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的微博回復引發泉州網友不滿
微博上流傳的「黃金新娘」嫁妝圖
27日,一組「泉州新娘嫁妝圖」在微博上火了,兩天來,這條微博的轉發量近5萬。圖片中,「泉州新娘們」戴著「重金」,顯得「大富大貴」,引來任志強等「大V」的炮轟。有網友稱這是「殉葬品的節奏」,任志強轉發甚至稱「直接埋了吧」,此言一出,引發泉州網友強烈不滿,並在其微博上留言反駁,要求他道歉。
經記者核實,微博上的圖片並非都源自泉州。近年來,泉州的「黃金新娘們」在網上火了多次,泉州人似乎都被外地人當成了「土豪」。黃金作為泉州婚嫁習俗中不可或缺的傳統之物,被誤會成炫富之舉後,不少泉州人表示太委屈。
事件
泉州黃金新娘又火了 「大V」稱「直接埋了吧」
上周日,微博上加V帳號「班主任的課」發出了一條微博:「高大上的福建泉州新娘嫁妝,大家感受下。」微博配圖中,多位新娘佩戴大量黃金飾品,其中還有三張包括現金、黃金、跑車、別墅等嫁妝的圖片。
短短兩天,這條微博的轉發量達到近5萬,不少知名的網絡「大V」和公眾微博轉發並評論。其中,知名房地產商任志強的言論引來了不少泉州人極度不滿。一位名為「閒情偶記」的網友轉發如此「重金」的嫁妝是「殉葬品的節奏」後,任志強表示:「直接埋了吧!」
看到任志強等人的觀點後,不少泉州網友紛紛在其微博上留言。大部分網友認為,佩戴黃金乃泉州婚嫁風俗,把喜事當喪事開涮實在不道德。網友「閩南阿董」說:「人家姑娘結婚,你卻在哭喪,讓人埋了。這是你們任家的習俗嗎?」更有不少網友要求任志強道歉。
隨後,任志強再次發表觀點,稱泉州黃金新娘「影響視覺和汙染環境」,隨後又稱「別讓下一代以此為榜樣和追求」。
不過,部分外地網友也站出來為泉州新娘說話。「福建那邊是有這樣的風俗,上世紀80年代就有新娘十個手指戴滿戒指的。老百姓的風俗還是要尊重和寬容的,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道德評判。」網友「雪之亭」說。
真相
網傳圖片多來自外地 泉州新娘「躺著中槍」
這些圖片是否都來自泉州呢?記者進行了多方確認後發現,微博中其中一張新娘圖片近兩年來不斷在網上傳播,也曾被不少媒體引用,網傳版本有多個,如順德新娘、長樂新娘等,圖片的最初來源並非泉州。另外的其他幾組圖片,能夠明確顯示來自泉州的僅有一張。
不少網友在「班主任的課」微博下留言,表示這些圖片中有些是舊圖,一次次被拿出來炒作實在沒意思。泉州一些珠寶行業業內人士看到該條微博後均表示,泉州新娘在網上被熱傳的事已經不算新鮮事了,但是,受到「大V」的「炮轟」還是第一回。
「其實,每年五月和十月左右,網上都能看到有人發泉州黃金新娘的圖,不少人開玩笑說『搶銀行不如娶個泉州新娘』。五月和十月是結婚旺季,這個話題被拿出來炒作也正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泉州新娘都能戴那麼多黃金,不少新娘真是『躺著也中槍』。」泉州某珠寶商陳先生說。
背後
泉州婚嫁少不了黃金 閩南婚慶傳統應受尊重
泉州著名文史專家楊清江曾表示,在泉州的婚慶習俗中,結婚時聘禮和陪嫁中有黃金是約定俗成的,但數量多少並無規定,一般都以實際的家境考慮購買數量。以往,泉州婚嫁中,夫家給新娘佩戴上項鍊、手鍊、手鐲、戒指、腳鏈等黃金飾品,是為了將新娘「鎖住」,安心在夫家生活。如今,普通人婚嫁時一般都會準備起碼一對戒指、一對手鐲、一條項鍊的黃金飾品,家庭經濟條件好一點的人則會多準備一些。
另外,不少網友也表示,女子被稱為「千金」,千金出嫁自然要戴黃金。而且,傳統習俗中,閩南女子沒有繼承遺產的資格,婚禮中的陪嫁等於間接繼承了來自父母的遺產。各地的風俗不同,不同之處可以拿來探討,但是直接批判該風俗為炫富實在不該。
「就像我們外出旅遊,也講究個入鄉隨俗,相互尊重。」泉州市旅遊局官方微博稱。
「年輕人也許已經不喜歡佩戴黃金飾品了,但是出嫁當天肯定是要戴著的。這些黃金,有些是父母從女兒出生起就開始攢的,也有夫家和親戚好友送來的祝福。新娘都願意帶著滿滿的祝福出嫁。」網友「Li」說。
華僑大學人文與公共關係管理學院肖北嬰教授表示,出嫁佩戴黃金是泉州婚嫁風俗,也是新娘傳承家中財產的一種方式。女方家希望通過豐富的陪嫁讓女兒在夫家能夠有經濟獨立性和家庭地位。另外,陪嫁也是家人對新娘在未來發展和投資上的幫助。
觀點
泉州人全是「土豪」? 公眾人物言論須更嚴謹
一直以來,網上對於泉州婚嫁皆為「土豪」的消息並不少,「黃金新娘出嫁至少戴50個黃金手鐲」等新聞頻頻出現。久而久之,泉州新娘出嫁時似乎都被貼上了「土豪」和「炫富」的標籤。一些網友對佩戴「重金」出嫁表示看不慣。
但是,不少泉州人卻覺得婚俗傳統被誤會實在太委屈。其實,泉州人被誤會並不是頭一遭。早前,曾有一組豪華婚車隊被當成泉州迎親車隊,這組婚車隊中,寶馬、奔馳等都只能「打雜」。後來,經網友確認,婚車隊來自浙江,而非泉州。
「一些家庭條件好的泉州新人,的確會購買大量的黃金首飾。但是,還有很多泉州人在購買婚嫁黃金時並不『土豪』。男女雙方家庭確定婚事後,會計劃好能力範圍內能夠購買黃金的預算,到金店時多會按照預算購買。上萬元的黃金也許對於國內一些地方來說是比較多的,但是在泉州,這是基本的婚嫁習俗。隨著年輕人觀念的改變,一些人更喜歡鑽石或者彩色寶石,並不會為了炫富而購買大量黃金。另外,新人的部分好友和同事,為了表達心意也會購買黃金送給新娘。」泉州市金銀珠寶協會副會長陳其榮說。
肖北嬰教授表示,應該理性看待泉州婚嫁風俗,相信有大部分網友對於泉州的「黃金新娘」抱著的是新奇的態度,而非「羨慕嫉妒恨」。部分人可能在心理上對於金錢和物質的看法不同,也屬正常,但不應將泉州的婚嫁習俗稱為「土豪」或「炫富」。
「但是,公眾人物和意見領袖在發表言論時應該更負責任、更嚴謹,對不同地方的風俗更包容。泉州的地方文化和財富擁有狀況,讓一些人有能力可以展示出豐厚的嫁妝,這是無可厚非的。有人選擇旅行結婚,有人喜歡婚禮熱熱鬧鬧,無論選擇哪種方式辦婚禮,都應得到尊重,每個人都有分配和展示自己財富的權利。」肖北嬰說。(記者 李菁 胡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