。」

《風平浪靜》《1921》《中國醫生》……潛心創作,這些電影人在上海交出一張優質片單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第一天,從產業領軍人物到內容生產的中堅力量,「創作」是所有人提及最多的詞,大家都希望儘快趕上被疫情延緩的腳步,紮根現實創作,講好中國故事,用「創作」回應觀眾的期待。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再次成為中國電影人向觀眾遞交成績單的舞臺。

僅從上影節第一天傳遞出的信息來看,《風平浪靜》《我和我的家鄉》《1921》《中國醫生》等片,已能匯成一張優質片單,而這些影片裡,也藏著中國電影市場尋求增量的不同途徑。

與百姓和時代共呼吸的電影,已漸成中國電影創作的主流

如果按「催淚指數」來推薦新片,《中國醫生》一定榜上有名。僅僅是簡單介紹,已能催動最廣泛觀眾的共情:記錄2020年疫情下的中國醫護人員,以及一座英雄城市裡的普通人。

時間撥回到4月8日,那是武漢解封的第一天,也是創作者進入事件發生地的第一天。新聞、網絡,疫情期間,各類信息稱「海量」亦不為過,但仍堅持深入武漢採訪,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說,越是離真實近一些,越有打動人的力量,「採訪到的那些素材,我們在回看時已無比動容,希望我們用藝術手段表現的電影,能打動更多人的內心深處」。

《風平浪靜》《1921》《中國醫生》……潛心創作,這些電影人在上海交出一張優質片單

他相信明年電影公映時,當片中最可愛的醫護工作者、平凡的奮鬥者、萬千普通市民漸次走來,觀眾再回想2020年之初,一定會有別樣滋味在心頭。「我們會想起,是如何擁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如何對新的生活懷抱美好嚮往,也會懷念,我們共同彼此走過的時間」。主創口中許多個「我們」「共同」,其實也是《中國醫生》能走通人心的秘訣——關照普通人生活、與觀眾共呼吸。

事實上,這類能激發觀眾共鳴、共情的影片,已漸成中國電影創作的主流。

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騰訊影業、上影集團、三次元影業、閱文攜手出品的《1921》正在橫店拍攝中。影片獻禮建黨百年,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那段歷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波瀾壯闊道路,就是從大銀幕走向最廣大觀眾的通關密碼。

《風平浪靜》《1921》《中國醫生》……潛心創作,這些電影人在上海交出一張優質片單

去年國慶,《我和我的祖國》讓許多「一年只看一部電影」的觀眾,投出了珍貴的觀影信任票。今年國慶,該系列接棒的《我和我的家鄉》也會與觀眾見面,由張藝謀擔當總監製,寧浩總導演,張一白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短片。從敘事上說,《我和我的祖國》是縱向地串聯七個故事,按時間軸重溫新中國70年發展的民族集體記憶;《我和我的家鄉》則是橫向視線,它按地域把目光投向土地家鄉。在時間的維度上附加地域經線,對前作是延續也是補充。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希望,這部新片也能與前作一樣,能帶動「低頻觀影人群」走進影院。

更寬的類型片譜系,能滿足觀眾的多樣觀影需求

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捧起最佳男演員獎項的黃渤此番再來,帶著他監製、李霄峰執導的《風平浪靜》,該片已被上海國際電影節推薦為金爵官方入選作品。影片時間跨越十餘年,將犯罪、懸疑等類型元素雜糅在一起,探討時代浪潮下個人在利益與良知中的兩難困境。既有著豐滿的類型片樣貌,同時也是在觀察人的內心。

《風平浪靜》《1921》《中國醫生》……潛心創作,這些電影人在上海交出一張優質片單

能與人心、人情相關,也有類型片的不同特質,這標尺也適用於中國電影集體。

中影華夏的片單裡,包括張藝謀導演的諜戰類型片《懸崖之上》,反映抗疫題材的影片,以及回望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歷史的作品等。

《1921》之外,上影集團還儲備了賈樟柯執導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繁花》、以及聚焦經偵領域的《獵狐行動》等。

阿里影業的新片,與自身發展頗有淵源,是反映電商脫貧致富的《一點就到家》,影片有望於今年內上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第一爐香》《拆彈專家2》等也將在年內上映。阿里影業總裁李捷透露,他們同時還在籌備六部現實主義影片,都是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時代為主基調。

《風平浪靜》《1921》《中國醫生》……潛心創作,這些電影人在上海交出一張優質片單

光線傳媒在疫情期間不僅沒裁員減薪,還招聘了50多名應屆畢業生,新籤約80位編劇,並推出員工激勵計劃,王長田說,「內容為王,為觀眾創作出更多能彰顯中國價值、時代精神的中國故事,永遠是影業的核心價值」。目前,光線有多部劇本在不斷打磨中,比如反映李大釗生平的《革命者》、以及一部抗疫題材影片等。今年開拍的新片《你的婚禮》也已進入了重新剪輯階段。

賈樟柯和王晶合作的新片《不止不休》正在後期製作中,「導演在海南島,剪輯在臺灣島,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影創作也不能停。」

「希望作品和觀眾產生共鳴共振,出現更多元化的類型,這是吸引人們走入影院的前提。」黃渤說。

作者:王彥

編輯:吳鈺

相關焦點

  • 上海電影獻禮建黨百年,《1921》進入打磨精品攻堅期
    1921年,13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上海開天闢地,電影講述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擔起民族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社會煥然一新的歷程。影片於今年7月1日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前舉行啟動儀式,7月23日正式開機,11月5日全劇組殺青,目前正處於後期製作、打磨精品的攻堅期。100多天開機日、半年左右的後期時間,還遠遠不足以概括該片的創作之旅。
  • 暗潮洶湧的中國電影,等待《風平浪靜》
    如果說復工後的中國電影,有哪些還算利好的消息——上周隨影院同步開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定算其中一個。
  • 電影《1921》主演曝光!原型是那年在上海的這13個人→
    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作的電影《1921》要來啦!由黃建新監製及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的電影《1921》發布定檔海報今年7月1日,電影《1921》在中共一大會址舉辦開機活動。上海市委宣傳部早在2016年就開始緊密圍繞獻禮建黨百年開展重點創作,將《1921》列為重點扶持項目。
  • 上海出品影片《1921》定檔:用一部真正意義的電影大片,詮釋「百年正青春」的起點
    這位與電影打了40年交道的導演說:「我是很難在現場哭的,但那場戲,他們是如此真摯地表達情感,那是塑造人物的根本。我相信,當全組幾百個人全心投入拍攝、盡了最大努力,每個人把勁兒使到一起,那應該是部像樣的電影。」昨天,影片《1921》定檔2021年7月1日,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隆重獻禮。
  • 上海出品電影《1921》定檔2021年7月1日,主演陣容海報發布
    電影《1921》是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作,由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業有限公司、閱文集團聯合出品,講述了首批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擔起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片方同時發布了一張演員海報,包括演員黃軒、袁文康、祖峰、竇驍、王仁君、張頌文、劉家禕、王俊凱、韓東君、劉昊然、張超、張雲龍、胡先煦等。
  • 「上海出品」《1921》,獻禮建黨百年
    7月1日,正逢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生日,電影《1921》於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開機活動。本片監製兼導演黃建新、聯合導演鄭大聖和第一批公布的演員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首度亮相。7月1日,電影《1921》在滬舉行開機儀式電影《1921》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作,由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 一線丨從今年上海電影節上,我們「速遞」回這10部優質新片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胡夢瑩7月26日晚,第23屆上海電影節次日,以「加油2020」為主題的「中國影視之夜」舉辦,現場一口氣推介多部2020年度優秀新片。隨著影院復工漸入佳境,越來越多的新作品在電影節中陸續登場。
  • 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電影《1921》開機
    人民網上海7月1日電 (唐小麗)今天,正逢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由黃建新執導的電影《1921》於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開機活動,同時發布了三張概念海報。電影《1921》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作,由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業、閱文集團聯合出品,講述了首批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擔起了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
  • 《風平浪靜》上影節展映收穫滿場讚譽,貓眼內容布局加速進行時
    而在這部影片的成功背後,我們意識到,除了主創團隊的付出外,《風平浪靜》的主控方貓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樣不可忽視。日前,貓眼發布了一份2020年度電影片單。貓眼一直秉承著多元化布局的理念,從動作、懸疑、科幻、犯罪、冒險、體育到動畫電影,項目類型覆蓋文藝、商業市場,能夠更好地滿足各個細分領域受眾的觀影需求。第二個特點就是內容優。既有《風平浪靜》這種入圍了國際A類電影節主競賽的優質原創電影,也有《平原上的摩西》這種優質原作+優質主創團隊全面加持的優質改編作品。
  • 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貓眼主控出品影片《風平浪靜》入圍金爵獎
    中新網7月25日 25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由貓眼主控出品的影片《風平浪靜》入圍金爵獎劇情片單元,並將進行線下展映。對於貓眼原生內容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開端。貓眼娛樂CEO鄭志昊表示,由貓眼出品和發行的多部新片將會陸續與觀眾見面。近四年來,貓眼持續在電影內容領域深耕,在投資出品及開發製作方面,進行多類型內容布局,碩果纍纍。
  • 《風平浪靜》上映,福建電影人「不平靜」
    《風平浪靜》劇照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6日,由李霄峰執導、黃渤監製、頓河擔任製片人,章宇、宋佳、王硯輝主演的電影《風平浪靜》正式上映。伴隨《風平浪靜》而來的,卻是本土電影界人士的「不平靜」,他們激動地在朋友圈推介:「入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上海電影節展映一票難求!」「近年來福建出品難得佳作!」。作為2020年首部華語犯罪題材電影,該片講述了一樁「父子殺人」命案背後兩代人的命運波瀾。
  • 上海國際電影節丨黃渤監製新作《風平浪靜》亮相,「後浪」們,請接住中國電影的接力棒
    作為「HB+U」黃渤新導演計劃的作品之一,由黃渤監製、李霄峰導演,章宇、宋佳、王硯輝領銜主演的電影《風平浪靜》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亮相。「《風平浪靜》首次亮相的契機曾考慮過一些國外電影節,但我和導演不約而同都選擇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黃渤與上影節有著深厚的緣分,還曾憑藉《冰之下》獲得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的殊榮。
  • 上海電影節直擊:當務之急是加快電影創作,給中國電影留「口糧」
    文|浮萍今年的上海電影節召開確實太不容易了。在疫情沒有徹底控制之際,上海市政府能夠有魄力召開這種行業盛會需要勇氣,也是給正處在行業低谷期的從業者提氣,越是困難的時候往往越需要胸懷希望與堅守。今年與往年相比卻是精簡很多,不設紅毯不評獎,將一切非必要的流程簡化,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的將電影節本體凸顯:搭建電影行業溝通的橋梁。
  • 黃渤為《風平浪靜》前後奔走,目測此片必火
    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最忙的人可能是黃渤。電影節剛開幕的時候,黃渤就與賈樟柯、文牧野共話中國電影創作的未來前景。他說,疫情曾經讓人足不出戶,但也讓自己回歸生活,讓創作者迸發出許多靈感。說來也巧,寧浩和黃渤共同因《瘋狂的石頭》成名,如今他們又一起走上了振興中國電影,培養中國電影後備人才的道路。寧浩能扶持《藥神》這樣的電影,黃渤自然也有信心打造同樣質量的作品,在7月28日下午舉辦的上影節青年電影沙龍上,黃渤就坦言這是自己新導演計劃的第三部電影。
  • 從《一齣好戲》到《風平浪靜》,黃渤與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這些年那些事
    黃渤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宣傳新片今天上午,在開幕論壇上,他與賈樟柯、文牧野共話中國電影創作的未來前景。他說,新冠肺炎疫情曾經讓人足不出戶,但也讓自己回歸生活,讓創作者迸發出許多靈感。3天後,他還將亮相「青年電影沙龍」,與刁亦男、徐崢共商如何更好地扶持青年導演。
  • 又一批主旋律影片上馬,主旋律商業片已經成了新的電影藍海
    從《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狼2》,到《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再到《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影片正不斷被市場認可。從近期影視公司發布的片單中,我們便可以窺見一斑:萬達影視發布的2021-2022年片單,包含了《神舟》和《上甘嶺之四十三天》兩部主旋律電影;北京文化的片單裡有《東極島》和《排雷英雄》兩個主旋律項目;博納有《中國醫生》《冰雪長津湖》等多部主旋律電影尚在開發中;
  • 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片單元 | 一份驚豔的片單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要經過怎樣的過程,才能讓一部紀錄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與影迷見面呢?特別是在今年如此困難重重的情況下,SIFF紀錄片單元可謂交出了一份驚豔的片單。
  • 電影《1921》上海開機,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演繹熱血青春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7月1日,正逢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電影《1921》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開機活動。電影《1921》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作,講述了首批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擔起了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黃建新在現場透露,電影將集結一眾青年實力派演員,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領袖,再現一個敢拼敢闖的黃金時代。
  • 《風平浪靜》上海再辦展映引熱議
    時光網訊繼7月29日首場展映後,電影《風平浪靜》於8月2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之際,又舉辦了第二場展映。影片直擊「替考」的社會議題,以及章宇宋佳之間的浪漫情感戲,引發了觀眾的討論。據悉,影片將於2020年上映。
  • 貓眼娛樂力推《風平浪靜》等多部優質影片 助力行業復甦
    中新網7月26日電 26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暨電影發行與放映新趨勢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辦。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受邀參加論壇,現場介紹了貓眼出品發行的一系列優質口碑影片,透露《反貪風暴5》、《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起跑》、《平原上的摩西》、《明日戰記》、《風平浪靜》等影片將會上映,以期助力行業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