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月,63歲的張鐵林現身某酒店,只見他頭戴藏青色帽子,身著休閒襯衫,他脖子上戴著一個工作牌和一副眼鏡,看上去要去酒店參加重要會議,雖然已過花甲之年,但舉手投足間依然充滿著「皇阿瑪」的霸氣。
張鐵林剛停好車,保安就走過來,示意他的車佔用了公共車道,讓他挪車,張鐵林看了看周圍,沒有合適的車位,臉色鐵青,拒絕挪車,想要離開。
保安顯然被張鐵林的王霸之氣鎮住了,拿起了對講器想要尋求其他同事的幫助,氣氛一度劍拔弩張。張鐵林顯然不吃這一套,大步流星地走進了酒店大門,保安也沒有再敢上前勸阻。
這事一經媒體報導,網友就炸開了鍋,將矛頭對準了張鐵林。
有人批評張鐵林:哇,這是怎麼了?皇阿瑪就這麼橫行?
有人則直接拿他的英國國籍開涮:一個英國人敢在中國撒野?
在番茄君看來,這件事雖小,但背後折射的現象卻值得探討。
這個現象用四個字概括就是——明星特權。
明星受大家喜歡,賺到了更多的錢,贏得了更多的關注,這本無可厚非。
但有些明星常常因為一種莫名的優越感,手伸得太長,摸到了老虎的屁股,引發群情激奮。
番茄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年的曾軼可機場事件。
2019年6月17日,曾軼可發微博,稱遭到首都機場工作人員的刁難,指責工作人員濫用職權,還配了一張圖,曝光了工作人員的工牌。
剛開始網友自然都站在了曾軼可這一邊,幫她去想首都機場討要說法。
不曾想求錘得錘,很快人民日報官媒發文揭開真相:是曾軼可拒絕配合安檢,甚至用粗話侮辱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看她是個明星放她一馬,誰想到她卻惡人先告狀,反倒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隨後曾軼可成了眾矢之的,萬般無奈下在微博上公開道歉,承認自己情緒化造成不良後果。她也被公司暫時雪藏了。
除了曾軼可,今年爆火的李佳琦也踩了明星特權的雷,他走紅不到一年,但出行的派頭卻做得挺足。
8月,他參加某商場線下活動時,8名保安為他開路,從曝光的視頻看,現場的保安比圍觀群眾還要多,經紀公司大概是為了製造萬人空巷的局面吧,可其中一位保安入戲太深,將路邊一位低頭玩手機的路人一把推開,路人一臉懵,壓根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事立刻引發網友熱議,許多人說這李佳琦剛火起來人就開始飄了,找不著北了。
好在事後李佳琦認錯態度積極,立馬發了一則微博道歉,這事才平息過去了。
不曾想李佳琦事件過去沒幾天,這幾日又有明星踩雷了。
9月13日,有網友曬出一段視頻,視頻中鹿晗和陳赫正在錄製新綜藝,他們在菜市場做遊戲,引發市民圍觀,很快這些明星的保鏢跑到兩側開始趕人,被驅趕的除了吃瓜群眾,還有很多正常買菜的市民。
保鏢一通操作後,為明星開闢出了一條專用通道,此舉也是引發網友憤慨,鹿晗和陳赫根本不知情,就被扣上了耍大牌、享特權的帽子,真是有苦說不出。
番茄君講了這麼多例子,其實各位想想這些明星所作所為很過分嗎?老實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頂多就是做的不大妥當,但群眾為何反應如此強烈?
簡單來說,明星特權,表面上是群眾對明星不滿,實際上是對特權不滿。明星只是那個出氣筒,特權才是那根最敏感的神經。
而明星生活在聚光燈下,群眾自然會把生活中的不滿發洩到他們身上。
明星本質上是一種娛樂產物,他們提供的是一種消遣服務,他們拍的戲是消遣,唱的歌是消遣,他們做的事也是一種消遣。
回到張鐵林這件事上來,客觀來說,僅憑几張模糊的圖片,也無法說明說明孰是孰非。而且經常開車的朋友都知道,出門在外停車是一大難題,遇到點小小的摩擦在所難免,有時候也會爭個臉紅脖子粗,但事了拂衣去,誰也不放在心上。
只不過張鐵林有些特殊,在戲中他是「皇阿瑪專業戶」絕對的特權人物;
在戲外他也是老前輩,還當過暨南大學學院的院長,很多晚輩見了他都得畢恭畢敬叫他一聲張老師;
而張鐵林平時不怒自威,氣勢凌人,經常傳出戲霸傳聞。
所以他停車和保安發生爭執,網友很有代入感,他們自動就會對號入座,把他等同於擁有特權的人,把保安等同於被欺負的小白兔,安排好角色後就自然要吐槽一番了。玩笑的說一句,張鐵林此次提供的是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從這角度來看,他又做了一件「娛樂性十足」的事。
最後,回歸明星特權——還是要勸誡明星人物們,行事作風應多些低調,做為明星在平日的生活中已經受到多方的特殊照顧了,而在面對那些提供服務的人員,明星是否也應為別人多著想一下,就說保安這份工作吧,風吹雨打的工作也不易,可能對明星們來說只是麻煩的挪一下位置,但對保安來說就是保住一份吃飯的工作了。
人生路漫漫,且行且善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忍者愛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