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帶貨能掙錢,誰還去「賣藝」?

2020-12-23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懂懂筆記

7月26日晚,周杰倫的直播首秀終於開播。

周同學這場直播的在線觀看總人次超過了6800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600萬,獲得的禮物價值愈2000萬元。有趣的是,直播的內容並非唱歌,也非當下最熱門的帶貨——全程都是魔術表演。

在直播裡純靠「賣藝」就能收穫幾千萬流量和這麼多打賞,也只有周天王了……無數網友對此調侃道。

這番景象,與如今眾多一二三線明星、主持紛紛涉足直播帶貨的場景皆然不同。有分析指出純靠「賣藝」的秀場直播已經萬馬齊喑,甚至如今明星藝人不賣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過直播。難道「賣藝」真的比不上賣貨更有前景?而秀場直播的未來也只能靠一代又一代的「爺青回」去撐場面嗎?

直播只「賣藝」是不賺錢滴

「現在秀場(直播)誰還做呀!根本不掙錢。」

五年前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美秀」,就直接躋身成為一名網絡主播,如今已經有五年「工齡」的她回憶當時的景象仍深有感觸,「當年秀場直播剛剛興起,與當下炙手可熱的直播賣貨可是完全沒有一點兒關係。」

「美秀」告訴懂懂筆記,那時候無論男女主播都要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與觀眾互動,講講段子、聊熱門時事,只有通過網友的打賞、送禮,才能賺到相應的收入。

她記得做秀場直播的第一年,每月的打賞分成收入都穩定在三萬元左右。「相比同齡的打工族真的算是高收入了。那時候圈內當紅的秀場主播,每月收入甚至能高達十幾萬、幾十萬甚至更多。」

不過入行一年半之後,「美秀」發現眾多直播平臺及無數新人主播開始湧現。觀眾有限的打賞,也逐漸被大批新人主播瓜分。

直播的內容需要升級,觀眾也不再滿足於看主播聊聊天、侃侃山,在公會的要求下,她開始「學習才藝」,經常要在直播中唱歌、跳舞,甚至講些葷段子。

「競爭也很激烈,任何新穎的內容和模式,很快會被別的主播模仿,瞬間失去新意。」美秀坦言,因為秀場直播競爭激烈,觀眾的打賞收入也出現銳減。她在最低谷時的半年時間裡,每月收入只有不到兩千元,連房租都付不起。

最關鍵的是,秀場直播內容日趨雷同,很難以激起觀眾的興趣,即便自己的忠實粉絲打賞意願也在減少。這種狀況,除了影響到眾多秀場主播的收入,更影響到了公會正常的經營業績。

「2017年前半年我都處在低谷,公會對我們也很不滿意。那時候如何將流量變現,成為所有秀場主播、籤約公會最為頭疼的問題。」為了生存,轉型成為必然。

「大概在三年前,我們公會就悄悄轉型MCN了。」此時機構除了給予旗下主播必要的資源之餘,已經開始試水直播賣貨。在2017年,這種「轉型」舉措和讓美秀和許多主播都嗤之以鼻,「感覺實在是太low了,當時只覺得這和電視購物有什麼區別?」

但在正式做了三個月直播帶貨之後,她對於這種直播形式的看法很快有了改變。美秀告訴懂懂筆記,相比秀場「賣藝」,直播賣貨可以說更為簡單,主播只要熟知商品的賣點、特色即可,也就要會「吆喝」。

在她看來,自己無需和早些時候「賣藝」那樣,每天都要鑽研新的內容創意、點子,也不用為了打賞與禮物費盡心思地給觀眾講葷段子:「我只要把帶貨的商品弄明白了就行,雖然觀看量、關注量比做秀場時下滑很多,但只要能賣出東西就能有錢分。」

自認為是第一批「帶貨主播」的美秀表示,當時業內專注於直播賣貨的平臺不多,她也算是吃到了第一批直播帶貨紅利。「最好的時候我直播一場能賣出上百萬元、三千多件化妝品,一場直播佣金最多拿到過三萬。」

因為帶貨比「賣藝」更簡單、收入更高,她逐漸發現身邊有不少秀場主播、遊戲主播開始加入直播賣貨行列,行業內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趨勢。

競爭激烈,內容、創意同質化嚴重,觀眾的「荷爾蒙」開始消退,導致近幾年秀場主播的收入銳減,一眾主播們逐漸成為了「前浪」。近三年多來,越來越多的MCN、主播開始爭做「後浪」,通過直播賣貨實現流量的快速變現。

只是「美秀」沒有想到,直播帶貨會突然在2019年爆發,又一輪同質化困境正在向帶貨的主播們襲來。

千篇一律的賣貨太乏味

「直播賣貨拼的不是你的能力、策劃的內容,最終還是平臺的流量。」

在一家短視頻工作室從事腳本策劃的何媛,曾是杭州一家MCN機構的直播企劃。她告訴懂懂筆記,由於所在的MCN機構在兩年前轉型做直播賣貨業務,她當時成為第一波裁員名單中的一員。

在秀場直播最熱的時代,這家知名MCN機構擁有一支專業策劃團隊,這個將近三十人的團隊服務著機構旗下近60位籤約主播,「當時每天、每一場的秀場腳本,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和策劃。」

「但公司轉型後發現,直播賣貨是不需要精心內容策劃的,所以開始裁撤策劃團隊。」何媛回憶,原本將近三十人的策劃團隊,裁撤後只剩下五名工作人員,還都是工資較低的新人。

這些新人的工作內容,也不再是直播內容腳本的設計撰寫,而是充當主播「助理」,即在直播開播之前幫主播試用、梳理上架商品的賣點,協助主播熟悉、記憶相關商品的特色。

「這幾個助理服務的也只是公司旗下保留的幾位頭部主播,很多秀場主播都辭職或者跳槽了。」何媛告訴懂懂筆記,相比秀場直播,直播賣貨堪稱千篇一律,無論頭部還是腰部主播賣貨的流程,幾乎沒有任何差別。

任何商品的賣貨流程,幾乎都可以複製、套用,而最瑣碎的工作莫過於上架商品賣點、特色的梳理。她了解到,同期有些知名MCN機構轉型直播賣貨後,甚至將原先策劃團隊全數裁撤,改用應屆實習生充當直播助理,「可能是那些機構覺得不需要資深策劃人員吧。」

「你看看現在的直播賣貨,內省形式上哪有什麼創意可言,主播拼的只有供貨商給的所謂全網最低價。」何媛認為,賣貨主播能否成為頭部和大腕兒,看的就是MCN機構是否有強資源,能否有大平臺的流量扶持。

「那些明星下場直播賣貨也不例外,有官方流量扶持銷量就有保障,沒有官方資源的傾斜,再大的腕兒也難免翻車。」在她看來,羅永浩前幾場直播有人氣是因為大家喜歡他的「相聲」,而不是他直播的商品有多麼剛需,或者價格有多麼優惠,「現在你看老羅的直播還有好笑的段子嗎?」

何媛坦言,以泛娛樂從業者的角度觀察,羅永浩與李佳琦的直播在流程上並沒有本質差別。「只要主播有平臺、金主的資源和流量扶持,內容創意上新不新並不重要,只要你能拿下全網最低價,一線和三線明星成交量不會有太大差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近兩年來不少MCN機構迅速縮減策劃團隊的規模,以小助理、直播助手取而代之。減少了創意支出,這些機構才能將有限的預算投入在官方資源、流量扶植上面。

「儘管現在有些知名主播、明星賣貨的流量和銷量都出現下滑,但是賣貨賺取的佣金,相比通過做內容賺取打賞來得更多,坑位費更是穩賺不虧。」何媛攤了攤手說道。

相比花大量精力、心思去做創意內容,再通過「賣藝」賺取觀眾不確定的打賞,如今更多公會、MCN機構更青睞投入流量資源發力直播帶貨,並藉助這種方式儘量賺取商家的坑位費、直播銷售佣金。對於秀場直播,他們基本上認為「這個時代已經終結」。

與此同時,目前眾多機構在培養新人時,也不再看重「整容臉」和腰身曲線,而是更注重「帶貨能力」。

核心「能力」是把貨銷掉

「公司現在要求主播要學會營造氣氛,要有吆喝的能力。」

懂懂筆記的團隊小夥伴以兼職者身份,和廣州一家直播MCN機構進行了聯繫。機構營銷負責人張經理在交流時表示,目前直播賣貨的需求空前井噴,尤其是疫情發生之後,企業都很青睞直播賣貨,希望藉此拓寬銷售渠道。

他介紹公司從春節之後就全力推動直播帶貨業務,無論是籤約的遊戲主播還是吃播網紅,都開始轉做直播賣貨,遊戲主播主要賣數碼及遊戲周邊,吃播網紅則開始主做特色零食和美妝產品。

「我們公司發展新人和以往不同,有更為明確的要求。」張經理表示:以前機構篩選、籤約新人,主要看重網紅的顏值、氣質、表演能力。同時要觀察新人是否能將策劃團隊的設計和撰寫腳本進行充分演繹,活躍直播的氣氛。

但如今,機構更要求主播擁有活躍現場帶貨氣氛的能力,「一定是口齒伶俐,能說會道、有煽動力。」張經理舉例,主播要在特定的時間內清晰完整地講出上架商品的賣點,要能解答觀眾的各種問題,滿足觀眾所有試用試吃試穿、直觀體驗的要求,還要營造出限量熱賣的緊迫感,「能閒聊、會講段子都不需要,能賣貨才是關鍵。」

直播賣貨的水平,已經成為機構對新人「潛在能力」的唯一要求。張經理透露,以前資深主播在開始直播賣貨前,都會鋪墊很長一段時間,積攢觀眾和氣氛,而現在都是以「老帶新」方式,讓新來的賣貨主播快速上馬。

「畢竟時間不等人,誰知道直播賣貨的熱度還能持續多長時間。」聊到高興處,張經理隨口說道。

目前,行業內似乎很難看到純「賣藝」的知名秀場主播,很多短視頻、遊戲博主在積攢一定影響力之後,也都開始試水賣貨。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告訴懂懂筆記,目前直播賣貨是流量變現的最佳方式,相比打賞而言收益轉化更快,這也是很多機構急著培養賣貨主播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部分機構明知旗下主播「賣貨能力」有限,也要通過趕鴨子上架的方式,讓主播先賺取坑位費。「秀場現在基本活不了,老鐵文化也不行,能賣貨才是硬道理。」上述分析人士總結道。

結束語

如今,無論網紅主播還是MCN機構,都以直播賣貨作為第一要務。與此同時,各路明星、藝人都在下場直播,KOL跨界賣貨更是風起雲湧。於是乎,無論短視頻還是直播,觀眾所見之處皆是叫賣、吆喝聲和「全網最低價」。

曾經充滿創意和構思的直播形式,以及形式獨特的短視頻內容,都慢慢在賣貨的潮流之下迅速淹沒,成為泛娛樂領域的「前浪」,更讓短視頻、直播行業充斥著躁動與銅臭。

難道直播圈已經走進了另一個死胡同,眾多從業者的心態都如很多主播說的那樣——既然賣貨能掙錢,誰還去「賣藝」?

相關焦點

  • 既然帶貨能掙錢,誰還去"賣藝"?
    有趣的是,直播的內容並非唱歌,也非當下最熱門的帶貨——全程都是魔術表演。在直播裡純靠「賣藝」就能收穫幾千萬流量和這麼多打賞,也只有周天王了……無數網友對此調侃道。這番景象,與如今眾多一二三線明星、主持紛紛涉足直播帶貨的場景皆然不同。有分析指出純靠「賣藝」的秀場直播已經萬馬齊喑,甚至如今明星藝人不賣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過直播。難道「賣藝」真的比不上賣貨更有前景?
  • 演唱會藝人能不能直播帶貨?
    雖然楊坤被指演唱會直播帶貨被證明是誇大其辭,但是在流量如此珍貴、帶貨如此尋常的當下,這次事件不由得引起了業內外關注,那就是,歌手到底能在演唱會上帶貨嗎?事件花800元看演唱會卻遇到直播帶貨?10月21日到23日,楊坤受邀參加了義博會,並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了一場獨唱會,旨在助力義博和今年受疫情影響的各參展商。
  • 快手網紅直播帶貨爆款產品如何能快速掙錢?奧眾供應鏈講5個方法
    現在網紅經濟越愛越火爆,因為成本低、門檻低、運作相對簡單、變現速度快等特點,吸引了大批網紅名人直播帶貨,那麼我們今天就同從事於專業直播供貨的奧眾供應鏈一起聊聊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快手網紅直播帶貨爆款產品如何能快速掙錢?
  • 大家都買過明星直播帶貨的東西麼?明星帶貨到底多掙錢?
    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明星都開始選擇了直播帶貨,可是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掙不掙錢呢?說實話,現在很多公司是不願意請明星來直播帶貨,因為變現率太低,除了「貴」明星們根本就不會銷售套路,甚至連產品都不熟悉,只是坐在那裡刷流量,現在的網友都很聰明,根本不買帳。我們接下來看看明星們前一段直播帶貨都掙了多少錢?
  • 直播帶貨掙不掙錢?看看「隱形富豪」林依倫和李湘就知道了
    直播帶貨唄,說話誰不會啊。所以,如果你經常觀看直播,會發現幾乎每天都有明星在直播帶貨。從演員到主持人,甚至橫店影視城的化妝師和替身演員都來了。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想在直播這塊大蛋糕上分一點。可是不服輸的董明珠,沒有坐以待斃,勇於跟上潮流另闢蹊徑,嘗試利用網絡直播帶貨,並且取得不俗的成績。她對自己的每一件產品如數家珍。這樣的董明珠有什麼理由不成功?
  • 土味直播帶貨只是看起來弱智
    甲方既然侮辱你了,為什麼不能夠直接拒單,這買賣就不做了,還要虧錢補貼?大家如果把這件事情當作直播賣貨,那是非常低效的,直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應該用來介紹信息點。但是如果把這個事情當作賣藝來看,就非常合理了。這些土味帶貨主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你在主播那裡買的貨,真的有被他打下價格來嗎?
  • 範冰冰晚上加班帶貨掙錢,素顏出鏡皮膚光滑,黑眼圈明顯略顯疲憊
    儘管範冰冰在視頻中多次表示這不是廣告,但從她的文案中多少還是能看出點刻意「帶貨」的嫌疑。忙碌了一天,睡前護膚還不忘加班掙錢,不得不說範冰冰也是相當「努力」了。一點點小瑕疵都能被粉絲發現,看來粉絲對範冰冰也是相當上心。
  • 從反對直播帶貨,到演唱會公然帶貨,楊坤用實際行動打臉!
    從反對直播帶貨,到公然在演唱會現場直播帶貨,楊坤用實力行為打臉!前兩天有網友吐槽說:花了1800去看楊坤的演唱會,結果歌沒聽幾首,楊坤卻在現場直播帶貨,這樣打著演唱會的幌子圈錢的,還是頭一回見,真的沒意思?
  • 網紅明星們掙錢真的太容易,直播帶貨隨便一掙,就是上億
    2020年是明星網紅們直播帶貨的火熱年,他們一己之力能撼動整個網絡大軍,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銷售以億為單位的數額。萬人觀看,成交了23萬多筆訂單,直播之後的總收入估計為1.28億人民幣,話說,如果掙錢這麼容易的話,那還當什麼主持人呀?
  • 大衣哥兒子直播帶貨「不愛說話」?沒關係,有人愛說話就行
    大衣哥朱之文的兒子小偉與兒媳陳亞男結婚不久,就開始了直播帶貨掙錢的節奏雖然兩個人在一開始的直播中曾經宣稱「我們不帶貨」,但是面對掙錢的機會,他們又怎麼會甘心放棄?最近小兩口直播帶貨賣的東西很「全乎」,既有冬天穿的羽絨服,也有各種廚房鍋具和小家電等等。有網友爆料說,陳亞男和小偉兩個人直播帶貨一場銷售可達300萬元,佣金則高達30萬元。這樣的掙錢速度,真的太讓人羨慕了。
  • 「韋一笑」香港街頭賣藝顯落魄?曾志偉賣別墅,港圈不好混了?
    在街頭賣藝的這個人,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關注,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人確實是長得有點像劉長生,另外一個劉長生也沒有自己回應。要知道,像曾志偉這樣的香港演藝圈大佬的人物,直播帶貨,可能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不知道曾志偉看到自己帶貨直播的時候翻車了,下一次還好不好意思繼續的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太掙錢,辛巴薇婭名利雙收,而這幾位明星嚴重掉價
    薇婭也參加過有何炅和黃磊坐鎮的《嚮往的生活》綜藝節目,並且在節目中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進行助農活動和推廣,其超強的帶貨能力,令現場的何老師和黃老師等明星們十分震驚!據說薇婭一年的收入超20億!他都是實實在在的直播帶貨,沒有什麼營銷和炒作手段,經常邀請明星大腕前來助陣,帶貨的商品也是比較經濟實惠!近期他拿出2億多入股上市公司,也是證明其掙錢的能力。不過他在疫情期間為武漢捐款1.5億,知恩圖報沒有忘記回報社會!
  • 幹什麼能掙錢 現在幹什麼最掙錢 2020能掙錢的工作
    現在幹什麼最掙錢?其實2020年我們能抓住的暴力行業還在短視頻直播上,這就是2020能掙錢的工作,低成本有時間在家就可創業賺錢,那麼怎麼掙錢呢?一起來看看吧。現在幹什麼最掙錢?其實2020年我們能抓住的暴力行業還在短視頻直播上,這就是2020能掙錢的工作,低成本有時間在家就可創業賺錢,那麼怎麼掙錢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大衣哥兒媳蹭熱度直播帶貨,不料被封禁直播,其父母說不靠這掙錢
    大衣哥的兒媳婦熱度也很高,所有人都想看一下大衣哥兒子會找什麼樣的女人作為伴侶呢,當然也沒有令大家失望,大衣哥兒子娶了一個美麗又大方的媳婦兒名叫陳亞男,結婚當天陳亞男穿一身金色的秀禾服,特別好看,驚豔了眾人,網友們都在說朱單偉何德何能,能娶一個這麼好的媳婦兒。
  • 如何做到旅遊也能賺錢?行走在風景裡的直播帶貨
    也可以做直播帶貨掙錢?  很少有人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旅遊的,看到過很多旅遊達人要麼是窮遊,要麼是依靠旅遊營收的人。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的驢友拉著小車,通過直播帶給大家一場直播徒步旅行。僅僅依靠粉絲打賞過著拮据的旅途生活。  而旅遊直播帶貨就不一樣了,收入會越來越多,而且不用依靠賣慘來博取觀眾同情的打賞了。下來我們看看在幫幫熊是如何做到掙錢的。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正所謂遇事不決,帶貨玄學。我都是玄學了你還要求效果,你是不是在刁難我?聽說很多公司現在遇到問題了不去解決問題,而是想著能不能通過找個網紅直播帶貨來解決。還有快破產的公司把最後的現金拿去交直播間坑位費的。有這點錢,把員工的遣散費發足了多好。當然了,網紅直播帶貨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呢?某種意義上,也確實能。
  • Angelababy、倪妮、楊冪,誰才是「帶貨女王」?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對於明星來說,誰能獲得關注度,誰便離成功更進一步。時尚對於明星來說早已成了一門賺錢生意。| 做潮人到底有哪些好處?比如說AB的這條星空裙,不僅上了雜誌封面,還穿去了芭莎慈善夜,兩天前還在IG上po圖。
  • 楊坤演唱會被吐槽直播帶貨,真相是什麼?楊坤的回應來了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楊坤這場演唱會官方海報上,有一張明明白白寫著:「愛上義烏的夜——楊坤明星帶貨音樂節」,既然已經標明是帶貨音樂會,也沒必要去吐槽。現場多次大合唱演唱會上還順帶賣貨,這波操作確實聞所未聞,但是網友吐槽發布的小視頻中,卻並沒有楊坤演出現場賣貨的內容。
  • 「真還傳」還了四個億,如今帶貨暴雷,「行業冥燈」何去何從?
    羅永浩首場直播帶貨超過1.1億元,圓滿成功。 小半年間,羅永浩在直播帶貨還債的路上,走得還算順利,而且中間還去錄製了《脫口秀大會3》,圈粉很多,在決賽的時候,還真正貢獻了他的脫口秀首秀。 他說,6個億的債務,還了快4個億了,等還清了債務,他準備去拍一個紀錄片,叫真還傳。
  • 羅永浩賣藝還債成績單:已還4億債務,準備拍紀錄片「真還傳」
    在節目中,羅永浩還表示:等我們這些債務,真的全部還完之後可能會拍一個紀錄片,來記錄這段詭異的人生旅途。這個紀錄片的名字已經想好了,就叫「真還傳」。「羅永浩還了4個億」這一話題也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有網友評論道:人生大起大落依然談笑風生,真心佩服老羅豁達自信的人生態度,他還是曾經那個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