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作者:四月Re
01
最近被林志穎和妻子陳若儀之間感情的討論刷屏,好奇之下,去看了一期《婆婆和媽媽》,了解了一下兩人的發展過程。一個才華橫溢的不老男神,一個溫柔漂亮的高挑模特,結婚十多年,生育三個孩子,兩人之間的感情一直讓人羨慕不已。
但這部綜藝的播出卻暴露出他們很多的家庭問題,很多人都在討論兩人相處太客氣,真心「不熟」,根本不像夫妻的樣子。
同樣是娛樂圈夫妻,霍思燕與杜江、張智霖與袁詠儀夫婦卻與此相反。他們真正懂對方,常溝通,共同承擔解決問題,及時表達愛意,處出最美愛情的模樣。
相愛容易相處難,什麼樣的兩個人才是適合?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這是每個時代都存在的永恆的論題。
02
《愛的藝術》中,弗洛姆認為真正的愛意味著產生愛的能力,它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是一方主動把自身一切充滿活力的東西表現出來並具體化,興趣、知識、幽默、快樂、悲傷,他的創造性激發另一方的創造性,從而創造出新的活力,發揮雙方的價值。
一方在表達,另一方給予傾聽、關注、共情、回應,能夠加入一起討論,一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兩人之間產生了某種事物,都能為他們共同創造的生活感到欣慰、充實、幸福,這才意味著愛真正的發生。
而不是一方表演,另一方沒有任何共鳴,視而不見或冷漠觀看,這樣的交流是單向的、無效的,兩人之間並沒有愛的發生。
我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長大,我時常會羨慕父母之間的感情。餐桌上的交談是反映一個家庭是否和睦的重要表現。我家的餐桌上,父親善於分享他工作生活的種種,母親認真傾聽,隨聲附和,表達同感,發表自己的看法,共同討論,我卻插不上嘴,總是聽他們說著,安安靜靜的吃完自己的飯。
伴侶首先要是對方的朋友,是夥伴,經常性的讓有效交流發生,才能保持愛的活力,所以我們看到,熱戀中的人或是婚姻幸福的人總是容光煥發,精力滿滿,熱愛生活,兩人在各自的領域充滿活力,頭腦清醒,共同進步。
很多情侶或夫妻吵架,總會出現這樣的語言:「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你總是敷衍我」「我跟你說話你從來沒認真聽過」。缺乏有效交流是毀掉一段愛的絕佳方式。
03
同時,愛也意味著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壓力下的被動承擔。當今的責任常常指職責,是從外部加於人身上的一些事,但真正意義上講,責任應完全是一種自願的行為。
很多被渣男欺騙的女孩,都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最終卻還是因為對方不負責任而被傷害。
我的一個朋友被分手兩年了,每次說起前男友,都會說她覺得他們是最合適的,他們很有共同語言,交往處兩人手機聊天根本停不下來,在一起也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他們好像從來沒有過磨合期,也沒怎麼吵過架,在一起時能好好生活,不在一起時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到了談婚論嫁時,男孩突然說家裡反對,自己也沒辦法,很堅決的離開了,剩下女孩一人長時間不能釋懷,她說他沒有劈腿,也能感覺到他跟她在一起是真的快樂,只是不願意跟她結婚,不願意承擔責任。
我問她:「那你覺得他愛你嗎?」 她沉默。
沒有責任感的愛只是表面的、空洞的、虛假的,它根本不是愛,而是對對方的一種欺騙與傷害。這種欺騙與傷害會給對方帶來更深更長時間的陰影期,倒不如劈腿或撕破臉來的痛快。
它就像一種慢性中毒沒有解藥,反倒不如最後一把火燒光掩埋過去的所有,才不會一遍遍的翻起過去的快樂,苦惱為何沒有結果。
04
《愛的藝術》中,弗洛姆引用了馬克思的一段話:「你只能用愛來交換愛,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如果你的愛並沒有引起對方的愛,你通過你的生命表現並沒有使你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就是不幸的。」也就是說,你們之間,愛根本就沒有發生。
所有形式的愛都包含著共同的基本要素:理解、關心、尊重、責任。愛是共同給予與得到,是兩人共同創造的果實。
最後推薦大家看一幅有趣的漫畫:
END
原創作品|作者:四月Re點擊「關注」,助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