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稔年豐黍稷香 北京先農壇舉辦秋收儀式

2020-12-25 央廣網

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內涵,展示耤田歷史風貌,9月5日,以「歲稔年豐黍稷香·重農固本國運昌」為主題的2020年北京先農壇秋收儀式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舉行。

秋收儀式在鏗鏘的鼓點中拉開序幕,多次參與先農壇農耕文化活動的學生代表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培植高粱苗的經歷以及對農耕歷史的感悟。在激揚的民樂表演後, 十組家庭在農民高喊「敲鑼擊鈸開鐮時,開工收割咯」的口號聲中正式開鐮。

文化體驗互動部分分為非遺文化體驗互動和傳統文化體驗互動。非遺文化體驗互動設置了農作圖鑑展覽、儺戲卓彩、彩陶泥塑、團花剪紙、造紙花藝和紙印作畫等環節。傳統文化體驗互動則設置的是以不同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遊戲活動,如春收秋種、豐收採摘、農夫果園、畫印秋田等。

北京先農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山川壇」,大體格局形成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時期經歷較大規模重修,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先農神和舉行親耕耤田典禮的地方。坐落於先農壇內的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築技術、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1991年9月2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館內依託先農壇建築群向公眾展示我國悠久的建築歷史文化和精湛的傳統建築技藝。

據了解,2020年是先農壇建成600周年,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為傳承農耕文化,發揮農業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助力加深公眾對耕讀文化的理解與認知,並運用博物館資源,講好北京故事,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及中軸線申遺工作。

相關焦點

  • 先農壇內 祭農儀式今重現
    本報訊(新聞觀察員 趙興力 記者 王妍)先農壇北門內,伴著清朝的音樂,「皇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進行祭先農的活動。這是今天上午由西城區政府舉辦的祭農儀式,據了解,這項活動是首次恢復。今天上午9時許,記者在先農壇內看到,「文武官員」、「樂舞師」、挎刀的「侍衛」均筆直地站立著。祭祀臺上擺放著「先農神位」和各式果品穀物。9時30分,伴著渾厚的音樂聲,神廚的大門緩緩打開,「皇帝」在眾人的簇擁下緩步走出,一步步走向「先農神位」。隨後,「皇帝」親自燃香、敬香、敬酒、跪拜並叩首。而「樂舞師」們便拿起自己手中的樂器伴奏起來。
  • 西城區清明時節線上祭先農、植五穀
    今年清明節到來之際,西城區舉辦2020年「祭先農、植五穀、抗疫情、保健康」線上清明節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線上活動分為專家講解、誦讀祭文、種植五穀等環節,北京育才學校小學生代表200人在家中通過網絡線上參與活動。
  • 所愛之人不能被所愛—粵曲《情續先農壇》視頻與簡譜
    杭州青年樊家樹到北京求學,結識了賣藝父女關壽峰和關秀姑,但樊家樹表兄嫂不喜歡她父女倆,他們便悄然離去了。之後樊家樹又邂逅賣唱姑娘沈鳳喜和富家小姐何麗娜,二人相貎酷肖。樊家樹獨鍾情於沈鳳喜,助她脫離賣唱生涯上學念書。關秀姑一直暗戀樊家樹,但重遇樊家樹,見他與沈鳳喜情投意合,黯然神傷。
  • 「迎」秋收,曬「豐」味~一幅美麗的秋收畫卷正在愛輝大地徐徐展開
    「迎」秋收,曬「豐」味~一幅美麗的秋收畫卷正在愛輝大地徐徐展開 2020-10-1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或許是北京皇家祭壇中最沒存在感的一個,卻是與天地日月恆重的國...
    ··· 先 農 壇 ···農為國本,是以宰牲祭山川重農親耕,建築神壇祀先農 要想了解先農壇,得先大概對北京中軸線有個概念。不過遊人少也是先農壇的優勢,安靜、空曠、無遮無擋。無論是想認真地看展覽還是選一個好角度拍照,都能稱心如意。上面這張圖是清代先農壇鳥瞰圖。
  • 臺灣中壇元帥聯誼會 組團到祖廟進香
    N海都記者 偉強 盛鍾 通訊員 群華 海都訊 6月1日中午,來自臺灣中華道教聯合總會——中壇元帥聯誼會八家宮廟一行95人,在臺南新營太子宮主委王獻彰的帶領下,恭捧分靈媽祖、中壇元帥等神尊,組團第一次赴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 北京地名|「戲」說天橋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羅保平北京地方志協會副會長最後,我們再簡單地說一下天橋。「天橋」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 地壇是古代祭地的場所,現成為舉辦廟會和祈福觀景的打卡勝地
    北京有五大壇分別是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和先農壇。這五壇呈對稱分布在北京紫禁城的東南西北,日壇在東、月壇在西、地壇在北、天壇在南偏東、先農壇在南偏西。今天來介紹下大學時期去過的每年都舉辦廟會的地壇公園。
  • 2015北京長跑節來襲 1分鐘了解報名流程
    [中關村在線健康頻道資訊]一年一度的北京長跑節又要來臨了,現在開始接受報名了,北京長跑節相對北京馬拉松來說,更偏大眾性、娛樂性,所以只要您愛好跑步,您都可以來參加,無論男女老幼,它這裡還有家庭分組,所以可以帶上自己的家人一起來跑步。
  • 北京:什麼是「香廠新市區」
    民國時期, 隨著北京城市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社會文化也出現新的氣象, 京都市政公所對舊城區進行近代化改造, 開闢了香廠新市區以振興商業。由京都市政公所主持的香廠新市區規劃, 是北京城市建設史上第一次依據近代城市規劃原理進行的重要實踐。香廠新市區南抵先農壇,北至虎坊橋大街,西達虎坊路,東盡留學路,面積約22公頃。
  • 七月十五是如何從秋收祭祖變為中元鬼節的?
    ▲中元節祭祖事實上,七月十五一開始並不是令人畏懼的鬼節,而是我們祖先秋收祭祖、緬懷先人的好日子。01秋嘗祭祖七月農作物豐收的時候舉行祭祖儀式是我國在商周時期就有的老傳統。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這是後代子孫向祖先表示孝心的最好時機,上到貴族天子,下到普通平民老百姓,都多多少少會用一點祭品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 這道滿壇香一掀開蓋,口水都不自覺的流出來了,盤點福建十大名菜
    南北味系列之——福建十大名菜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福建的各類小吃和當地特色美食,然而福建作為一個美食之城,美食種類之豐富遠不止於此。第一道滿壇香,滿壇香是福建福州的名菜,它還有一個名字為人所知,提到佛跳牆大家應該都感到很熟悉,在星爺的電影作品中就曾經出現這一名菜,大展風頭,這佛跳牆就是滿壇香的另一個名稱。佛跳牆這三個字就可以說明這道菜的味道究竟鮮美到一個什麼地步,好吃到佛門弟子都不顧形象到跳牆。
  • 北京有哪些不是太有名,但是又好玩的地方?
    景山高聳峻拔,樹木蓊鬱,風光壯麗,為北京城內登高遠眺,觀覽全城景致的最佳之處。日常:成人:2元學生(憑學生證):1元老人(憑老人證):免費開放時間:6:30~21:00top2先農壇先農壇在古代還是地位很高的,園子不大,但是值得一去。先農壇位於北京城市中軸線南段永定門西側,與天壇遙相對應。這組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農以及舉行親耕耤田典禮的地方,是北京皇家祭祀建築體系中保存完好的一處。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成功舉辦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現場黃河新聞網運城訊(記者杜雅森)「時維九月,歷屬秋分。晨曦靄靄、大河湯湯。潦水盡、冠疫絕、大河清、五穀豐,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敬備鮮花時果、五穀三牲,共聚脽上,同祭后土……」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在萬榮縣后土祠舉行,伏祈民安康、國富強、四海安、天下同。
  • 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具有特殊普遍價值
    我們圍繞「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舉辦兩場微訪談,分別請有關部門和知名專家就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有關工作進行介紹、發表觀點看法。  專家:凌 明 市文物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主持人:北京中軸線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要申遺?  凌明:北京的中軸線它距今已經有750多年的歷史,那麼它貫穿整個我們北京老城延續有7.8公裡。
  • 行走北京 閱讀北京 探索北京 記錄北京 探秘中華文化密碼
    D4 10月5日 敬天法祖-乾隆的郊祀祭天 北京城中軸線(南段) 【走讀線路】永定門-天壇-先農壇-大柵欄-御道-正陽門 【影像課程】作品剪輯與成片
  • 盒馬新米季開幕暨先農氏智能無人碾米機入駐盒馬發布會圓滿成功
    一年一季新米香,2020年9月29日,也就是盒馬鮮生的周二會員日,先農氏科技集團在盒馬鮮生深圳香悅裡店舉行盒馬新米季開幕暨先農氏智能無人碾米機入駐盒馬發布會。先農氏科技集團推崇不賣隔夜米的理念,從土地到餐桌全產業鏈出發,通過入駐發布會以及多樣歡樂互動,將現碾米的新鮮、營養、健康帶到更多國人身邊,也帶來了更多鮮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