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演員請就位2》開播了,第一期剛放出來,觀眾就因為馬蘇和倪虹潔的評級而吵得不可開交:馬蘇三料視後是B級,張月新人一個就坐S級?憑什麼?
吵吵嚷嚷,又回到了「中年女演員困境」這個話題,此次以製片人身份亮相的張萌,拿自己當例子,給我們講述了當女演員步入中年後的日常。
她說:「像我20多歲的時候更容易接到戲,因為那些角色多。本來呢(市場上)適合30+女演員的戲並不是很多。」
這位姐前段時間剛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被評為打著給中年女藝人正名的旗號,實際上吸乾中年姐姐們最後知名度的綜藝,也為30+女藝人該何去何從這個話題貢獻了不少素材。
張愛玲有過一句非常出名的言論,叫「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放在演藝圈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不知從哪年開始,圈子裡活躍的明星們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
TFboys的爆紅讓更多的影視公司看到了「小愛豆」的優勢,各大選秀舞臺上,超過24歲基本上已經算「大齡」,十八九歲只是剛剛好,十六七歲才是標準的「一枝花」。
明星們集體「保鮮」,女演員尤甚。回到我們此次的正題,這樣的大環境,很難不讓人產生疑惑:
中國娛樂圈真的需要超過40歲的女演員嗎?步入中年的女演員都在做什麼呢?
2018年,北美上映了一部全員御姐的電影——《瞞天過海美人計》,這部電影集齊了「高顏值」和「高配置」兩大看點。顏值就不用說了,聽聽安妮·海瑟薇和凱特·布蘭切特的名字,就知道「美人計」這個電影名非常寫實。
令人拍案叫絕的主要還是它的陣容,有網友說,這部電影根本用不著宣傳,主演列表一亮,簡直就是「影后開會」,自帶宣傳效果。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曾憑藉劇情電影《弱點》獲得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第67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主演凱特·布蘭切特,憑藉《藍色茉莉》獲得過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主演奧卡菲娜,在2018年或許還名不見經傳,然而2020年,她憑藉電影《別告訴她》獲得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成為首位獲得金球獎影后的亞裔。
用星光熠熠來形容這部電影,一點都不為過。
儘管《瞞天過海美人計》上映後,被一部分觀眾評委稱配不上如此高的期待,但其女性題材和這部電影中所展現的女性魅力,卻是不容置疑的。
電影的劇情其實相當簡單,就是一個御姐招攬其他七個御姐,一起策劃偷盜頂級鑽石的故事。複雜嗎?一點都不複雜。但看到一群又帥又美的御姐出現在鏡頭裡,幾乎沒人不承認,這部電影有著超強的視覺享受。
而給觀眾們帶來這樣體驗的女演員們,實則並不符合東方大環境下的審美:桑德拉1964年出生,主演這部電影時已經54歲;「大魔王」凱特接演「美人計」時也是年近半百的年紀;而最小的奧卡菲娜,也是1988年出生,三十歲的年齡,以國內界定女演員的標準來看,並不稱得上十分年輕。
在西方影視作品中,40歲以上的年紀對女演員幾乎不構成威脅,或者說,對比東方來看,年齡危機遠遠要溫和得多。梅姨在《穿普拉達的女王》中綻放魅力時,已經是57歲的「高齡」了。
成熟女性既然可以在鏡頭前被塑造得如此迷人,那我們是不是同樣可以做到呢?
答案是,很難。
一部《三十而已》的熱播,讓觀眾經歷了從期待到痛罵的過山車式體驗。本以為是獨立自主、女力覺醒的現代都市劇,但看完全程,發現是幾個30歲的女人互幫互助解決感情麻煩,包括但不限於家庭、工作、友情、愛情,更像是大齡版的《小時代》。
同樣的女性婚後題材,國外卻可以拍出《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是我們的演員遜於西方嗎?
開什麼玩笑,我們的中年女演員們,堪稱近三十年來最優秀的中年女演員。
鄔君梅,20歲就出演貝託魯奇執導電影《末代皇帝》,此後憑藉實力躋身演技派之流的傑出女演員,在國內接拍的劇本,大致上不出「婆婆媽媽」這個範疇,然而在2020年網飛上線的美劇《遠漂》中,她卻飾演了一位精英太空人,魅力四射。
是演員的問題嗎?不,是題材。
當「四旦雙冰」從青澀走向成熟,當那些年豐富過廣大觀眾童年的女神們年紀漸長,我們迎來了一批優秀的、正值黃金年齡的女演員。
章子怡、陶虹、周迅、孫儷、趙薇、秦海璐、海清等等,這些女演員平均年齡都在四十歲上下,如果按照西方影視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年齡來看,她們堪稱年輕。
可是,如今國內的中年女演員,卻早早落入了無戲可拍的境地。
姚晨曾在節目中袒露心聲:「明明到了一個演員最成熟的狀態,但市場上適合我這個年齡段演員的戲卻越來越少。」
之前她飾演了《都挺好》中的蘇明玉,看似是大女主角色,事業風生水起,但卻困在家庭隱痛中無法自拔,結尾時觀眾才發現,這又是一部女性在傳統家庭中受傷,最終卻原諒接納原生家庭的故事,堪稱富貴版樊勝美。
但姚晨說,這已經是近年來她能接到最好的角色了。
《演員的誕生》中,章子怡曾由衷對小陶虹說,「你們家不該只有一位導演」。
這幾年隨著徐崢的扶搖直上,越來越多的觀眾將小陶虹稱之為「徐崢的妻子」,但往前數十年,小陶虹也是「霸屏利器」,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她塑造角色的功力都堪稱精湛。
這樣一位優秀的演員,年齡正當成熟,演技爐火純青,甚至外貌依舊美麗,卻早已在各大影視劇中飾演母親,為兒女學業家庭幸福操心。
中年女演員難道只有「婆婆媽媽」這一條路了嗎?
趙薇在《演員請就位2》中也忍不住發聲,她甚至覺得不是中年女演員難以出頭,是行業中所有的女性演員,都有一種很難出頭的現狀。
她還以男明星代言彩妝產品為例,闡述本來屬於女性藝人的蛋糕,被男性藝人不斷瓜分,導致女性藝人難以出頭。
有人說性別並不是確定產品代言人唯一的因素,那敢問,男性用品什麼時候見過女性藝人來代言呢?男藝人可以代言口紅、粉底、衛生巾,女藝人是不是可以代言剃鬚刀、須後水或者男士內衣呢?
為什麼我們的女演員會走到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呢?
小陶虹對此發表了看法,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環境中「少女文化」盛行的原因,所謂少女文化,就是崇尚女性「白幼美」,無限歌頌十八歲的姑娘一枝花,甚至過分渲染青春的美麗。
這個文化其實推崇的並不是某一個特定的女性,而是整個處在該年齡段的女性,當其中的女性成長、成熟,她便不再是少女文化所吹捧的對象。
末了,小陶虹幽默地說:「少女文化盛行並不好,它只能說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
即便不看小陶虹的這一番言論,我們也應該看到,市場上的女明星們,的確都在艱難地維持一種「少女人設」,楊蓉曾在節目中公開承認自己不敢老,怕被市場淘汰;
楊冪為人母之後依舊以少女自居,無數中年女演員30歲出頭的年齡,就要考慮如果再不紅,是不是應該退出娛樂圈。
她們真的想退出娛樂圈嗎?當然不。但她們留在圈子裡,又哪裡有那麼多適合中年女性的角色呢?
馬伊琍接受採訪時曾經說,她不認為市場對待中年女演員不友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演員擁有年輕人沒有的閱歷,拿到的角色都是精品。
但馬伊琍真的有看過如今市場上的女性角色嗎?除了少數類似於《我的前半生》、《安家》這樣題材的劇,真的沒有那麼多中年女性主演的大熱劇,反觀男性題材的作品。倒是一撈一大把。
這還沒有涉及到演員形象的控制問題,中年男演員可以粗糙可以發福,但中年女演員,即便是做配角,都被要求美貌依舊。這……實在是很難啊。
2019年的「夏日限定」劇《陳情令》,開啟了雙男主影視劇的熱潮,其實熟悉耽美文化的觀眾們,一眼就能看出這樣的作品賣點是什麼。
與《四大名捕》這種劇不同,耽改劇雙男主的本質,實質上意味著沒有女主角,如果有,其戲份和劇情也不能夠影響男主角之間的互動,如此風潮下,女演員想要在這樣題材的劇中實現突圍,實在是太難了。
好不容易袁冰妍在《琉璃》中成功塑造了一個出色的女一號,但……看看這部劇男主角的「騷操作」,也就只能感慨無可奈何了。
由劉詩詩和倪妮兩位30+女演員共同主演的女性題材影視劇《流金歲月》,大概是較少的弱化男演員戲份的影視劇,只是不知,這部劇的收視又將如何。
其實中國女演員關於年齡的困境,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存在,只要整個社會對女性還有「剩女」之類的戲稱,只要她們還將「三十歲」看成一道關卡,那麼,年齡對於女性的枷鎖,就會一直存在。
2019年,憑藉《花木蘭》入圍好萊塢新星的女演員劉亦菲,實際上已經32歲。這個年齡在國內,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新人」,甚至都要面臨危機被諷年紀大了,但在西方語境,卻還能將這個年齡段的女演員放在一個起點。
其實,我們國內難道沒有大器晚成的演員嗎?王凱蟄伏多年一炮而紅,此外朱一龍也是,市場對其褒獎聲多過於貶斥。
如此對比,不免讓人心生疑問,成熟女演員在國內,為何步履維艱?更何況,劉亦菲即便在國內,也並不能算大器晚成,她的成績,早在十幾歲便已做出。
那麼,是不是有成績的女演員就免於遭受責難呢?
並沒有。鞏俐在中國影史上的地位,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她依舊會被挑剔身材不夠好,不像女明星,穿搭不好看等等。54歲的年齡在世界優秀女演員中,並不算很大,甚至能夠得到黃金年齡的尾巴,但在國內她想要出現在影視劇中,似乎,仍舊只有「婆婆媽媽」。
中國娛樂圈需要四十歲以上的女演員嗎?當然。越是市場如此,觀眾其實越應該鼓勵更多的中年女演員,鼓勵她們站出來,被看到。
正如《乘風破浪的姐姐》,雖然它頂著大熱噱頭,卻落入傳統綜藝窠臼,但它確實給了一些已經過氣的中年女藝人舞臺,讓她們重新被看到,從這一點來看,它就不應該被完全否定。
說到底,女演員的環境,需要很長時間來改善,希望我們都能看到成熟女藝人散發自己魅力的一天。
作者:黑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