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嶺東的「暴力美學」裡藏著一個時代的情緒

2021-01-09 新京報

12月29日,告別2018進入倒計時的日子,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在家中猝死。整個2018年,惜別了許多名人,但林嶺東的去世還是觸動了諸多港片影迷。紀念林嶺東的文字,雖未形成刷屏之勢,但這無礙他在影迷心目中的位置,尤其對於港片影迷而言,林嶺東無疑是一位無法忘卻的「朋友」。

林嶺東。圖/視覺中國

林嶺東的創作繁榮期是八十年代末與整個九十年代,他的「風雲三部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龍虎風雲》)《俠盜高飛》《目露兇光》等代表作,都誕生於這一時期。與吳宇森、杜琪峯、徐克、王晶等導演一樣,林嶺東也是「錄像廳時代」受歡迎的港片導演之一。

同樣是拍警匪片、英雄片,林嶺東的大眾知名度要弱於吳宇森、杜琪峯,乃至於不熟悉的觀眾,會將他的電影誤認為是吳宇森的作品。林嶺東與吳宇森一樣,都喜歡與周潤發合作。但林嶺東鏡頭下的周潤發,還是與吳宇森塑造的周潤發有所區別。在吳宇森的電影裡,周潤發是「小馬哥」,是個人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化身,帶有鮮明的理想化色彩。而在林嶺東的電影裡,周潤發的瀟灑形象背後,多少都隱藏著一些凝重與陰鬱。

《監獄風雲》中的周潤發。圖源網絡

這種凝重與陰鬱,是林嶺東個人的風格化標籤,他在「暴力美學」當中,糅合進了對社會複雜一面冷峻的觀察,以及對人性多變一面的真實刻畫。林嶺東本身不是一位樂觀主義者,他是站在黑暗中觀察明亮——這恰恰與吳宇森相反。

在「錄像廳時代」,當時的觀眾更容易被簡單而煽情的英雄形象徵服,這與當時的人比較單純有關,會直白地對一些事物表達相信。而林嶺東影片裡,是有一些「懷疑」元素的,這些與「懷疑」有關的成分,會讓當時的觀眾感到陌生而新鮮,也很容易被那時的觀眾所忽略,不去進行更深的思考。

從1983年入行到1999年,在創作頻率上,林嶺東保持著高度的自制力,一年只拍一部電影。只有1987年例外,這一年他拍了《龍虎風雲》與《監獄風雲》。《龍虎風雲》中的高秋,是周潤髮飾演的經典角色之一,高秋的臥底身份,以及與匪徒阿虎、警探劉定光組成的人物三角結構,很容易令人想到它啟發了2002年《無間道》的創作。

《龍虎風雲》劇照。圖源網絡

《監獄風雲》中周潤髮飾演囚犯鍾天正,與梁家輝飾演的盧家耀結成好友,影片對獄中友誼的刻畫令人動容,周潤發在片中演唱的《友誼之光》成為港片經典片段之一。同樣是講述監獄這個「法外王國」的故事,同樣有犯人之間的雋永情誼,也同樣有犯人、黑幫、典獄長之間複雜的恩怨情仇,1994年出品的《肖申克的救贖》也會令人回憶起《監獄風雲》。

雖然拍的是暴力電影,但林嶺東從不對人物進行粗暴地分類,於是便產生了這樣一個說法:在林嶺東構建的警匪世界當中,通常匪徒、囚犯比警官更具人性,在所謂正義世界與邪惡世界重疊、衝突的時候,壞人被激發出來的道義,往往比不受約束的警察權力,更能博得觀眾的喜愛與信任。

除了擅長顛覆人物的表面化特徵,從人物內在挖掘故事衝突之外,林嶺東也偏好把社會現實傳導到影片當中。1999年《目露兇光》中的所有角色都變得面目全非,就被解讀為香港金融風暴給民眾帶來的巨大衝擊,當一個普通人的眼神都帶有殺機之後,電影就變成了「恐怖片」。而「恐怖」元素,一向是林嶺東電影最好的「配料」。

林嶺東活躍的年份,是華語電影在創作上的最好時代,每位優秀的導演,都尋找到了自己的表達路徑,林嶺東同樣也是如此。只是與後來北上的香港導演群體相比,因為不肯妥協,他的商業化路線並非順風順水,這樣也好,恰恰保持了他作為港片導演的純粹性。回看林嶺東的電影系列,會發現他的個人情緒與時代情緒已經與他的電影故事緊緊地契合,無法分割。

在2007年拍完《鐵三角》之後,林嶺東消失了七年,這七年時間,可以視為他的一次急流勇退。2015年復出工作後,產量也僅有《謎城》《沖天火》兩部。可以說在近20年裡,林嶺東過的是閒雲野鶴般的日子,看山看水看世界,無所事事的樣子,甚至會引來朋友的追問「是不是病了?」並沒打算把一生都奉獻給電影的林嶺東的回答是,他很快樂,並無感覺到痛苦。

有了這二十年的清閒,以及面對事業與生命的通透態度,所以,儘管他在63歲的時候永別人世,但應該算是沒有遺憾了。

□韓浩月(專欄作家)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陸愛英

相關焦點

  • 林嶺東:周潤發一生摯友、風雲三部曲封神
    2018年12月29日,中國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與世長辭,一代暴力美學大師惜別影壇。莫逆好友杜琪峰、徐克、岑建勳、張艾嘉以及合作多年的摯友搭檔周潤發等悉數到場,流淚弔唁送別。對於港片影迷而言,林嶺東無疑是一位令人無法忘卻、技法超然的殿堂級電影大師。1973年,林嶺東從聖伯多祿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臺藝員培訓班學習。
  • 林嶺東:風雲不再
    有人慨嘆,我們失去了一個時代。我每每想起,亦不禁悲從中來。沒曾想,2018的尾巴,他也搭上時光的列車匆匆別離——林嶺東。1988年,林嶺東再度重拳出擊,拍出一部驚世駭俗的黑色暴力寫實片《學校風雲》。由於劇情灰暗慘痛,畫面血腥暴力,影片送檢時罕見地遭電檢處大幅刪剪,林嶺東一怒之下宣布不再拍攝他最鍾愛的社會現實題材。說起來亦頗為憋屈,要知道香港電影當時能夠遍地開花,一方面歸功於創作者的才華,另一方面就得益於過檢的寬鬆尺度。
  • 紀念|林嶺東:他是一位有風範的導演
    之後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三部曲開創了殘忍寫實又兼具社會批判的暴力美學風格,也讓他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榮譽。林嶺東之後,林嶺東遠走美國闖蕩好萊塢,鎩羽而歸。為了多陪伴家人淡出影壇,拍電影一停就是20年,直到2015年憑藉《謎城》回歸,2016年又帶來《沖天火》,但似乎昔日的才華與銳氣不再,也被一些影迷視作昔日港影一個時代的終結。
  • 和吳宇森齊名的「暴力美學」導演去世,沒有他就沒有周潤發
    據香港媒體報導,知名導演林嶺東於今日下午被發現在家中猝死,警方初步判定事件無疑點。林嶺東祖籍廣東潮州,1955年出生於香港。18歲就進入TVB藝員培訓班學習,1982年,27歲的林嶺東就執導了首部電影《陰陽錯》得到關注。
  • 香港導演林嶺東去世,其執導的「風雲」三部曲堪稱經典
    2018年是娛樂圈的悲傷年,很多大家都熟悉的藝術大咖在這一年裡殞落,就連2018年這最後幾天也不放過,昨天深夜,香港媒體突然傳來消息,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先生突然在馬鞍山西沙路家中去世,享年63歲。其妻發現他倒臥在床上沒有反應,逐尋求醫療急救,救護員到場後,證實林嶺東已沒有生命體徵。因事發突然,其妻隨後報警,警方也證實死者確係林嶺東先生,至於死因,還有待驗屍。
  • 十部監獄題材電影,部部都是暴力美學,你看過幾部?
    1、《空中監獄》;作為好萊塢商業片廣泛進入中國人視野初期的重要影片,《空中監獄》無疑是一代影迷的記憶,不僅因為它有火爆的爆炸和打鬥場面,更由於電影在善惡交界之處找到了清晰的脈絡,它不光塑造了尼古拉斯·凱奇一個正面英雄,同時還塑造了一群特色迥異、個性鮮明的壞蛋,電影由此精彩紛呈。
  • 緬懷香港導演林嶺東:「風雲」旗幟消亡史
    可惜,林嶺東最終是少數沒有「振作」起來的香港電影人。《謎城》和2016年最後一個作品《沖天火》都顯得混亂和糟糕。很多人喜歡把林嶺東也歸於暴力美學,假如同吳宇森做一比較,吳宇森從好萊塢歸來以後一路下滑,到最近翻拍的《追捕》已經爛出新高度。照理說,吳宇森是深諳商業娛樂片的高手,《變臉》和《碟中諜2》即使在苛刻的好萊塢都創過奇蹟,曾經的吳宇森是比李安還要成功的大腕,怎麼會到這個地步?
  • 林嶺東逝世|沒有獨特性,談什麼林嶺東?
    《火燒紅蓮寺》1994,林嶺東執導這並不是說林嶺東的鏡頭感不好,畢竟他在《龍虎風雲》中的三人對峙調度都被昆汀·塔倫蒂諾抄進了《落水狗》裡。林嶺東曾在採訪中說過,他剛從加拿大回港時,公司要求他拍喜劇片,可他不喜歡。後來老闆麥嘉對說他說,「你喜歡什麼就拍什麼吧」,然後他就拍了《龍虎風雲》。也因此,林嶺東才能直抒胸臆,一展抱負。比如在他前期所有的經典影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用暴力反抗暴力」,當這種反抗蔓延到每一個受壓迫者的身上後,便是「風雲」的含義。
  • 林嶺東趕考:《謎城》,港警匪片情懷依舊
    理解林嶺東的作品少不了「暴力」、「驚險」、「殘酷」、「現實」等關鍵詞。而這些關鍵詞在《謎城》中亦有體現,電影全片超過九成在香港拍攝,除了佟麗婭、張孝全以及少數配角,其他皆為香港演員,全片洋溢著濃濃的香港市井味。兩位男主演古天樂、餘文樂的表現搶眼,還有影迷在閱片結束後預測古天樂拿獎可期。
  • 《監獄風雲》導演林嶺東猝死香港家中 終年63歲
    林嶺東導演去世1905電影網訊 12月29日,據香港媒體報導,下午16時左右馬鞍山帝灣凱琴居一名女子報案,指其63歲林姓丈夫倒臥床,救護員到現場,證實林姓男子已氣絕身亡。消息稱,死者為曾執導過《監獄風雲》《龍虎風雲》的導演林嶺東。新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曾參與過《沖天火》的宣傳工作的人員,對方表示,曾一同合作過的林嶺東方的工作人員確認林嶺東死訊是事實,並非誤報。
  • 導演林嶺東去世:在動作片領域和吳宇森齊名 卻有段無奈的經歷
    就在昨天下午,華語影壇上以暴力美學稱譽的香港動作片著名電影導演林嶺東在家裡突然去世,讓影迷深感意外和惋惜。據港媒報導,林嶺東因患有胃病,加上最近感冒,但沒有及時去看醫生,只是自己找藥吃。昨天上午,他還起床吃早飯,隨後回房休息,直到下午4時許依然沒有起床,他太太隨後進入房間試圖喚醒她,但其昏迷不醒,於是趕緊報警,最終回天無術。享年63歲。
  • 電影 | 《啟示》:原始的暴力美學
    在被抓之前,他匆忙將年幼的兒子以及身懷六甲的妻子藏在枯井裡。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遙遠的原始文明時代,對於那些只存在於歷史的隻言片語裡的東西,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展示,不得不佩服本片強大的場景展現能力,我們穿梭其間,流連忘返。
  • 昆汀·塔倫蒂諾與他的暴力美學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追求刺激,吸引觀眾,但是如果除去這些商業因素,電影中出現的暴力到底是為何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在我們所熟知的電影中,暴力一般分為這幾種類型,暴力是對現實的反應,呈現暴力是為了反抗暴力;暴力是人們必然承受的命運,呈現暴力是為了感受生命的困境;暴力是英雄主義的體現,呈現暴力是為了突出個人的人格魅力等。
  • 一代宗師林嶺東,他甚至影響了昆汀
    林嶺東林嶺東不僅在香港本地拍片,也到過好萊塢,與國外影星尚格·雲頓合作拍攝過幾部電影。而他的作品,不僅助推了香港電影的發展,也影響了許多外國影人。他的名作《龍虎風雲》對昆汀·塔倫蒂諾的《落水狗》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昆汀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這(《龍虎風雲》)真的是一部很酷的作品,它深刻地影響了我。我從這部影片裡學到了一些東西。」
  • 香港導演林嶺東去世,曾讓周潤髮捲入《監獄風雲》
    林嶺東綜合「香港01」等多家港媒12月29日報導,警方下午突然接獲一女子報案。報案者稱她63歲的林姓丈夫在馬鞍山西沙路自家床上臥倒不起,救護員到場時,林姓男子已身亡。報導援引消息稱,死者正是知名導演林嶺東。警方則表示,相信事件沒有可疑情況,但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林嶺東1955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州,1973年中學畢業後進入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1974年擔任助理製片,後於1976年任編導。後移民加拿大, 1982年返回香港,踏上了導演之路。
  • 吳宇森 | 浪漫式「暴力美學」
    整個人窩在角落裡,聽著歌看著自己寫不完的論文,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就只有一個圖書館。在交論文的前一天晚上,電腦文件受損,我的學年論文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吳宇森的電影中將「暴力美學」展現的近乎完美,讓暴力展現電影的美,通過美來重新定義暴力。黑幫大哥,殺手,槍,教堂,白鴿,兄弟,親情都是吳宇森暴力美學的語言。吳宇森讓含有大量的暴力元素的電影進行一種個性化的修復,這種修復是一種加入了東方情懷和浪漫的電影表達。繼承了東方的美學傳統,暴力場面的動作美,鏡頭美,以及情懷的滲入,讓他電影呈現出高度的暴力之美。
  • 史上經典暴力美學丨電影推薦:五部暴力美學電影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英雄本色(劇情 / 動作 / 犯罪)作為少數國產優秀暴力美學電影之一,影片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炫技,動作簡單但是純粹,拍攝於最好的港片年代,警匪片裡難得的作者電影。
  • 你懂《漂流武士》暴力美學的浪漫情懷嗎?
    暴力,如此惡劣。美學,如此高雅。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要如何聯繫在一起呢?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現實中就是存在這麼有趣的一樣東西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而在我們的十月新番裡,也有一部這樣充斥著暴力美學的動畫,那就是《漂流武士》。
  • 以《英雄本色》為例,淺析吳宇森鏡頭下的暴力美學
    這些其實是吳宇森情懷的體現,他喜歡呈現暴力,但卻不崇尚暴力,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解,通過象徵性的手法,弱化暴力的場景,但是又能保留住觀眾的感受。在《喋血雙雄》中,最後的槍戰是在一個教堂裡,很神聖的場面,一群白鴿在槍林彈雨中飛起,可能沒人能意識到為什麼這個地方要出現白鴿,但效果卻很和諧。
  • 嶺上起風雲 | 十部最「林嶺東」的電影
    林嶺東營造一個以暴易暴的血淋淋監獄世界,影像與意識都極具震撼力, 更一手捧紅殺手雄、大咪、傻標、大傻等多位深入民心的反派人物。戲中一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成為八十年代不少衝動男兒的傍身箴言,而「人生於世上有幾個知己」的主題曲《友誼之光》更是唱到街知巷聞。風雲三部曲最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