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棟篤笑,有好多人實第一時間諗起系香港講棟篤笑講到大紅大紫的棟篤笑之王:黃子華。
而第二個,就系新派棟篤笑人,組合「軟硬天師」入邊嘅其中一個,「林狗」——林海峰。
但系今日要講嘅,唔系上面哩兩位,而系上一代人更為熟知「冷面笑匠」——許冠文。
許冠文能言善辯,但最愛電影,所以棟篤笑只是他的一個愛好,儘管最早涉足,多年卻一直未專場演出。對於棟篤笑,他是匆匆開風氣之先的祖師,真正取名立派、發揚光大卻由黃子華完成。兩人皆為單人匹馬的淨講類型,私下也惺惺相惜,黃子華犀利痛快,而許冠文的歷史感更強。六年前,第一次在紅館做棟篤笑,許冠文歷數香港各時代集體回憶,當時新任特首等高官都是座上客。
二十多年前我去美國紐約,偶爾看到就叫stand up comedy的,一個人站在臺上講笑話,逗你笑一個多小時,歌劇(門票)收80塊美金,它也收80塊,我想這麼厲害,如果我不笑是不是就「回水」(退錢)?看了以後,真的每個人都笑,第二晚再看,一樣是笑。我是很喜歡講話的人,知道對著這麼多人講話已經很難,還要不停逗人笑,還要收人家的錢,不笑就被喝倒彩了,怎麼下臺呢?後來我跟黃子華聊天,我稱他是「自殺式的表演」,因為夠膽走上臺去,原則上你是想自殺,一個人講話,沒有人走上去幫你。我很佩服那些人,所以當年買了很多名家的書,去學東西。
原則上分兩派,我跟黃子華是一派,淨是靠講話,講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人們買票進來,是覺得你對這個世界很多看法很有趣、好笑。另外一派,就是扮鬼扮馬,又化裝又扮女人的,有的人很厲害,像張達明。我跟黃子華那種,原則上是衣服都不換的,故意沒有其他東西,表演的難度很高,一點花哨都沒有。在歐美主流,仍然是靠講話。
黃子華的棟篤笑我也去了。其實對著這麼多人講棟篤笑,不是黃子華抄我,是我抄他的。從他第一場在伊莉莎白體育館開始,場場我都在,從300人看到3000人,每次結束後只有我一個去看他,你知道他很寂寞的,一個人走出去要面對(觀眾),要自己養一下神,你進去跟他聊什麼天呢,但完了之後,他都在後臺見我。我上次(棟篤笑)結束之後,他也到後臺來見我,一進來就說:「哇,你不要講那麼長,你都講完了我沒得講啦!」哈哈哈,很好玩。
講到許冠文,我哋第一時間聯想到,系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許氏三傑」統治嘅喜劇天下。
許氏兄弟嘅成功並非偶然,佢地都好似好多平常人咁,涯過苦、撞過壁。而許冠文更加系做過老師,從事過廣告事業。
1968年,大佬許冠文開始系無線電視臺主持一檔叫咗《星辰杯校冀問答比賽》,直到1971年,邵氏公司成立咗大名鼎鼎,宜家我地通街通巷都知嘅:TVB電視臺。
許冠文同許冠傑一起主持一檔喜劇節目,叫做《雙星報喜》。我老豆話哩個節目系當時相當火、又好笑。果陣有好多街坊都系度講佢哋啲笑話。
就系因為哩檔風靡一時嘅節目,令到許冠文大展佢嘅喜劇天賦。於是系1972年,導演李翰祥邀請許冠文出演第一部電影《大軍閥》。
系哩部電影入邊,許冠文演嘅唔系一個香港人,而系出演一個滿嘴都系山東話嘅大軍閥。就系哩次機會,許冠文嘅喜劇細胞可以完完全全發揮出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系喜劇細胞完全爆發之後,許冠文系邵氏幫李翰祥主演咗幾部電影。
《一樂也》
▼
《醜聞》
▼
《聲色犬馬》
▼
當許冠文嘅喜劇電影系當時大展拳腳時,佢嘅兩個細佬同樣唔執輸。許冠英成為咗系香港有名嘅「香江丑角」,許冠傑更開創咗流行到宜家嘅粵語流行歌曲。
佢哋三兄弟嘅組合,欠嘅只系一個可以令佢哋三兄弟合作嘅契機。
終於,哩個「契機」到了。系1974年,許冠文離開咗當初令佢大紅大紫嘅邵氏。同嘉禾公司合作,創立咗許氏兄弟公司。
系之後嘅所有電影,全部都系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佢哋三兄弟打頭陣嘅第一部電影,系我哋宜家依然熟知嘅《鬼馬雙星》。
哩部開山作都冇辜負許冠文嘅一番心血,系上映之後即刻打破咗香港喜劇電影嘅賣座記錄。時過兩年,系1976年,許冠文又再次自編自導自演一部喜劇電影《半斤八兩》。
《半斤八兩》對於許氏三兄弟系一部裡程碑式嘅電影,對於許冠文嚟講更系一部可以證明自己嘅電影。一上映就打破當時香港嘅票房紀錄,系日本都掀起咗一股熱潮。
而哩部電影嘅主題曲,我哋可以聽到老豆系屋企唱「我哋哩班打工仔~....」主唱許冠傑更成為當時歌壇嘅天王巨星。
《半斤八兩》上映之後,許氏三兄弟嘅名氣系短短幾日傳到全香港人都知。系果個年代,想睇好笑嘅喜劇電影就要認住「許氏三兄弟」嘅名號。
1978年上映嘅《賣身契》、1981年上映嘅《摩登保鏢》都系「許氏三兄弟」嘅名聲同埋好笑接地氣嘅電影劇情,亦都成為咗當時香港嘅票房冠軍。
而許冠文更系1982年憑藉《摩登保鏢》獲得人生第一個大獎「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賣生契》
▼
《摩登保鏢》
▼
慢慢開始,系香港人心目中「許氏三兄弟」就成為咗香港喜劇電影票房嘅保證。只要有「許氏三兄弟」出場,果部電影就一定會好好笑。
而許冠文,亦從自己一個,慢慢變成「三傑之首」。
相信我哋都睇咗許冠文嘅唔少電影,歡笑之餘,有時仲會帶有一絲絲嘅「諷刺」。
許冠文有好多電影,描寫嘅都系香港小老百姓嘅打工階層。系許冠文嘅喜劇入邊,我哋可以好清晰咁見到七八十年代香港人嘅生活場景。
系舊七八十年代嘅香港,香港正正處於一個十分動蕩嘅年代。而果陣嘅香港人,有好多都系喺社會下層嘅「打工仔」。
忙碌,一日食唔夠三餐對於哩啲「打工仔」嚟講,再正常唔過。咁啱,許冠文出生系貧苦家庭。所以系好多電影佢都演老闆。
而許冠文嘅身影好似電影入邊嘅打工仔咁。受老闆壓榨、錢少。又唔敢反抗哩種社會現象,變成許冠文電影嘅一貫風格。
就好似《雞同鴨講》咁,一班夥計經常加班,個個任勞任怨。但就系冇人敢向老闆反抗。系果時,你冇工開同「死」系冇分別。
就連許冠文飾演嘅老闆,都因為鬥唔過西式炸雞店,打算將檔口轉賣出去...
但系最後系有錢嶽母嘅幫助下,成功渡過難關。系果個年代,許冠文嘅電影就證明咗有一個「有錢」嘅後臺,有幾重要。
一個個可以令你捧腹大笑嘅片段中,可以令你好貼切咁感受到當時小人物嘅艱辛同無奈。一部部電影就好似當時香港人嘅「無奈浮世繪」。
到咗宜家我哋再去睇翻許冠文嘅電影,已經好難有笑得出嘅感覺。更多嘅系我哋親身體驗到電影中嘅果種「許氏」無奈。
許冠文同周星馳嘅喜劇雖然都中意用小人物做背景,但風格完全唔同。許冠文習慣性反映市井小人物嘅喜怒哀樂,映射社會百態。
周星馳嘅無釐頭風格,可以令佢系唔同環境下調整。佢可以令我哋將心中嘅複雜情緒,全部系「無釐頭」中釋放同緩解。
《豪門夜宴》入邊有一個場景。就系周星馳同許冠文爭一塊雞肉。而哩個鏡頭,有好多人中意作為周星馳同許冠文喜劇時代嘅變遷。
我哋已經有好長時間,冇見過許冠文系熒幕上面演戲。最接近我哋嘅兩次,系出演《寶貝計劃》入邊嘅包租公,同埋《一路順風》入邊嘅的士司機。
最近佢都比較低調,周圍去探班去玩,貌似變咗許冠文嘅日常生活。唔同佢已經收山了??
探班《棟篤特工》
▼
路上偶遇「四哥」
▼
同老朋友「洪金寶」聚會
▼
但系喺仲未上映嘅《風再起時》,我哋可以再次見到許冠文嘅身影。而且據說戲份仲唔少。但系今次佢唔系在演喜劇.
有好多我哋睇過嘅喜劇,系完成幽默嘅本分之後,仲可以留低啲乜?
系許冠文嘅字典入邊,有對病態社會嘅映射,有對見錢眼開者嘅諷刺,有對守財奴嘅挖苦,亦有對打工仔受困於現實嘅無奈。
當今社會,經濟騰飛,但好少有人去同情身邊嘅小人物。行系街到,周圍全部都系衣冠楚楚嘅成功人士同埋萬惡纏身嘅行屍走肉。
一部部喜劇令我哋捧腹大笑,一部部喜劇令我哋感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