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到現在沒有適配全部軟體的iPad怎麼樣?iPad pro 2018上手體驗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在今年蘋果第二場秋季發布會上就已經跟大家見面了的產品,這個產品可能是今年最值得購買的蘋果產品之一,它就是iPad pro 2018。在詳細聊這款產品的體驗之前,先來簡單介紹一下iPad pro 2018的配置。這一代iPad所有採用了一個A12X Bionic的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強在安兔兔上的跑分是上一代iPad pro 10.5的兩倍。蘋果自己說它的GPU性能可以和Xbox這種家用主機比肩。

在屏幕方面,它採用了一塊Liquid Retine顯示屏,說白了就是LCD PPI為264,採用了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技術,最高120赫茲。新iPad pro有兩個接口,一個是磁吸式鍵盤接口,還有一個是支持雷電三的USB-C接口CAD。在容量方面,64G/256G/512G/1T。

iPad pro的外觀介紹:
首先講一下外觀,這一代的iPad pro的外觀是小編認為iPad系列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的一個。小編比較喜歡那種方方正正、比較硬朗,小編不太喜歡從2代開始到上一代那种放大版的Touch的整體外觀,也就是在2018款iPad pro出來之前,小編個人認為iPad初代的那個外觀是小編最喜歡的外觀,更符合小編心裡對於iPad產品外觀的預期,也是小編決定購買這一代iPad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這一代的攝像頭雖然說體積是做大了,但是這一代的iPad所有的攝像頭在配置上實際上是退步了,首先它去掉了光學防抖,第二個就是它從六個鏡片縮水到了五個鏡片,但是配置上縮水了,凸起還是比較大的,沒有做平,這個還是比較遺憾的。

這一代iPad pro採用了全面屏,所以它的正面是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放wifi的天線和蜂窩網絡的天線,所以在這一代iPad pro後面會有一個納米注塑工藝的wifi天線的開槽,這一點還是挺影響產品的整體。

另外一點是這三個給鍵盤準備的三個磁磁吸式接口,如果沒有這三個接口就不能用鍵盤。但是如果僅從設計上考慮的話,這顯然是蘋果為了滿足功能要求而在設計上進行的妥協。另外,這一代比較大的變化就是鋸掉了3.5毫米的耳機接口,那就意味著如果你想要用耳機的話,你就必須得用藍牙耳機。

外觀上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說這一代的2018款iPad pro整體比上一代寬了一些,小編覺得在整體的視覺上會比以前要更好一點。還有一個正面比較大的變化,就是這一代的iPad pro採用了一個全面全面屏,四邊都是等寬的,側面的邊框實際上要比原來上一代的iPad pro更寬了一點。

還有一個就是在配色方面的變化,上一代的iPad pro有四個顏色,銀色、灰色、金色、玫瑰金,而這一代的iPad pro只有兩種顏色,一個是銀色,還有一個是灰色,而且它的深空灰要比MacBook pro的深空灰更深一些。總體上還是很有蘋果風範的。

iPad pro的體驗環節介紹:
下面來聊一聊體驗環節。經過一個月以後,小編感覺常用的APP適配非常差,到目前前為止就適配了一個微信,然後還有一個愛奇藝的APP。小編買iPad就是用來打遊戲,但是包括刺激戰場、王者榮耀、皇城守衛軍這種收費的塔防遊戲都沒有適配,所以這個還是軟體商他們偷懶了,但是蘋果的大部分軟體都是適配的。蘋果它的生態號召力也在減弱,就是說軟體廠商取適配它的動力沒有原來強了。

小編覺得這個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當第一代蘋果的全面屏,也就是iPhone X出來的時候,軟體商的適配速度是非常快,但是到iPad pro上軟體商的適配速度就變慢了?這可能是軟體商對iPad pro產品不是很有信心,它們覺得沒有必要對iPad所有的東西進行適配。小編發現用ipad pro玩遊戲時候它很帶勁,吃雞遊戲要比手機爽多了,你的視野會非常的開闊,一些很微小的動靜都能看得很仔細,但是十分遺憾的是吃雞到現在還是沒有適配。

iPad pro的適用人群:
iPad pro它至少可以適應兩種職業的人,來把它當做一個生產力工具來用。首先一個是職業攝影師,小編覺得大多數職業攝影師在進行拍照的時候,不會用相機上的屏幕來看自己最終的成品,他們大多數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會用一個筆記本,總之是屏幕大的東西,或者是監視器之類的。第二個職業應該是一些比較輕度的創意工作者,這也就是插畫師或者老師,以及一些畫漫畫的一些人。

小編總結
作為生產力工具來說,iPad pro 2018並不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東西。要是想要一個生產力工具的話,小編可以買一臺筆記本電腦,比如說買一臺MacBook或者說一臺臺式機。但是如果需要一臺同樣尺寸大小的屏幕的移動平板,要來玩遊戲,那麼這款iPad pro 2018可以說是首選。在遊戲上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小編覺得比在生產力工具上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