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問答邀約:女人37歲是一個什麼概念?
看到有幾個回答,多持悲觀態度。「老了」,「黃臉婆」這類評論甚囂塵上。社會之於女人,歷來是嚴苛的。
年過30(甚至25)未嫁則稱之為「剩女」,結婚後稱為寶媽,中國的女人的稱呼多半與別人有關。多數女人,在家庭中,總是在犧牲,甚或樂於犧牲。
而女人行至37歲,人到中年。大抵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工作遇到瓶頸,不敢隨便跳槽,更不敢辭職。作為女性,除去社會的壓力,還有更多撫養子女的責任,每日奔波勞累,在各個場合都不得閒。
由此,37歲的女人,可謂身心俱疲。給人以晦暗、艱難的剪影,實屬正常。
除此之外,女人對容顏、身體衰老的恐懼,也在這個年齡段爆發。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有一句此年齡段的女人的身體、容的籠統描述: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也就是說,女人35歲開始,身體與容顏開始走下坡路。膠原蛋白流失,面容失去彈性,黯淡無光。頭髮也脫落,要守護髮際線了。
乍一看,中年女人,處境確實堪憂!尤其是女人看到這兒,心已經涼了半截吧。
改變,何時都不嫌晚。
發現問題,反求諸己,每天改變一點點,身體慢慢變好,膚色慢慢恢復健康。這種向上的力量讓人心生美好。
先從外表開始。外表的改變是立竿見影的。都說,女為悅己者容,我想,這句話的正解應該是:「女為取悅自己而美」。
首先,女人請把心神收回,把撒向外面的愛心收回一些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當成孩子,想著法兒對自己好,也就是「悅己」。
能力範圍內,給自己買點兒好的,帶給自己煥然一新的愉悅。愛美是人之天性,女人對於美,更是有天生的敏銳。
其次,學習正確的健康養生之道,從整體觀調理身體,內臟調理健康了,臉色自然紅潤有光澤。護膚上也不能馬虎了,每天臉部提拉按摩,緊緻肌膚,加速血液循環,讓護膚品更好的吸收。
另外,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鍛鍊身體,不要捨本逐末,多做一些瑜伽之類的修身養性的運動。觀照內心,讓心神合一。
多出去走走,與摯友談談心嘮嘮嗑;三兩知己好友,一塊兒爬爬山踏踏青。親近大自然,身處其中運動,酣暢淋漓,總是能讓人能蔓生出愉悅的心境。
你看,做出一些改變,一掃陰霾。生活是自己的,沉浸在陰霾中,或走出去,灑進陽光,全在自己一念之間。
其實女人在對容顏的衰老,恐懼由來已久,但這根心弦真的不必繃得太緊。活在當下,優雅的老去,歲月在臉上呈現出美麗的痕跡。眼裡閃現出智慧的光芒。
人至中年。雖然難現青春活力。容顏會有衰老的痕跡,然舉手投足更優雅,精神也可以更加富足。
女人37,年近40而不惑。
私以為,這個不惑,並不是對於紛繁複雜的世事不惑。更多的,是對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未來更篤定。
這個年齡,跟20幾歲的心態很不一樣。對生活更有把控力了。知道自己要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於是,開始向內求,涉略不同的領域的知識;開始「斷舍離」;開始「少而精」,開始「減法生活」。摒棄不必要的身外之物,思想上一身輕鬆;對虛榮、奢侈品,有自己的認識,不會受所謂的「標配」而被綁架。
一言以蔽之,37歲的女人,在精神上可以很富足,內心可以很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