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譚明 劉清 通訊員 王湘庭 王蕭宇 文/圖
「杜老師來了。」12月19日下午3時許,常德市鼎城區草坪鎮楓林口村的「幸福屋場」。全國人大代表杜美霜的車還沒停穩,早已等候在此的村民立馬就圍上來。「杜老師,今天您教我們跳什麼」「杜老師,您上次教的動作,我還沒有學會」……大家七嘴八舌,讓杜美霜一下子有點「手忙腳亂」。
全國人大代表杜美霜教村民常德花鼓戲。
「自從杜老師來到我們村裡,這些婆婆大嬸阿姨連牌也不打,都跑來跳舞了。村裡吵架的也少了,鄰裡關係和睦了不少。」楓林口村黨總支書記劉慧介紹。
如何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更好發揮代表作用?這是各級人大代表、基層人大工作者長期思考的問題。今年,鼎城區人大常委會著眼於豐富人大代表履職方式,將代表履職觸角延伸向社會最基層,打通代表聯繫、關心、服務人民群眾「最後一公裡」。在鼎城區草坪鎮試點建立鼎城區人大代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號召駐區的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以及區人大代表、鄉鎮人大代表參與新時代文明建設。
「得知消息,我立馬報了名。關於實踐站,起初我最關注群眾走訪、社會調研,與當地群眾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杜美霜說,她每個月都要來三四次,挨家挨戶的走訪,和鄉親們拉家常。短短的幾個月,大半個村子都有她坐過的板凳,喝過的茶杯。「日子久了,大家都了解了我。劉慧得知我有藝術特長,主動跟我商量,能不能教鄉親們跳舞。」
杜美霜是常德花鼓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真正的藝術大咖。「起初,我認為杜老師很忙,未必有空。沒想到,她很爽快地答應了。」劉慧說。
全國人大代表杜美霜教村民跳戲曲廣播體操。
可不,現在楓林口村幾乎家家都有杜美霜的學生。「以前村裡跳廣場舞的少,想跳也沒人教,只能自己對著電視看。現在有了杜老師,還是位藝術家,大家的熱情一下子就起來了。」徐慧芳來自楓林口五組,得知杜美霜下午來教跳舞,忙完家務就早早地趕到「幸福屋場」。劉慧說,除了杜美霜,現在經常來實踐站的人大代表還有市人大代表彭長秀、王國順、王煥然、趙金秋。他們一方面來村裡走訪調研,一方面幫助村裡解決實際問題。「彭代表是市裡有名的農業企業家,我們村主要的產業是油茶和中藥材。彭代表得知銷路不好,主動給我們聯繫買家。」說到這裡,劉慧樂滋滋地給記者算了筆帳:村裡的燕兵油茶專業合作社年產油茶4萬斤,苦於沒有銷路,往年只能賣出1萬斤左右。今年,自從彭長秀幫助找來買家後,一下子賣出了3萬多斤。「剩下的,是村民們留著自己吃才不賣的。」無獨有偶,王國順得知有村民捐贈自家池塘建幸福屋場的荷花池,減少了收入。便主動為這些村民捐贈了一批甲魚苗,用於養殖。「我家池塘僅一畝左右,以前種點藕,一年就千把塊錢的收入。今年,王代表給了我70隻甲魚苗,他說等池塘配套完善後,再給我400隻。這一年下來,光甲魚收入就有一兩萬。」楓林口四組的婁興祥告訴記者,王國順不僅給他贈送了甲魚苗,還定期上門對他進行技術指導,並表示如果婁自己有銷路,就由婁自己銷售。如果不能,就全部由他回購。
因為沒有音響,杜美霜用手機喇叭為大家伴奏。她今天帶來的舞蹈是由她融合常德地花鼓小調、常德絲弦而創作的戲曲廣播體操。「鬆弛鬆弛筋骨,簡單易學。」
這天,難得的晴好天氣,離開楓林口村時,記者又遇到了前來看地形的王煥然、趙金秋,他倆前幾次來村裡走訪時發現,村裡有幾戶人家通往「幸福屋場」的道路沒有硬化。他倆便想為村裡修座橋、並建條水泥路。「實踐站讓我們在履行代表職責,走訪調研了解基層、體察民情的同時,有了更精準發力的地方。走到群眾中間,為大家辦實事。讓自己的行為對得起人大代表身份,對得起黨和人民的信任。讓老百姓真正感覺到,選你沒有選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