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實就是和自己在戰鬥,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我能,相信你也能!
——孫乃成
孫乃成是何許人也?在35歲之前,他曾經是搬運工、飯店服務員、電話業務員、保險推銷員、婚禮主持人、婚慶公司老闆。35歲以後,他成了節目主持人、製片人、公益人、中國夢肢隊的創始人、被人們稱為「勵志哥」。
01
35歲那年,他失去了一條腿
孫乃成1980年生於黑龍江寧安市。1999年底,未滿20歲的孫乃成懷著對城市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憧憬,隻身坐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成為北漂大軍的一員。
在舉目無親的北京,孫乃成充分展現了一個北漂的良好素質:吃苦耐勞——從物流搬運工到飯店服務員,不管是啥髒活累活,只要能讓自己在這座城市站穩腳根,他都拼了命地幹活。堅持信念——沒有錢交房租,給房東下跪謝恩;沒有錢坐車,走十多公裡的路。
即使是這樣的困境,也從來沒有讓孫乃成內心的理想動搖過。這些奮鬥的經歷和優秀的品質,對孫乃成此後的人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拼搏了十多年後,孫乃成終於得以在北京成家立業,不但擁有一家自己的婚慶公司,同時也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事業穩定發展的孫乃成把老家的父母接到北京,對未來,他信心十足。
作為婚禮主持人的孫乃成,意氣風發。
可是,一切都在2015年徹底改變了。
11月下旬,孫乃成應一個朋友的邀請去遼安鞍山主持婚禮,回程中途經瀋陽時,因給汽車加油後洗車不慎發生意外,導致右腿嚴重受傷,最後被迫截肢。
那一年,孫乃成35歲。他的人生,驟然從雲端跌入谷底。
02
早日站起來,回歸社會
2015年12月3日,孫乃成永遠記得這個日子,就在這一天,他失去了相伴35年的右腿。
手術過後,孫乃成躺在病床上看著殘缺的身體,再看看手機裡昔日健康的自已,一向樂觀自信的他終於忍不住蒙著被子痛哭失聲,35年來,他從未體驗過如此徹骨的傷心與絕望。
進行截肢手術後的孫乃成。
擺在孫乃成面前的是一個重大的人生課題:失去一條腿後,他將如何繼續前方的路?
起初,親人和朋友們都非常擔心孫乃成會從此一蹶不振。然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十幾年摸爬滾打中走過來的孫乃成再次展現了他作為一個資深北漂的優秀品質,在短暫的調整之後,堅韌的孫乃成很快便冷靜了下來。
在他的家裡,上有日漸年邁的父母,下有天真可愛的幼女。在他的心中,有鍾愛的事業,有未竟的夢想。這一切,是愛,也是責任,仍需要他去承擔。
回到北京的孫乃成,在家休養了半個月後便來到國家康復醫院,希望能安裝假肢,早日站起來,回歸社會。
安裝假肢的過程並不如孫乃成想像的那麼順利,從2015到2019年的4年多時間裡,他三進三出北京積水潭醫院,做了三次清創手術,才最終完成了假肢的安裝。
就在第一次住院康復期間,孫乃成看到了很多與他一樣的截肢殘友,有頭髮花白的古稀老人,也有不諳世事的4歲幼童,更多的是像他這樣的青中年人。很多人無法面對自己從此殘疾的現實,終日意氣消沉不能自拔。
孫乃成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急上心頭,他心裡不停地琢磨,要怎麼樣才能讓這些殘友重新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
正是心裡這顆「想幫助他人」的種子,讓孫乃成看見了另一種風景,成就了另一番人生。
03
殘友們,讓我們重回人生的舞臺
有一天,有位老同學到康復中心看望孫乃成。談話間,孫乃成和他說起自己內心長久以來的困惑,熱愛電影的老同學隨即提議拍一個微電影,通過鏡頭幫助和鼓勵殘友們重建信心。
雖然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但孫乃成認為值得嘗試。兩個人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籌備工作。2016年9月,孫乃成在朋友圈發起了一則籌拍勵志微電影的眾籌消息,得到了親友們的熱烈響應,短短一天時間就籌到了3萬餘元,15天裡,共籌款45800多元。
大家的熱心支持和幫助,讓孫乃成信心大增。2016年12月19日,公益勵志微電影《舞臺》正式開機拍攝,參演的演員們全部免費演出。
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舞臺》於2017年1月20日進行了眾籌人首映禮,並於5月21日全國助殘日在各網絡同步上線播出,得到了很多殘友的好評與讚賞。
公益微電影《舞臺》順利殺青後,全體攝製組成員開心合影。
作為首次擔任出品人和製片人的孫乃成,籌備和拍攝《舞臺》的過程讓他收穫良多,尤其是得到了很大的自信和啟發。他覺得,自己在幫助殘友自強自立方面,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2017年2月,孫乃成第二次住進北京積水潭醫院進行清創手術。躺在病床上的他心潮澎湃,文思泉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舞臺》的主題曲《站起來》填好了詞。這首勵志歌曲,後來得到了著名歌手李琛老師的認可,並親自傾情演唱。
孫乃成和歌手李琛因歌結緣,惺惺相惜。
「站起來,為了那些愛的期待。哪怕一次次的失敗,,也要毅然堅持再來…… 」孫乃成不僅自己從重大的挫折中站了起來,也要幫助那些和他一樣的人們重新站起來!
04
有志者,事乃成
2017年,在好朋友的建議和幫助下,孫乃成再次籌款8萬多元,創辦了中國首檔關注殘疾人群體的人文關懷類節目《中國勵志訪談錄》,並擔任節目的主持人和製片人。他希望通過與每位勵志嘉賓的心靈對話,鼓勵和幫助更多殘友戰勝自我,回歸社會。
孫乃成和嘉賓在《勵志訪談錄》節目現場。
該節目和《殘之家殘疾人信息平臺》同步播出,深受廣大殘友們的歡迎。其中很多內容被《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殘疾人電子商務》、《截癱之家》等各大殘疾人公眾號轉發分享,讓很多殘友得到了激勵和鼓舞,並帶動了更多人關注殘障群體。從此,孫乃成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勵志哥」。
2018年5月,孫乃成又做了一件大事——創建了「夢肢隊」,隊員由一群積極樂觀的假肢使用者組成。「夢肢隊」以「假肢裸露穿,勇敢做自己」為口號,以「生命喚醒生命」為使命,致力於幫助有需要的殘疾人群體。
2019年4月開始,隊長孫乃成帶領「夢肢隊」的隊友們,在全國開啟公益巡迴演講,走進殘聯、社團、公益組織、企業、大中小學校園進行了近百次勵志演講,影響了近十萬人。
「夢肢隊」公益巡迴演講廣東站。
「夢肢隊」還數次做客央視的《向幸福出發》、重慶衛視的《謝謝你來啦》等節目,並受邀去敦煌挑戰徒步戈壁沙漠無人區,向社會大眾傳遞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沙漠中的獨腿俠。
沒想到的是,年末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本來就經費短缺的「夢肢隊」雪上加霜。巡迴演講無法如期進行,團隊舉步維艱,隊員們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困境。
2020年5月,在深圳市建輝基金會捐贈人的支持下,「夢肢隊」假肢裝配銷售服務中心於江西上饒正式成立,旨在為廣大肢殘人士提供假肢裝配、心理重建、就業創業三合一的暖心服務。服務中心的成立,讓「夢肢隊」有機會實現幫助更多殘障人士的心願,也讓隊員們在至暗時刻,看到了一束光。
隊員們忙著打造自己的夢想。門口的對聯是孫乃成和「夢肢隊」的最佳精神寫照。
風雨公益路,獨腿闖天涯。如今,孫乃成仍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馬不停蹄地奔走在扶殘助殘的路上。和20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相比,年屆不惑的孫乃成多了幾份穩重與睿智,但他對未來的希冀與執著,卻從來沒有改變過。
「遭遇意外,那是命運的安排。但劫後餘生的我,希望可以幫助其他人,希望傳遞正能量。這,是我的選擇。」孫乃成在演講中曾經這樣說道。四年來,他一直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理念,不但超越了自己,也溫暖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