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ba-sam-ba-sam-ba-lele…」咦?這熟悉的節奏是……
沒錯,是拉丁音樂!接下來的三周我們將進入拉丁音樂2的探索,一起走入節奏歡快的拉丁音樂王國吧~
拉丁音樂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間的拉丁美洲地區的流行音樂。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也是以多種音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無論是歐洲的白人音樂、非洲的黑人音樂還是美洲的印第安音樂,甚至是東方的亞洲音樂,都對拉丁音樂作出過不同的貢獻。從而使得這一音樂風格顯得更多元、更豐富。
它們經過長期的沉澱,在以歐洲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上,同時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種因素,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姿多彩的、充滿活力的、充滿動感的拉丁文化。因而,在金寶貝音樂課程,我們將拉丁音樂分成兩次來探索。
在拉丁2音樂風格中,來自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地區的歌舞,能讓我們猶如身臨其境之感,被濃鬱的拉美文化所深深吸引。桑巴、倫巴、曼波、恰恰、薩爾薩、探戈……這些風格作為拉丁音樂的代表,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拉丁狂潮。夏奇拉、瑞奇馬丁、Juanes等也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不同風格的拉丁音樂
向下滑動查看詳細介紹
桑巴(Samba)
桑巴源於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節奏為基礎,大量地溶進歐洲旋律而產生的舞蹈音樂形式。其特徵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滾動節奏。
倫巴(Rumba)
倫巴,起源於非洲,19世紀初出現於古巴,於20世紀初發展並流行起來。30年代初,倫巴傳入美國及歐洲各國,同時融入爵士樂成分,使其風靡一時,倫巴的基本節奏型為:×× ×× ×× ×× ,傳入歐美後出現了 0 ×× ×× 0× 0×的變體,並採用沙球、響棒、康加鼓等拉美打擊樂器加強節奏。
曼波(Mambo)
曼波,由倫巴與爵士樂中的搖擺樂相結合而成。形成於1940年左右,並在40至50年代風靡世界。演奏曼波音樂的樂隊一般規模較大。樂隊中有銅管、薩克斯管、鋼琴、貝司等搖滾樂隊中的常用樂器,也加入沙球、響棒、康加鼓等拉美打擊樂器。音樂的構成常以固定低音及和弦序列為基礎。
薩爾薩(Salsa)
薩爾薩,一種結合了古巴黑人音樂、美國爵士樂以及南美民間音樂的舞曲音樂。薩爾薩的節奏樂器仍以拉美打擊樂器為主,如沙球、響棒、康加鼓、邦戈鼓等。基本節奏型與曼波、恰恰相似,但薩爾薩中的一種兩小節節奏型卻獨具特色:4/4拍,× × ×× | 0 ×× 00 |。
恰恰 (ChaCha)
恰恰於50年代中後期在歐美各國風靡一時。演奏時用沙球、響棒等拉美打擊樂器來加強最後的三個重音。
探戈(Tango)
探戈,起源於古巴的哈巴涅拉(Habanera)舞,作為阿根廷音樂的代表廣為流傳。其特點為2/4拍的搖曳節奏,通常由兩個段落構成,第一段為小調式,第二段為大調式。一般探戈的演奏樂隊由小提琴、手風琴、鋼琴、低音提琴等樂器組成,而按鈕式手風琴是探戈樂隊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樂器。它的基本節奏型是:××××× | / |。
Latin音樂以節奏為中心,所以拉丁音樂的樂器也是不可忽視的。打擊樂器和管樂器更是其中的代表,排簫、豎笛等作為印第安傳統遺留下來的樂器被沿用至今,特別是在節日和街頭慶典中,人們總能聽到這些悠揚的樂曲聲。
在金寶貝的音樂課堂上,我們學習了許多關於青蛙的童謠,你們還記得有哪些呢?這一次,我們將會結識一群來自阿根廷的青蛙。它們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是「a-loo mp」、「gua-gua-gua」,還是「ah-um」呢?
在課堂上,我們還會效仿玻利維亞狂歡節的傳統舞蹈Morenada,像蝴蝶般翩翩起舞。歌曲中反覆出現的三拍旋律,爸爸媽媽和寶貝們能否拍準確呢?
我們還能學到阿根廷原版的「Hot Cross Buns」,這可是19世紀早期廣為流傳的叫賣歌曲。如果對這首曲子很熟悉的話,還可以試著用最原汁原味的阿根廷語一起唱哦!
為了方便爸爸媽媽們預習/複習
金寶特意奉上Latin2的歌單
輕輕一點就能播放音樂
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哦
金寶貝堅持一切從孩子出發
▲(限首次預約的0-3歲非金寶貝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