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擁有40多萬粉絲的小紅書博主在面部上過麻藥後,躺在了美容床上。醫生在她臉上和額頭上印上定格紙,將她的臉分成幾十個大小相同的方塊後,開始用探頭治療。她忍受著類似被拔掉頭髮的刺痛為粉絲測評熱瑪吉,也期望花幾萬元「返老還童」。
2019以來,在各路明星的推崇下,醫美項目熱瑪吉的「風」颳得尤其大。「雙十一」期間,李佳琦直播間售賣的熱瑪吉備受追捧。
隨著熱瑪吉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熱瑪吉的有利可圖,各種整形美容機構,甚至連美容院、理髮店都開始推出了自己的熱瑪吉項目。隨之而來的則是,治療探頭非正品、儀器本身造假、醫師無證上崗等行業亂象。醫美界人士曾表示,「10人做熱瑪吉、9人中招」完全不誇張。
80萬的設備 1萬多就能拿下?
一次性探頭回流市場、多次使用
熱瑪吉是Thermage的中文譯名,是一款對面部、眼部等部位實現緊膚提拉效果的醫療器械。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治療頭到達皮膚的真皮層,對其進行加熱,從而刺激產生新的膠原蛋白,從而改善皮膚。
熱瑪吉的製造商Solta Medical於1999年在美國德拉瓦州成立。2002年,第一代熱瑪吉Thermacool TC在美國面世,此後又分別經歷了幾次產品更迭。目前市面上的熱瑪吉多指最新兩代產品Thermage CPT和Thermage FLX,多被稱為熱瑪吉第四代和第五代。
美國原廠索爾塔,2019年授權上海博士倫公司為中國唯一代理商。索爾塔與博士倫專門在中國市場推出了熱瑪吉的「四維驗真」系統,消費者可以在其官方公眾號查詢經過認證的專業機構、操作人員,可以對設備、探頭進行掃碼驗真。這意味著只有通過上海博士倫認證的熱瑪吉才是真貨。
熱瑪吉官方微信公眾號認證頁面
Thermage(熱瑪吉)中國官方微信帳號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可查詢到採購Thermage原廠設備及配件的機構有373家。而新氧抗衰節期間,新氧平臺熱瑪吉參與商家數累計達到1032家。
據了解,經過熱瑪吉官方認證機構的四代熱瑪吉單次價格在1萬~2萬元之間不等,而五代熱瑪吉價格接近4萬元/次。
機器貴、耗材貴是熱瑪吉價格高昂的重要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一臺正版的熱瑪吉機器約60萬~80萬元,一次性治療探頭的價格為6000~8000元/個。此外,索爾塔公司還設置了治療頭的使用時限,在開始使用4小時後,即使能量沒有用完,也會鎖住無法使用。在第五代熱瑪吉上,這一時限縮短到了2小時。然而,如此高的門檻,仍有未認證的機構敢聲稱可以提供熱瑪吉服務,這背後是儀器整體機身造假、主要指治療探頭非正品充斥市場。
目前,在電商平臺上,一萬元左右就能買到一臺聲稱採用進口作業系統、支持掃碼驗證的熱瑪吉五代機器。
一電商賣家坦言,他家賣的熱瑪吉儀器是國產品牌仿照,外觀和正版儀器一樣,儀器和治療頭的防偽二維碼掃描後還會出現自己做的網站。如果有顧客想要驗證真偽,可放心讓消費者掃碼驗證。但僅支持微信掃碼,不能直接從官網掃碼。
另一位店家介紹,自家產品和正版在外觀上只有細微的差別。比如:探頭連結機身處的接口按鈕是印上去的,正版的可以按動,但位置隱蔽顧客一般不會注意到。產品的主要區別在維持效果上。正版產品在使用後效果可以維持一到兩年,高仿產品可以維持一年左右。
能造假的不僅有機器,還有探頭。正版熱瑪吉一次性治療頭,均為博士倫獨家供應。但博士倫限制授權機構每次的治療頭訂單數量,單次訂單數量最多為30個。據界面新聞報導,國內的「五代熱瑪吉」探頭將在11月中旬斷貨。
正品稀少,導致山寨貨緊俏。一個原價近萬元的治療探頭,高仿產品售價不足300元。電商平臺賣家告訴北青科技頭條,一臺1:1仿製熱瑪吉,附贈探頭一套(面部眼部各1個)液氮2瓶、負極片3片、電解液1瓶、打格紙一套(面部眼部各2張)。如果外加10個探頭(面部X5、眼部X5)以及線上設備使用培訓,整套熱瑪吉總價16500元,包郵。
除了高仿探頭,市場上還出現了回充探頭,即回收正版探頭,對其解碼並重新充入能量。業內人士指出,熱瑪吉探頭上的固態電極薄膜可使能量均勻、穩定地到達皮膚深層組織,能夠降低發生燙傷和不可逆損傷的風險,但回充探頭的薄膜已經損耗,解碼後的探頭能量輸出是否穩定難以下定論。
1000元可買假醫師資格證?
不規範操作可致面部燒傷
不論儀器如何,使用的終究是醫生,醫生的操作會最終影響治療的效果。
合格的熱瑪吉操作醫師不僅要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還要有熱瑪吉官方培訓考核後獲得的操作資格證。熱瑪吉官網顯示,截止11月18日,北京地區獲得官方認證的醫師僅有62人。
無證醫師操刀也造成了多起熱瑪吉事故,在小紅書等網絡平臺有一眾網友分享自己在做完熱瑪吉後產生的不適狀況。情況嚴重的甚至訴諸公堂。
據艾瑞資訊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16年6月,M女士在北京某醫美門診部做熱瑪吉,面部被嚴重燒傷,到醫院診斷面部二度深度燒傷,就是操作的醫生未能及時發現一次性治療頭的濾網膜破損導致的。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9年,寧波海曙藝麗醫療美容診所有限公司安排非衛生技術人員林某為顧客開展熱瑪吉醫療美容服務,後被顧客楊某起訴至法院。
熱瑪吉相關法律糾紛裁判文書
裁判文書顯示,楊某向被告公司的章某表示,進行「熱瑪吉-全臉抗衰」美容後,出現臉部凹陷、嘟嘟肉更明顯的情況,認為已經毀容了。章某則表示,手術不會有這麼快的效果,熱瑪吉的作用是緊緻提升,被告提供的是真的五代、醫師是專業的。
衛生健康局調查發現,為楊某做「熱瑪吉」手術的林某並沒有醫師執業資格證書,屬於「非衛生技術人員」。最終法院對相關美容機構進行處罰。
據了解,有些美容機構操作人員的相關資質證書也可花錢購買。有商家表示可以花1000元辦理國家認證的相關資質證書,崗位名稱為「高級光電儀器操作師」,有了這個證書就可以操作熱瑪吉設備。
北青科技頭條探訪一家沒有在官網查到熱瑪吉認證資質的美容機構,詢問其是否有認證。對方表示,其採用的是第四代四代機器,官網上已認證的都是五代機器,名單也一季度才更新一次。對於操作醫師是否有相關認證,對方表示院長和某醫師有認證,但是目前出差參加培訓,不在店中。
某醫美APP認證醫師表示,熱瑪吉是通過射頻電產生的熱能刺激膠原蛋白收縮,對熱能使用不當或者控制不當,有可能會導致組織損傷等不良後果。作為一個醫美項目,熱瑪吉不屬於生活美容的範疇,所以對操作者的資質有一定要求,需要完相關系統培訓,取得熱瑪吉官網認證的證書。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引發損傷。
熱瑪吉之所以火爆,離不開「鋪天蓋地」的推廣。
從國內外娛樂明星到網絡紅人紛紛在網絡上「安利」熱瑪吉,在小紅書、抖音上搜索「熱瑪吉」可以得到成千上萬條相關視頻和筆記結果,有的將熱瑪吉效果一再「神話」。與此同時,即便沒有資質認證,很多網絡平臺仍舊任憑一些醫療機構和美容院推銷熱瑪吉。
通過新氧、更美等醫美APP搜索「熱瑪吉」,可以發現上面推薦的醫療機構中多家沒有認證,並有未認證的醫師在推廣熱瑪吉。推廣頁面中,均包含熱瑪吉使用效果對比圖,一前一後差別巨大。
北青科技頭條詢問了幾家沒有資質認證的醫美機構。客服表示,熱瑪吉不分年紀,緊緻提升、全身抗衰、胸型調整、腰腹塑形、修復輕度妊娠紋等,只要有皮膚問題都可以改善。在談論到認證問題時,客服以熟悉的藉口表示,官網系統之前只支持四代認證,目前正在更新,五代認證還需要時日。
此外,北青科技頭條發現,從大眾點評、美團等APP上也有熱瑪吉的推廣信息。其中,美團APP上的部分熱瑪吉項目還支持分期付款。但仍然存在醫療機構沒有通過熱瑪吉官網認證的問題。
美團APP相關醫美機構發布信息
美容機構加盟者告訴北青科技頭條,每年醫美界都會助推一款熱門項目。項目主要特點是操作要簡單、場地不受限、恢復期短、見效快。一方面方便醫師上手操作,另一方面也為順應目前微整形熱潮。熱瑪吉雖然價格較貴,但其提拉效果肉眼可見,再加上明星效應,很容易火。當然也更容易吸引美容機構的注意。
從熱瑪吉的推廣上可以看到,醫美亂象仍然嚴重,處在消費者和醫美機構之間的醫美網際網路平臺,是守護消費者免受非正規醫美機構侵害的重要防線。醫美網際網路平臺已成為淨化醫美環境的重點。
某醫美網際網路平臺高管曾指出,隨著大型電商和社交平臺的入局,醫美平臺在廣告方面競爭壓力加大。廣告是個好的商業,但不是能面向消費者長期做下去的選擇。廣告不能對效果負責,但想與流量巨頭競爭,不少平臺只能降低審核底線,隨之而來的便是廣告投放項目質量降低,消費者體驗變差。
據了解,為規範醫美行業,國家出臺相關政策。2002年、2011年,我國陸續發布了機構基本標準、分級管理目錄;2016年,成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針對服務機構的合規化正式開始;2017年,我國在河南、陝西多個省市發起嚴厲打擊非法醫美行動;2019年針對醫美廣告,明確了醫美平臺的廣告規範。2020年《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正在修訂,有望2020年出臺。
在業內看來,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結構畸形,重獲客營銷,輕專業醫療。醫美的狂熱需求催生的大量無證人員非法上崗以及由水貨假貨、無證行醫及黑機構等灰色領域引起的定價混亂、隱患操作、虛假營銷等情況,均對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或許,推行專科醫生培訓制度可以推動行業走向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