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北京首鋼走到如此落魄的地步是「高塔」多惹的禍嗎?
CBA又有5場精彩的比賽,其中爆出開賽以來一個最大的冷門就是,號稱大結局的北京隊被CBA第一「魚腩」部隊福建隊吊打,最終福建隊以124:91血洗北京首鋼33分,讓12連敗的福建隊取得第一場的勝利。北京隊的排名繼續下滑至13位,真的很落魄。那麼,北京隊如此潦倒的原因是什麼呢?「高塔」太多?
雖然北京隊的大外漢密爾頓和翟曉川高掛免戰牌,但決不是慘敗的理由。要知道,首鋼高價引入一名歐洲名帥的同時,又不惜重金挖來「慕銘」雙塔;試想,「高塔」林立的北京隊怎麼會不堪一擊呢?他們不是認為得「高塔」者得總冠軍嗎?
先來看看此役北京隊「高塔」們的「精彩」表現吧:
李慕豪得5分2板、朱彥西3分2板、範子銘6分5板、邱天8分3板、常林13分5板,「五塔」轟下35分15板的「豪華」數據,更可笑的是,北京隊的「五塔」當中,最「矮塔」的邱天和常林反而得分、籃板為最多的;而球隊最矮的吉布森卻豪取38分、12板以及5次助攻的超級數據,這一切說明了什麼呢?很顯然,北京隊不惜一切代價引入「雙塔」是錯誤的,球隊重建是失敗的。北京隊想要擺脫困境,必須削減太多的「高塔」,比如,有了李慕豪就不該再引入範子銘,有了範子銘就不該續約漢密爾頓,這麼多「高塔」了還重複引進,不是浪費資源嗎?但北京隊的戰略思想卻很奇葩,引入一堆「巨塔」,原來是為了防止爭冠對手廣東隊補強內線才作出的戰略決策。
「可憐」的「華南虎」,主力最高之人才只有2米04,但幾乎沒有「塔」的廣東隊,卻戰績優異。首鋼「堆塔」如山,渴「塔」如飢的廣東隊卻得不到「塔」,CBA球員流動真的很荒唐。現在看來,北京隊走到如此落魄的地步還是「高塔多」惹來的禍。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