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星科技園
錦繡科學園
港之龍科技園
12月17日上午,龍華區舉行第一批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授牌儀式,在全市率先建立第一個經濟形勢分析聯繫點。區委書記王衛,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雷衛華,區領導劉蕾、張納沙、韓蕩、陳建民,區委財經辦6個成員單位、各街道主要負責人以及龍華區第一批40家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代表出席會議。
會上,區領導為第一批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授牌。此次參與揭牌的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涵蓋了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生命健康、金融業、房地產業、商業等多個領域,美團科技、雅迪威電子、穩健醫療、華傲數據、寶能科技園等40家企業(園區)都包括在內。
會議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龍華區於2019年10月成立區委財經委,負責全區經濟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工作落實。作為黨管經濟的重要抓手,區委財經委和區委財經辦成立以來,圍繞全區經濟發展戰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問題,主動靠前,系統抓好,總體謀劃,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各項工作。區委財經委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出臺直通企業全面系統的經濟形勢分析聯繫點制度,創新建立了覆蓋十大領域的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網絡。此次設立經濟形勢分析聯繫點,是龍華區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財經工作制度要求的創新實踐,在全市屬於首創。為切實發揮經濟形勢分析聯繫點的重要作用,目前區委財經辦已經初步建立了調查研究、政企會商、決策參與、信息共享、工作保障五大工作機制。
王衛要求,區委財經辦和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經濟形勢分析聯繫點作用,繼續完善「經濟觀測研判、財經政令管理、企業高效服務、內部規範管理」四大工作體系,進一步提升經濟觀測的精準性、風險預警的靈敏性、部門協作的聯動性,切實把聯繫點打造成為企業深度了解龍華區經濟發展動態的平臺、深度參與經濟建設的平臺、主動踐行「親」「清」政商關係的平臺;打造成為區委貫徹經濟運行總體情況的重要窗口、觀測產業與市場主體發展情況的重要窗口、觀測經濟政策落實效能的重要窗口。
王衛表示,今年區委明確了「數字龍華」的發展思路,出臺了《關於建設數字龍華,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的決定》。他希望,企業家圍繞打造數字龍華積極建言獻策,積極參與有關政策制定與評價,更好推動政企良性互動,充分發揮聯繫面廣、社會影響力強的優勢,推介龍華的優厚政策和優質服務,吸引更多企業加入第二批、第三批觀察點,為全區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集聚動能。
龍華區第一批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名單揭曉
12月17日上午,4個園區、36家企業被授予龍華區第一批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牌匾,它們將成為區委觀測經濟運行總體情況的重要窗口、觀測產業與市場主體發展情況的重要窗口、觀測經濟政策落實效能的重要窗口,為區委精準施策、靶向施策提供決策參考,讓民營企業從政策中增加更多獲得感。
我們注意到,第一批經濟觀察重點企業(園區),分布在龍華區的6個街道。36家企業分屬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房地產、加工業、商業/商超、生命健康、金融業、商業/汽車銷售,4家產業園區則為寶能科技園、銀星科技園、錦繡科學園和港之龍產業園。
深圳市中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寶能科技園)
緊鄰梅觀快速、機荷高速,毗鄰華為科技城,周邊雲集華為、富士康等大型科技企業的寶能科技園,定位為168萬平方米科技產業生態城,通過完善的產業功能配套、高端商務配套、人才生活配套,打造融合產業、社會和自然環境為一體的園區生態,形成多樣化的產業空間和服務體系,現已成為全市乃至灣區最專業、自持經營體量最大的產業發展商。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基地,寶能科技園集聚了以人工智慧、5G、智慧物聯為主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納米材料、超導材料、光伏能源傳導材料為主的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以免疫細胞藥物、幹細胞治療、基因智能診療為主導的生物醫藥產業等三大高科技產業集群,現已入駐企業407家,其中國高、市高企業214家,孵化掛牌上市企業17家,研發人員超20000人。2019年,園區企業實現總產值超300億元,稅收貢獻達20.1億元。寶能科技園的產業載體建設及服務體系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認可,累計獲各級政府頒發的40餘項榮譽資質。
與此同時,寶能科技園作為寶能集團打造「科技寶能」的重要產業載體,進駐了寶能汽車、寶能汽車研究院、寶能汽車採購中心、汽車運營中心等企業機構,由此寶能科技園已聚集研發經營汽車連接器、汽車導航、汽車後裝電子產品、汽車零配件、汽車玻璃等企業數十家,已經成為深圳中部汽車產業聚集地。
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以實業投資、產業地產開發與運營為主營業務的跨行業綜合性高科技企業集團。運營的銀星科技園總佔地50萬平方米,是一個集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於一體的科技產城綜合體。
銀星科技園已經建設完畢並運營了眾創空間、加速器、留創園、市創業孵化基地等多個科技創新載體,形成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全生態產業孵化鏈,可滿足企業孵化、成長加速、總部基地的研發辦公需求。
科技園二期項目「銀星智界」,面向生命健康企業,打造了專業化產業設施配套,能滿足生命健康企業研發試驗、中試、生產、辦公多種需求,目前已引進60多家生命健康企業,包括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廣東省小分子新藥創新中心、羅茲曼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數字生命研究院、轉化醫學研究院等眾多優質企業和項目。
在電子信息方面,銀星科技園已經引入電子信息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將聚焦電子信息領域,搭建一流創新平臺,開展前沿科學探索和聯合技術攻關,培養和匯聚國際高端人才,可加速推動電子信息技術與相關行業的深度融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深圳市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通過重點布局生命健康、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銀星科技園打造了龍華區首家國家級孵化器,目前已集聚了400餘家高科技企業,引進了高層次人才100餘人,實現了產業和人才集聚。未來,銀星科技園將持續建設和提升園區產業配套,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功能,打造高價值科技投資平臺。
深圳市錦繡大地投資有限公司(錦繡科學園)
深圳市錦繡大地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其打造的錦繡科學園緊鄰觀瀾湖、區科技文化行政中心近60萬平方米,分三期開發。其中1期涵蓋產研辦公、會議空間、創客孵化器、黨群活動中心、配套商業。錦繡科學園首創「MINI CITY4.0」新一代國際科學園區樣板,擁有40%超高綠化率,2.3萬平方米溼地園林景觀,1.5萬平方米人工湖、3千種珍貴綠植,園區中人文藝術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
錦繡科學園聚焦智能製造、生物醫療、大數據、集成電路、新材料等產業,著力打造成產、學、研為一體的產業基地。目前已入駐大數據中心、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及新材料等知名品牌企業70餘家,市高企業18家,上市企業3家,區中小微創新百強企業5家,年產值超100億元。
與此同時,踐行綠色、生態、循環、連結、科技、創新、整合、賦能8大發展理念的錦繡科學園,還獲得深圳市石墨烯產業園,深圳市海綿城市節能環保產業園樣板,龍華區綠色生態、節能環保建築群示範基地等多種稱號。
港之龍科技園
深圳市港之龍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一直積極貫徹「以產業帶動物業,以物業經營發展實業」的戰略方針,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歷經二十四載,港之龍實業集團逐步形成了遍及實業投資、產業地產開發與運營、教育、金融等多行業多領域聚集的循環經濟產業生態圈。
該公司打造的創客空間、孵化器等獨屬創新中心,通過「產業引領」實現「鏈群發展」,以大區位觀,打通政企互通交流的橋梁紐帶,建設影響深圳、輻射全國、接軌國際的產城融合型戰略園區。
港之龍科技園作為港之龍實業集團運營的具有代表性的園區之一,始終遵循「產業集聚發展,共享產業生態」的辦園理念,以「專業孵化+投融資服務+創業生態運營」為發展目標,積極為入駐企業提供生產、研發、辦公、孵化、投資等全方位產業服務,獲得深圳市留學人員創業園、深圳市投資推廣重點園區、龍華區先進產業園區等多項稱號和榮譽。
目前,港之龍科技園入駐企業140家,從業人員1700多名。園區擁有從事創新創業服務的專職人員9人,創業導師4人,並引入7家專業服務機構,為園區企業提供政策法律、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務。園區定期邀請專業機構舉辦宣講會,為入孵企業進行專業諮詢培訓,年服務企業超過300家/次。2019年園區總產值超150億元,納稅超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