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於1992年的《赤裸羔羊》作為一部香港B級片,可能許多人對其中的香豔及暴力鏡頭印象深刻,但作為一部被打上Cult電影的定位的作品,這部香港製造其實有些逸出塵外的東西可以討論。《赤裸羔羊》很明顯借鑑了許多西方軟情色電影,比如The Manhandlers(1975)、 The Single Girls(1974)等等,這裡面所定位的女性,從今天看,甚至是有些女權向的,比如女王、御姐式的人設,而男性?當然這些電影中是有男性的,但正如有些人所玩笑的那樣,這裡面的男性具體是誰,甲乙丙丁,誰在乎呢?女性之間的相愛相殺才是重點。-又比如林青霞、王祖賢和李美鳳等在1989年的《驚魂記》,幾個女人在一個屋子裡爭豔鬥狠,比之《赤裸羔羊》相對是溫和的,但同樣男人都成了背景板。
單講美術設計與服裝設計,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並不粗糙,也不非主流,相反,它是時髦的,特別的中產階級口味,本片的服裝設計是陳顧方,她另一部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徐克的《倩女幽魂》,雖然這是一個關於女殺手的故事,姚煒所扮演的大姐,以及吳家麗扮演的綽號「公主」的大師姐,這兩個在電影中針鋒相對的角色,在她們不殺人的時候,其打扮都特別的豪門劇,明豔的化妝,套裝、手套加上寬簷的帽子,它的刺激感的來源,就象想像當時的時尚ICON黛安娜王妃,前一秒還在公眾場合溫婉的笑著,後一秒就能到裙子裡掏槍,是一種極致反差的效果。
《赤裸羔羊》
《赤裸羔羊》
這種形象是八十年代時尚的延續,八十年代整個流行都是多樣的復古傾向,富裕的生活推動了大量的消費的同時,也使得大家對各種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奢華感青睞有加,色彩上也顯得花團錦簇,一派春光明媚,而經濟的繁榮,也讓很多女性不再依附於家庭,像五十年代所推崇的那樣,做一個可愛的小主婦,而是在工作上可以一展身手,體現個人價值。
1991 Christian Dior春夏系列
1991 Chanel
1992 Chanel
1991 Christian Lacroix SS
1990s YSL
1992 Versace
但在形象上卻不是肅殺的、冰冷的,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劇《豪門恩怨》,從1981年一直演到了1991年方才落幕,陳顧方在設計本劇的服裝時,到底有無受到它的影響,不得而知,但正如《豪門恩怨》的製作人之一,Esther Shapiro在Dynasty,The Authorized Biograph of the Carringtons一書中說的那樣,「女人是美麗且穿著華麗衣裳的物種,但他們不是櫥窗裡的娃娃……她們與男人一樣在商場中競爭」,這種金錢至上,粗暴到直接的價值觀,不僅是這部收視率極高的夜間檔肥皂劇所倡導的,也是整個時代的縮影。如果說上世紀初的秋瑾說自己渴望從骨子裡變成男子,二三十年代的瑪琳·黛德麗穿著男裝說「我的內心是個紳士」,1966年YLS的吸菸裝所強調的象個男性,那麼八十年代的女性則反其道而行之的,她們並不否認自己的性別,且享受在服裝上女性向的樂趣。
80年代的美劇《豪門恩怨》的女主Joan Collins
80年代的美劇《豪門恩怨》的女主Joan Collins
邱淑貞扮演的殺手「小貓」,人如其名,角色定位也如貓一樣,美麗、性感、但難以馴服,她的著裝風格則更傾向於Thierry Mugler之流的,講究曲線與輪廓,但是活潑善變,她在影片中與公主和大姐幾人見面的那場重頭戲裡,穿的藍色吊帶短裙,就與1992年Thierry Mugler的一件設計頗為相似。無論是她還是大姐或公主,打扮的停停當當,然後在男性面前幾乎煙不離手,冒犯,挑釁,表面卻是優雅的,讓人想到好萊塢早期的May West,從百老匯跑去演電影,寫著各種讓電影審查會的老頭們吹鬍子瞪眼的出格臺詞,大量的吸菸鏡頭,讓人剪輯成反面教材,據說好多人看完她吸菸的鏡頭反而成了她的影迷。
邱淑貞 《赤裸羔羊》
1992 Thierry Mugler
1992 Thierry Mugler
1992 Versace
1991 Chanel
《赤裸羔羊》
1992 Thierry Mugler
陳顧方的設計看上去是以整個大環境下的流行趨勢息息相關的,但又巧妙的隔離於現實,就象上述所題到的《豪門恩怨》,它的戲服設計者Nolan Miller,試圖用戲服重顯他的行業前輩,好萊塢傳奇戲服設計師Travis Banton在三四十年代的華麗風格,他的設計中自然有自己的設想,而《赤裸羔羊》也是一樣,他是真實的,但又是虛像,是凝聚在角色中活色生香的光與影,那年,那景,那人,此處風景獨好。
往 期 內 容 精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