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8年,迪士尼公司以我國古代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為藍本拍攝動畫片《花木蘭》,讓花木蘭的形象火遍全球。這次迪士尼拍攝真人版《花木蘭》,由妮基·卡羅執導,神仙姐姐劉亦菲飾演花木蘭。據說這次劉亦菲是從近千人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功拿下花木蘭一角。除了劉亦菲,電影裡還有很多中國面孔,李連杰飾演皇帝,甄子丹飾演董將軍,鞏俐飾演仙娘,安佑森飾演程紅輝。真人版《花木蘭》將以全新的方式講述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劉亦菲
傳統文化的花木蘭是一個集忠孝節義於一身的女英雄,可是「忠」和「孝」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價值觀。忠君不是愛國,忠君是謳歌皇權統治,謳歌獨裁。孝父則是建立在父權下的美德,並不符合現代價值觀。於是,迪士尼把傳統的花木蘭進行了改編,讓花木蘭傳達自我實現、男女平等的觀念。
故事開始於一個皇帝頒布了一個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抗北方侵略者。作為一名受人尊敬戰士的長女,花木蘭挺身而出,替生病的父親應徵入伍。她假扮成男人,克服種種困難,經受重重考驗。同時必須利用內在的力量接受真正的潛能,這是史詩般的旅程,讓木蘭蛻變成受人尊敬的戰士,贏得了國家的驕傲和父親的尊重。
劉亦菲
花木蘭作為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第8個公主,同時也是唯一一個中國面孔的公主,在中國地區有著極高的人氣,而劉亦菲也成為出演迪士尼電影的亞洲女星第一人。
《花木蘭》世界首映禮如期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劉亦菲一襲Elie Saab高級定製禮服,佩戴CHAUMET珠寶亮相,華麗優雅的金色鳳凰刺繡裙,將紅毯照得光彩奪目。烏髮大波浪優雅迷人,襯得她整個人仙氣十足。
劉亦菲
劉亦菲
相同的中國元素,為什麼好萊塢拍出了經典,國內拍出來的依舊是兒女情長?比如2009年,中國導演馬楚成執導了電影《花木蘭》,當時的主角是趙薇。劇情也是花木蘭替父從軍,在戰場與敵人廝殺,保家衛國,然而結局是花木蘭最後變成女人,回歸家人和男人,靠愛情活著,這種中國主流價值觀在電影市場上無疑是失敗的。
好萊塢之所以用我國文化作為賣點,並且成功吸引中國觀眾,原因無外乎是賦予了中國文化更深層的價值內涵。比如《功夫熊貓》系列,它融合了麵條、餃子、武功秘籍甚至四合院等中國文化,但是這些並非為了宣傳中國,主打市場也不是中國。
《功夫熊貓》用了好萊塢的框架把中國元素建構起來,實現了西方文化內涵與中國文化元素的融合。然而主題依舊是夢想、信念與成功,這是任何一部好萊塢電影都在講述的簡單認識哲學,即使把它放在中國武俠電影中,一切也是合理的。真人版《花木蘭》採取的策略跟《功夫熊貓》一致,相信一定大獲成功。中國電影應該學習西方電影的長處,不要讓中國元素成為別人的嫁衣。
劉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