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凱奇雖然早年間拍過一些好電影,然而最近的幾年卻一直徘徊在爛片周圍,基本上出演的大多數電影都面臨質量上的懷疑。即使本人的演技還算過得去。
而大衛林奇這個導演,之前拍攝的電影都以光怪陸離著稱,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很簡單的或者是單純的弄明白這些電影的本質意義。大衛林奇晦澀難懂這幾乎成為了影迷們的共識。
然而就是這樣兩個人,他們集合起來的時候,卻會為觀眾們貢獻一場別開生面的電影。本片名叫《我心狂野》,這是大衛林奇和尼古拉斯凱奇合作的影片。
影片的總體風格基本上能讓後來的我們對於這兩個人有著重新的認識。大衛林奇有點不太像大衛林奇了,而尼古拉斯凱奇也不像他自己。這就是本片帶給觀眾的直接觀感。
《我心狂野》說的是一對情侶,男的曾經有過黑幫經歷,然而後來卻意外的結識了自己的女友,而女方從小家庭就不幸福,自己也遭遇到了不幸。
在認識自己的男友後,她覺得生活重新充滿了快樂和有趣。然而女方的母親極力反對兩個人在一起,她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自己的女兒跟這個有過不光彩經歷的男人繼續相好。
她僱傭了殺手想要殺死這個男人,卻意外的被男人反殺。後來男人出獄後,兩個人決定要私奔。女方的母親繼續圍追堵截,甚至不惜再拍殺手索命。
最終,男人再次入獄,出獄的時候男人雖然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然而自己卻不想要在連累女人了。是坐上女人的車子跟她一起回家,還是忘掉過去重新開始,男人面臨了兩難的選擇。
大衛林奇拍攝愛情片確實是不多見,而尼古拉斯出演正常的電影也是不多見。這兩個不多見聯繫在一起,就共同構成了這個經典的愛情電影。
相信每一個初次觀看本片的人都會有一種潛意識印象,這樣的電影像極了《邦尼和克萊克》。也對,在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這樣的亡命天涯式的公路片就開始流行了。
導演們喜歡這個題材的原因,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能看的明白。其實就是彰顯了一種自由主義。無拘無束的美國西部公路片中可以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的主導可以朝著各種方向自由發展。
本片中的中間段故事發生的場景就是一望無際的公路上,這可以看作是一場旅行,也可以看作是一場救贖之旅。兩個亡命天涯的情侶或者說是兩個苦命鴛鴦。
他們因為長時間的沒有見面而有說不完的話,這些話這些來自內心的坦誠只有依靠漫長的旅途才能排解。試想一下,如果這是一個五星酒店的大床上,或者是一個美國小鎮的屋子裡。隱藏在兩個人的內心深處的小秘密,還會這麼坦誠相見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正因為這是一場私奔,這是一場亡命之旅,所以兩個人才能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將自己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和盤託出。因此,這個故事發展的外在條件就有了。
本片彰顯的就是一種自由主義,借用結尾尼古拉斯凱奇喊出來的那句「我心狂野」。我們可以看到這四個字基本上就能概括主人公的前半生。
女人為了自己的愛情甘願一次又一次地等待,她不是不知道一份安穩的愛情對於自己的意義,然而卻願意跟著自己的愛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忍受著人們不懷好意的目光卻依舊選擇跟他在一起,並最終為他生孩子。
而男人在經歷了漫長的牢獄之災後,最終徹底的忘掉了自己的過去,選擇了重新開始。這樣的結局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看到的。
大衛林奇所說的狂野最終是要跟自己的過去做一個了斷的,女人離開了自己的母親獨自撫養自己的孩子,男人最後並沒有選擇繼續漂泊,而是在彌補了過去的遺憾(沒有人好好教育過自己,因此才會接二連三的走上歧途)之後,選擇了女人,選擇了重新開始的生活。
核心點用一句俗語「浪子回頭金不換」再合適不過了。雖然最後的結尾有點爛,但是兩個人最終重新在一起這就夠了。兩個人最終都與自己的過去做了和解,女人因為家庭不幸,最終擁有了美滿的家庭,男人因為自己沒無人勸解,最終在聽到勸解後,放下了過去。
回頭路雖然不好走,但是走了之後,也就走了,真正放下過去的人是不會在乎什麼時候回頭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問題的關鍵,就是回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