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衣尚中國》追隨錦繡故事 造就中國之美

2020-12-19 環球網

11月7日晚19:10央視綜藝頻道(CCTV-3)《衣尚中國》正式迎來了首播,這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在第一期就引起了觀眾們強烈的精神共鳴,本期主題為「錦繡之美」,詮釋了中華兒女對服飾紋樣和手工藝技巧的極致追求,而外界正是因「錦繡」一詞本能的把國人形象與之結合在一起。

高光時刻展現錦繡發展 匠心空間詮釋紋樣美學

「錦繡」何以代表中華?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有著霓裳羽衣的傳說,更有著綾羅綢緞的華麗,是中華錦繡的第一個巔峰。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也為我們講述了絲綢的發展歷程。

歷朝歷代、全國各地有著特殊地域特色的設計、創造和發明。在「歷史空間」環節,主持人李思思穿越回「錦繡大唐」開啟一段奇妙的旅途。

朱廣權飾演的河北胡商何明遠的片段裡,幽默又霸氣的表演對話中無不透露出唐朝織機製造的規模之大、織品品種之多、往來貿易之密切,在此背後揭示著產業發展、生產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吉祥寓意的圖案圖騰是中國審美獨具魅力的標誌,錦繡凝聚了中國審美的極致呈現,它取靈感於世間萬象,又用絲線裝扮了萬象世間。節目中於巴蜀之地翩翩起舞的「紋樣設計師」用街舞和視覺展現蜀錦的變遷,鍾晨與叶音以舞姿形成鳳凰、對羊、立獅等中國人喜愛的形象,由西域「聯珠紋」創造出「陵陽公樣」,繼而召喚出靈動飛鳥纏繞折枝,再次變幻出「新樣錦」,如此衍變印證了錦繡推陳出新的創造力。

少年郎周深一曲《畫絹》非同尋常,在絹帛面料上「錦上添花」,絲絹上一筆一划勾勒出人的眉眼神色,平淡中永久定格歷史之美,讓生活中蘊藏的紋樣以不同的形式躍然錦繡之上,成為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

美是潮流更是匠心的傳承,「蠶神」胡杏兒為江南百姓用魔術演繹了最美麗的絲綢誕生在每一雙勤勞靈巧的手中。每一個生產者在古代「物勒工名」責任制的管理下,最驕傲的就是能在絲織作品留下自己的名字,一件頂級手工藝品上會完整記錄下每一個環節參與者的分工名單,這大概就是中國最早的高級定製的匠人理念。

四代紡織人身兼時代任務 從無到有科創面向未來

從古代走向近現代,中國的紡織業有了新的挑戰和考驗,東華大學的副校長陳南梁講起紡織人的故事如數家珍。在1950年全國化工會議上,第一代紡織人代表錢寶鈞先生毅然提出了迅速發展國內化學纖維工業的主張。他還意識到,要發展化纖工業,必須教育領先。為此,他於1954年與化纖專家方柏容教授聯名上書紡織工業部,建議在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華東紡織工學院,創辦第一個化纖專業,當年獲批並招收培養一批化纖人才,極大地緩解了我國化纖人才短缺問題。

錢寶鈞1935年考取「庚款」留學英國,1937年獲曼徹斯特理工學院紡織化學系碩士學位,這個經歷「庚子賠款」的留學生,心裡無時無刻不惦念著解決六億人口的穿衣困境,第一代紡織人就像是在一片荒蕪的大地上,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1952年,華東紡織工學院培養出的第一批學生走向了前列,以季國標為代表的第二代紡織人擔起了行業發展的職責,出國學習化纖技術,回國後為紡織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而後第二代紡織人發起了「的確良」新風潮,解決了棉花產量不足的難題,引領了精神小夥的時髦風向,讓紡織品產量實現翻番,開啟了「取消布票」的新時代,從此改變了中國人的穿衣方式,讓中國人實現了穿衣自由。

陳南梁先生作為第三代紡織人之一,將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宇宙,將紡織技術與航天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紡織品特性柔軟、經編結構穩定可收展,可以做成衛星天線反射面,還可以做成阻隔輻射的防護服,穿上這件衣服就是現代版的「金鐘罩鐵布衫」。第四代紡織人團隊也來到了現場,這群富有創意的年輕人帶來了專業上的新突破,從工藝、材料、用途等多方面帶來劃時代的飛躍。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看到了錦繡的未來美,科技更迭不會在中國斷代,紡織人正努力走向各行各業。

創演大秀震撼豪華 話題直播實時互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作為「審美解讀人」表達了對節目播出的期待:「《衣尚中國》將目光投注到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長河,提倡復興中國審美,這不是簡單的提倡復古,而是引領大家深入地理解和欣賞中國的傳統美學,從而形成我們今天的新的創造。」本期「創演空間」的「錦繡」主題秀場便支持了這一觀點,青年藝術家、藝術裝置的設計師、服裝設計師、演藝嘉賓、秀導一同為觀眾呈現了360°環繞舞臺的中國服飾演出,勞倫斯·許作為國際知名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呈現出他眼裡的東方符號。其中霓裳羽衣是勞倫斯許為《衣尚中國》特別創作和訂製。

為了契合此次錦繡的主題,勞倫斯·許選用了國寶級面料「南京雲錦」,向觀眾展示了中國工藝的高端水準以及傳統面料在當今社會時裝中的創新運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兼容並蓄的多地域多種類的碰撞、西化的立體裁剪與具有古典藝術的東方元素相結合,創演空間的錦繡秀演呈現出當代服裝設計師對傳統美學元素的全新解讀。

伴隨節目播出,李思思「思家探班《衣尚中國》」主題直播也同步開播,在央央視頻全媒體矩陣以及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文藝微博端等帳號實時互動,直播期間#思家探班#、#衣尚中國#等話題微博閱讀量超6000多萬,央視頻端內評論次數、轉發量均列當天首位。

網友評價道:「衣尚中國真的是太唯美了,這應該是我們中國才有的一道美景吧!展現了我們祖國的錦繡服飾之美,真的是一種視覺上的極致享受!」 中國歷史研究院發布的《傳承文化基因 涵養核心價值觀》文章提議到:「《衣尚中國》是首檔聚焦中國服飾審美表達的節目,對中國5000多年文明史的自豪,與對其孕育的中華優秀文化的共同熱愛,使我們從塵土飛揚的布展展廳,到一件件與服飾相關的文物,不斷地碰撞著、交流著對中國服飾傳導的民族文化、民族審美和民族精神的認識與理解。」

從五千多年前,中國人馴化野生桑蠶,織造絲綢開始,錦繡便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藝術、科技經濟緊密相連,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發現更多中國服飾之美,每周六晚19:10央視綜藝頻道(CCTV-3)衣尚傳奇故事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央視《衣尚中國》本周六晚驚豔首播!朱廣權、周深、胡杏兒邀您共賞「錦繡之美」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傾力打造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將於本周六晚7點檔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重磅播出。這檔節目由央視主持人李思思擔綱製作人。作為開篇之作,《衣尚中國》將第一期的主題設定為「錦繡之美」。錦繡不僅是絲綢的代名詞,在很多時候它也被用來修飾山河、文章甚至中華。然而,小小的錦繡何以代表中華?
  • 《衣尚中國》今晚首播,李思思、朱廣權、胡杏兒、周深帶你一起感受錦繡之美
    錦繡凝聚了中國傳統審美的極致呈現,它取靈感於世間萬象,又用絲線裝扮了萬象世間,是中國人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不斷到達,又不斷超越的巔峰。回溯它的美學之源,錦繡最初的定義是什麼?今晚19: 10,央視綜藝頻道《衣尚中國》首期節目,讓我們一起感受錦繡之美!
  • 《衣尚中國》央視開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打造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昨晚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節目由央視主持人李思思擔綱製作人,以服裝為引子,以非遺為根,通過充滿科技感的舞臺與極致跨界大秀,力求挖掘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裡年輕、時尚的一面。
  • 《衣尚中國》首播 國絲館長趙豐講解「錦繡」歷史知識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傾力打造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11月7日晚7點檔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節目聚焦中國傳統服飾,通過「歷史空間」「匠心空間」「創演空間」三個主環節,用藝術的話語講述服飾的故事,用審美的視角探尋當代的轉化,用創新的理念碰撞新的花火,並和專家學者、明星藝人、服裝設計師共同探尋服飾背後的審美表達,和服飾美學元素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開篇之作,《衣尚中國》將第一期的主題設定為「錦繡之美」。
  • 《衣尚中國》展現良緣之美 講述凝聚於一針一線裡的中式愛情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節目《衣尚中國》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首期以錦繡為題,讓觀眾感受到了流淌千年的錦繡之美,契合了當今社會的心理需求在第二期節目中,《衣尚中國》繼續聚焦「穿在身上」的中華美學,將視角投向了中式婚服。可以說,中華嫁衣上凝聚著中國人對愛情的一切美好期盼,嫁衣的式樣、花色以及圖案都記錄著時代的鮮明變遷,成為歲月光影中的文化寫照,閃耀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愛的詮釋,對婚姻的渴望。節目用藝術的話語講述服飾的故事,通過歷史、匠心、創演三大表達空間的設置,打通了歷史、現在、未來。
  • 央視《衣尚中國》首播,「杜甫深、唐代思、甲方權,蠶神杏」上線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中心傾情打造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於11月7日19時在央視綜藝頻道重磅播出。隨著主持人李思思開啟"大唐之旅"的大門,眾星齊聚一起走進中華錦繡的巔峰時代,還原中華錦繡的高光時刻。
  • CCCTV3綜藝頻道《衣尚中國》節目錄製少兒演員反饋
    「 衣是絲線,裳是情義 風華絕代的故事裡 我們發現傳統的時尚,解讀現代的經典 走過時光,品味東方美學,呈現中國風格 對話古今服飾之美,讓中國美給你看。」
  • 《衣尚中國》之「驍勇之美」 觸摸鎧甲戎裝的溫度
    金戈鐵馬、沙場兵戎,《衣尚中國》第三期「驍勇之美」所展示的鎧甲軍裝的主題服飾,讓人感受到「千古豪邁」透屏而出,「驍勇之美」不僅是陽剛、威武、雄壯的外表,更是守萬疆場、護山河無恙的無畏。
  • 周深來告訴你誰是最早的程式設計師,周深加盟央視《衣尚中國》
    《衣尚中國》是一檔由央視主持人李思思擔綱製作人打造的節目,邀請著名文化學者、各領域高級藝術家、傳統服飾研究者、設計師、明星等,從社會主義新時代審美視角出發,運用新時代的傳播方法,對蘊含著中國文化底蘊、勞動與智慧、情感與寄託的傳統服飾進行藝術性的轉化和傳播。
  • 央視又出神仙綜藝了!《衣尚中國》演繹絕美中國傳統服飾,靚呆了
    央視歷經兩年打磨的綜藝《衣尚中國》已於11月中旬上線,由李思思擔任製作人,每周六晚7點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和觀眾一起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有的故事從詩經中走出,有的故事源於古文記載的文化習俗,有的故事裡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人物,他們穿著屬於自己年代的傳統服飾,訴說著自己的痛苦、欣喜,或迷茫。
  • 央視主持人轉型當製作人是什麼體驗?《衣尚中國》本周開播,讓中國美給你看!
    》,將於本周六(11月7日)晚7點檔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官方微博《衣尚中國》聚焦中國傳統服飾,通過講述服飾故事,探尋其背後的文化基因和審美表達。節目將通過豐富的舞臺藝術形式,展示服飾文化中蘊含的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情感與寄託,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體現人民的創造,從審美的角度講好中國故事。
  • CCTV綜藝頻道《衣尚中國》展示中國服飾之美
    紅配綠才是古人的喜慶配色,看《衣尚中國》品婚服之美 先秦結婚是在黃昏,唐代的婚服是紅綠搭配,明代的鳳冠霞帔最讓人嚮往,「帔」與當今的紗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衣尚中國》之「良緣之美」讓人輕輕鬆鬆地「漲姿勢」,了解到婚俗的演變歷程,舉重若輕地帶領觀眾穿越古今,讀懂了婚服中蘊含的精神圖騰。
  • 《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戲服,會講故事的全能藝術家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人文精神、歷史變革,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央視主持人李思思的錦繡之美,太美了
    最近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了一檔綜藝節目《衣尚中國》,主要介紹中國的傳統服飾整個節目就一個字「美」!第一期是「錦繡之美」,主要介紹的是唐代的織品。錦,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絲織物,它是用桑蠶絲、金銀線「錦繡」也是對美好事物或美景的描繪。據《太平廣記》記載,何明遠唐代定州大富,主管中三驛資財巨萬,家有綾機五百張。這位家有五百臺紡織機的何明遠,相當於唐代的大型服飾集團總裁。
  • 《衣尚中國》張信哲朱贊錦楊採鈺探尋「雅韻之美」
    中國風,是浸潤於世界精髓的東方雅韻。而「雅」又是中國特有的審美時尚與美學體系,其與中華民族勤勉、自律、誠懇,有同理心的精神內核一起,構成了今天中國的「雅韻之美」。12月12日本周六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節目中,張信哲、朱贊錦、楊採鈺將與設計師李想、服飾文化專家華梅一起,感受中國人的風雅,探尋帶有「雅韻味道」的生活美學。
  • 相約《衣尚中國》,共享驍勇之美
    衣尚中國 驍勇之美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英雄本色需要英雄裝《衣尚中國11月21日 (周六)晚19:10CCTV3綜藝頻道與您相約,驍勇之美海報設計:司玥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來源: 央視綜藝
  • 首檔聚焦「美」的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定檔,李思思轉型當製作人
    據央視文藝節目中心消息,由央視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李思思首次擔任製作人/導演的首檔大型非遺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定檔,從11月7日起每周六晚7點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其中的艱辛,李思思說:「《衣尚中國》策劃將近兩年,做了幾十版策劃案,最終選擇了人們最習以為常的服飾作為切口,通過講好中國服飾故事來展現服飾之美,和服飾背後承載的精神之美,文化之美。」
  • 《衣尚中國》第五期呈現「雅韻之美」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於雅,在於韻。《衣尚中國》第五期「雅韻之美」就帶領人們從南宋才女的衣櫥中,從古人的長裙雅步中,從音樂人張信哲收藏的旗袍中,發現和品味這份簡約、清透、樸素、內斂的東方雅致。
  • 《衣尚中國》高曉攀、滿舒克、夏凡同袍偕行共賞戎裝「驍勇之美」
    在關於美的歷史長河中,軍戎裝承載著我們崇敬英雄、渴望和平的集體記憶,同時又創造了獨特的驍勇個性之美。本周六(11月21日)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三期「驍勇之美」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重磅播出。在節目中,高曉攀、滿舒克、夏凡將同數名軍戎裝愛好者、設計師一起,詮釋、講述、展現軍服戎裝中所蘊含的「驍勇精神」,發現歷經時代更迭而依舊熠熠生輝的「驍勇之美」。
  • 寶藏綜藝《衣尚中國》,就決定是你了
    《衣尚中國》第二期「良緣之美」聚焦中國婚嫁,通過「歷史空間」「匠心空間」「創演空間」三個環節展現從古至今人們婚禮習俗的變遷。《衣尚中國》是一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主持人李思思用一個「美」字,給這檔文化類綜藝定下基調。那麼,中國服飾到底美在哪裡,美從何來,是如何流經歷史傳承至今的?《衣尚中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