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遲但到,我的18+本手帳總結與2021年手帳規劃都在這裡啦。
1. 日程記事本
手帳這個大門類中,最常用的當屬hobo weeks(周計劃本),每天出門隨身攜帶,功能類似於記事本。
從2018年開始,每年除了給自己選本子以外,也都會給母上大人購入一本weeks作為新年禮物(這個行為特別適合選擇困難症患者——可以同時把喜歡糾結的兩款都買下來……不是,捂臉,此處劃掉)。
2019~2020我自己用了HOBO × Moomin限定、牧野富太郎野菊花,給媽媽選了黑白格和東京塔,選擇的出發點在於我之前去赫爾辛基的時候逛姆明咖啡館從此愛上這個小精靈,而媽媽之前去了東京旅行一直拖延著沒有做筆記,給她買了這個本子正好督促督促她。
2021年,資深柯南粉的我自己早早就預訂了Detective Conan限定,給媽媽選了粉色溫暖的櫻桃小丸子,希望她忘掉煩惱,每天都開開心心。
本子安排上,前面幾頁月曆記錄提前制定好的計劃,例如假期安排、旅行日程等。主體是周計劃部分:記錄每日待辦清單、schedule。
最後空白的71頁:很多小夥伴問我最後這些頁面如何利用,經常會一年到頭還是空空的,既不美觀也感覺浪費——我的處理方式是日常聽講座、私人電話備忘錄都會寫幾筆到上面;另外出門在外沒帶專用的本子,閒暇時想手繪幾筆也會畫在上面之後也可以剪裁下來;還有購物清單的整理;幫老公記錄工作日程等。這樣就會用掉大部分啦。
2. 寶寶日記/親子手帳
有了寶寶,這類日記是去年開始新增加的一類手帳,我看周圍的朋友也有做情侶手帳或者好友交換日記的,做法差不多,也可以歸到家庭親子手帳這一類。
這次選擇了不同於以往的風格,新開的手帳本子是美國品牌Ban.do硬皮,色彩豔麗,每月份都有一種對應的主題色,月曆之前還會有一頁該顏色主題的插畫作為月份之間的分隔頁,本子開始幾頁還有美式貼紙和塗色卡,很有寶寶手帳的感覺。
為避免被我一貫的「濃鬱復古風」帶跑,我把常用的復古紙郵票還有倉敷膠帶便籤都收了起來,在內頁裝飾中儘量選擇了卡通、美式、鹽系的貼紙插畫素材,還買了很多包mindwave貼紙,力求保持風格的統一性。
Ban.do的本子內頁包含了月計劃與周計劃,有12月和17月兩種頁數可供選擇,我買的是可記錄17個月的本子,產檢檢查指標、B超照片、寶寶的親子照、輔食添加、新生兒採購物產品吊牌卡片等都作為素材收錄進了手帳中。
前一段時間,我收到了遠在俄羅斯的好友Ailing寄來的包裹,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給寶寶的賀禮——滿滿一大盒與嬰兒兒童相關的古董紙、標籤、明信片素材。
關於2021年的寶寶日記,這些好看的古董給了我靈感,感覺讓寶寶小時候擁有一本獨一無二的日記本很有紀念意義。
於是我立刻熬夜花了兩天時間,用這些素材,另外還翻出來以前不捨得用壓箱底的古董紙素材,自製了一本Junk Journal(Junk journal是手帳界常用的一種描述手帳類型的術語,大概可翻譯為「回收物手帳」,是指一種純手工製作的本子,本皮用到卡紙、布料,內頁由回收物組成,如舊信封、包裝紙袋、地圖、賀卡、明信片、碎布料、紐扣等)。
本子主體包含了四本內芯(請了我的姥姥手工縫製),另外我在本子內頁做了很多具有收納功能的插袋,可以收集卡片照片。目前來看,要想記錄明年整整一年的內容,後續可能還要再增加內芯,或者製作額外的Junk Journal。
3. 學習筆記
如果記錄時間倉促但是後期又需要分類整理總結的話——例如對於課堂筆記,我更推薦活頁本。
2020年,大多數時間宅在家聽課學習。我上網課的筆記本選用了英國品牌Filofax活頁本,針對課程內容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紙張顏色、格式選擇,還能隨時調整順序,加減頁面,形式非常靈活。
新的一年,因為提前買到了Hobo的 A5抽選(內芯會選用Day-free),我打算新開一個本子作為知識點補充本。主要記錄工作中會用到的金融類知識,還有其他碎片化的學習筆記,工作相關的讀書筆記也會記到這個本子當中。記錄風格是簡單的純文字,馬克筆、中性筆加辦公用便籤紙,應該不會有拼貼。
4. 一日排版/拼貼/節日主題手帳
每年選一本Hobo A6似乎已經成為了很多手帳er的習慣之一,雖然隨著我的手帳體系日益精細化,不同的手帳門類都找到了各自對應的本子,這本一日一頁也愈發沒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但是每年我還是會禁不住Hobonichi預告海報中一個個美麗本子預覽圖的誘惑,再從中選擇一本自己中意的。
2020年我選擇特別適合自己的「古董紐扣」款,因為太喜歡了順便把A5書衣也一併收入囊中;新的一年選擇了「Dark Cherry」皮質書衣還有芝麻街的墊板。
內容方面,2016年左右,手帳分類本並沒有那麼多,很多類型都記在A6中,所以會呈現一種「爆本」的狀態。
2019年以後,用到的地方就越來越少了,自己偶爾會在上面做一些日常拼貼、節日手帳。好在今年玩了switch的動森後,又做了很多頁「登島」的遊戲手帳,都記在了這裡面,並沒有太荒廢。
5. 旅行手帳
「旅行筆記」是我最早期開始的手帳,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類,從2014年就系統性記錄的。用的是Traveler’s Notebook,也就是常說的Midori TN。
從2014年到2020年,臺灣環島遊、韓國、馬爾地夫、北歐四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桂林、婺源、香港澳門、長白山、青島、上海手帳——幾乎每年1-2冊,全是旅程中的手繪、日記,還收納了景點宣傳頁、紀念印章、目的地地圖、植物標本等素材,積累了很多本,每次翻出來都回憶滿滿。
2021年,如果沒機會出行的話,可能會把之前去美國東部、法國、義大利的手帳補一補。
6. 博物手帳
博物手帳是我一直堅持的一個體系,博物館參觀筆記、植物標本收集、藝術展覽記錄,甚至是有的小夥伴愛好的礦石寶石筆記等都可以分到在這個類別。
我在今年補充完善了之前參觀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世界史展覽的手帳。也做了很多植物標本,還有蘑菇種植手帳。具體的可以參加我之前的一期專門介紹博物手帳丨奇妙收集的紙質博物館,在此就不贅述了。
7. 甜品/咖啡/品茶/探店手帳
年初收到TN的星巴克限定本之後,我新開了「甜品手帳」這個類別。
主要內容就是冰淇淋、蛋糕、咖啡、品茶的手帳,也有相關的咖啡館、甜品店探店手帳。另外做總結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做過幾次野餐手帳,之後可以併入這個類型。2020年沒有用完,明年會使用這個本子繼續記錄。
8. 其他主題
回收物手帳:2020年我還製作了兩本帶主題的Junk journal(哈利波特以及愛麗絲夢遊仙境)。
畫報手帳:看到好看的雜誌圖案我會剪裁下來單獨做成畫報拼貼,使用的是一本老款Moleskine,一直還沒用完。
寵物手帳:我有時候會做一點,用的是mark’s 拉鏈本(Paul&Joe合作款)。
電影手帳:做了兩三次,一直想單獨開本還沒完成。也許後續會利用Hobo A6來記。
Bullet Journal:還在探索中,感覺以後可以把「自我提升」類的內容記到這裡,例如健身塑形、單詞打卡等。
手工類:今年做了4個小豆本;幾隻書籤卡;包了很多手帳素材福袋。印章、膠帶、火漆圖鑑有時候會糾結要不要單獨開本,目前暫時沒有精力。
以上就是我關於2020手帳總結以及2021年的體系規劃啦。有想法的小夥伴歡迎留言或私信與我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