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全媒體研究所,一鍵關注本帳號
微信排版技能get√
助你「微」力無窮的微信排版小技巧
在這個「全民皆微信,人人是朋友」的年代,微信公眾號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 然而談到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除了內容質量,內容的編輯排版就顯得尤為重要。所長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微信排版的小技巧,望君笑納。
文字
標題
標題是一個文章的敲門磚,相信各位小編每次都會耗費巨大的時間在標題上面。首先,標題要遵循整篇文章的中心,而且還要足夠的吸引人們的眼球,其次,標題的字數最好控制在13個字以內,字太多,會顯得很囉嗦,簡單明了的概括文章中心即可。
正文字號
正文字號最好在14-18px,一般在編輯文章的時候,文章正文字體的大小一般都會選擇16px,優美文藝的文章,字體可以選擇小一點,比如(12-14px),小一點的文字會更符合文藝氣息。
文字行間距
行間距會提高整篇文章的閱讀體驗,會讓文章看起來更美,一般行間距在1.5—1.75倍。小於1.5倍的段落看起來會很擁擠,沒有美感,大於1.75倍的看起來相對浮誇,佔用了整個版面。正文篇幅
正文篇幅不要超過手機一頁屏幕,如果文字較長,可以利用排版工具裡面的小符分隔開,讓文章顯得更美。
正文段落
正文每一段之間都留有一行,文字和圖片之間也都留有一行,這樣不但會減少讀者的閱讀壓力,也不會造成整個文章的擁擠。
圖片
封面圖
想要文章閱讀量高,封面圖是至關重要的,選擇清晰、簡潔並符合文章特色的封面圖對一個新媒體小編來說,也是需要花點時間的,封面圖的尺寸也是不隨便選擇的,一般封面圖尺寸是360*200,次圖200*200。
表情包、動圖
圖片和文字的完美搭配,以提升整個排版的效果。選擇與文字相呼應的表情包和動圖,可以更直觀的突出文字的內容。但也不能隨意搭配導致文章內容混亂。
一言不合就鬥圖的微信時代,公眾號怎麼能少了表情包的存在。
不得不說表情包絕對是微信中的一股泥石流。像新聞哥這樣,每篇都遍布各種表情包,用娛樂的精神看新聞。
聽說,微信排版,搞怪幽默的動圖和風趣的文字更配哦!
就是這個節奏,我們一起嗨!
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日常宣傳方式的重要內容,做好微信公眾號的排版,不僅使內容美觀、精緻,更能提起讀者的興趣,達到超出預期的效果。
① 在段首空兩格
一般新手會直接用鍵盤上的空格鍵空兩格字符的距離,但是這樣做保存之後,仍然會有錯位的情況。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點擊微信後臺編輯器裡的「首行縮進」。
② 黑色和灰色巧妙搭配
有的帳號屬於官方特色,對正文字體顏色都會有相應控制。像一些大型的國企、政務類帳號等等。那麼,主要內容的字體顏色用黑灰相互配合,既不失官方嚴謹的風格,也能適當突出重點。
③ 顏色最好不要超過3種
除非你具備較強的美感,能將多種顏色進行巧妙搭配,產生藝術效果。不然,整篇文章的顏色就最好少點吧,一般不要超過3種,容易花裡胡哨。
④ 明確閱讀類型
目前普遍的排版有兩種,一種是兩端對齊的排版,還有一種是居中對齊的排版。一句話佔一行的居中排版,屬於淺閱讀型排版,一般適合娛樂型的文章,而深閱讀型排版,適合一些偏向乾貨類的文章。
⑤ 統一編輯器
統一編輯器會使文章整體看起來比較簡潔、不會顯得很囉嗦。所長給大家舉幾個排版比較有個性的公眾號,這些的文章排版都是一個風格。
教你知識的——i排版
i排版編輯器偏清新文藝風,編輯界面比較乾淨,容易上手,支持各種富文本格式樣式。讓你享受小符號新玩法的,高逼格體驗。
一條
編輯器:i排版,排版統一
字體:宋體
深夜發媸
編輯器:i排版
字體:宋體
炒客 ChokStick
編輯器:i排版
字體:宋體
容易上手的——秀米
秀米是一款基於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文編輯和排版工具,它比微信自帶的編輯器多了很多排版功能和美化工具。在秀米上將內容編輯排版之後,直接複製粘貼到公眾號後臺即可。對於初入門的新手,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ONE•文藝生活
編輯器:秀米
字體:宋體
有特殊功能的——135
135編輯器打破傳統排版方式,通過【秒刷】功能,選中內容(圖片、文字),應用樣式,快速排版,提供豐富的樣式庫,插入排版、秒刷排版、一鍵排版已成為135編輯器最大的亮點,同時還支持樣式操作、換色與傳遞、文檔導入、生成長圖文、微信同步和定時群發等功能。
俗話說,人靠衣裝。一篇好的文章也要有好的版面來裝飾,優質的版面,不但會吸引粉絲的關注,還會延長閱讀時間。所以,新媒體小編們,微信排版學起來吧~
運營工具大全
圖文排版編輯器
微場景編輯器
圖片素材來源
圖片處理網站
各大媒體平臺
二維碼生成器
所長溫馨提醒,微信平臺的運營不僅僅依靠著工具的力量,我們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這才是決定你能否成為優秀新媒體運營官的條件。
部分內容整合自網絡
有任何交流想法,請到後臺勾搭所長!
— END —
有溫度 有角度 深閱讀
主編:聞曉彤
編輯:劉星彤 呂安迪
出品人:李剛
瀋陽城市學院網際網路應用學院 院長
新浪微博:@李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