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的駕駛經歷多了,難免就會遇到需要夜裡開車的情況,這也是很多新手司機們比較害怕的一個場景了。
畢竟比起白天,晚上的能見度更差,很多安全隱患的危險性都會大幅度提升。不過大家也不要盲目恐慌!
其實晚上開車並沒有一些人想像中的那樣可怕。只要掌握好一些技巧,夜晚上路也是可以很安全的!下面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夜晚駕駛的實用心得。
正確使用燈光
沒錯!夜間開車要注意的第一條,毫無疑問就是燈光了。事實上,有一些新手司機,晚上上路的時候甚至自己沒開車燈都沒發現。
也有一些比較大意的人覺得路上有路燈,不用浪費燈光。這顯然是非常危險的!開車燈不單單是為了路面照明,更是為了讓路上其它人和車輛能及時發現你!
其次,關於近光燈、遠光燈以及其它信號燈的正確用法,也是上路要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雖然遠光燈在夜間的確可以照得更遠,但也會對對向來車的視線造成很大幹擾。因此,除了特殊情況之外,其它時候我們都儘量不要用遠光燈,會車時也要主動切回近光燈。
另外,有一些人喜歡用照射範圍更大的霧燈來照明,但是霧燈的穿透力很強,對別人視線的幹擾並不比遠光燈低。
所以要切記,霧燈只能在大霧、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下才能使用,天氣晴朗的夜晚是不能使用霧燈的!
注意路面狀況
第二個基本技巧,就是統通過燈光來判斷路面狀況了。或許有些司機會聽過「走灰不走白,遇黑慢下來」這麼一句話。這是什麼意思呢?
它其實是在晚上觀察路面時快速判斷路面狀況的一種經驗。因為積水會反射燈光,往往司機看起來是白色的;而正常路面會產生一定的漫反射,看上去是灰色的;而黑色的地方多是因為缺乏光線反射造成的,所以往往是坑窪。
其實,這樣的理解並不完全正確。當積水的路面缺乏反光的時候,也有可能是黑色的。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儘可能尋找大面積的灰色平坦路面行駛。
所以大家夜晚行駛的時候,最好儘可能走照明充足的大路,不要走小路、土路或者比較陰暗的路面。
另外,夜間走山路的時候,大家可以通過車燈來判斷前面的路況。如果燈光的投射距離由遠變近,說明前面地勢變高,車輛正在上坡;
反之,當車燈投射距離由近變遠時,說明前面地勢變低了,車輛正在下坡;如果燈光離開路面,就說明前面沒有路了,表示車輛到了坡頂了或者前面有急彎。
控制車速、拉開車距
減少不必要的超車
控制車速,是夜間行駛的第三個基本技巧。由於夜間路面狀況和照明狀況都是多變的,尤其是從亮處到暗處時,眼睛有一個適應過程。
所以適當降低車速是必要的。同時還要注意拉開車距。什麼才是安全的跟車距離呢?這和車速密切相關,但毫無疑問的是,車速越高、車距就要拉開更遠。
通常來說,在行駛速度較快的通常路面,至少要拉開100米以上的距離,否則遇到意外情況真就悔之晚矣了。
另外,夜間開車的時候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駕駛動作,尤其是突然變道、超車等危險性比較大的動作。無論是讓道還是超車,視線的限制都比白天更大。
如果必須超車的話,一定要連續切換遠近光燈提示前車,直到前車確認讓路之後才進行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