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9月28日,鎮江市餐飲安全監督所服務品牌「文俊工作室」滿月。「文俊工作室」成立至今,指導餐飲企業和學校食堂共21家,開展專題講座15場,為3000餘人送去專業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知識。
阮文俊(左二)在為餐飲企業講解餐飲安全注意事項
一個月以來,工作室負責人的身份不停轉換,既是學生眼中親切的「文俊叔叔」,也是餐飲業主身邊的「餐飲安全百事通」,但不變的是一顆守護餐飲安全的初心。他,就是江蘇首個由政府部門主辦推動,並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俊工作室」負責人——阮文俊。
首創服務品牌 走近百姓身邊的「餐飲安全百事通」
8月28日,「文俊工作室」正式揭牌,其微信公眾號「文俊話餐飲」也在同一天上線。
「文俊工作室」服務品牌成立的初衷,是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對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工作室只專注做一件事情:餐飲企業助手,百姓舌尖衛士。
工作室有一間不大的辦公室,專業的書籍、舒適的軟凳和書桌專門供餐飲人在此學習「充電」。
記者採訪時,正好有一位食堂負責人葛亞軍帶著施工圖紙來請教阮文俊。通過一番專業細緻的解釋,對方了解了如何因地制宜安排、設計功能區和布局流程,讓食堂布局合理,流程符合生進熟出的單一流向。
葛亞軍表示,即便作為一位餐飲新人也知道「食品安全大於天」,但是餐飲安全知識又十分專業,因此從微信公眾號看到相關介紹後,他特地前來請專業人士「指點迷津」。
更多時候則是阮文俊主動走進餐飲製作現場。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後,他擠出休息時間義務幫餐飲企業指導培訓,結合實際案例對餐飲從業者進行現場培訓和實操演練。同時結合當前季節特點和供餐特點,強調了食物中毒易發高發期間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有關措施和注意事項。
阮文俊表示,餐飲安全是企業的「壓艙石」。工作室旨在向餐飲企業提供耐心、細心、熱心、貼心、省心的「五心」服務——開設專業化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課堂,講解五常法、7S、4D先進管理模式,及時回應餐飲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疑惑等。
上周五,阮文俊向江蘇科技大學附屬中學七年級和八年級同學,作了以《安全飲食、均衡膳食,鑄就健康人生》為主題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專題講座。他用四組特徵性數據簡要介紹了當前我國居民嚴峻的慢性病形勢和食品安全形勢以及不容樂觀的青少年營養健康狀況,以形象的比方講解了人體「六大營養素」的功能和主要食物來源,還針對青少年生理、飲食特點,重點圍繞「安全」、「均衡」兩方面要求,詳細闡述了「吃什麼」和「如何吃」兩大問題。參加講座的學生們也了解了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垃圾食品」和如何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
專業結合經驗 為餐飲企業食品安全精準把脈
習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阮文俊作為鎮江市餐飲安全監督所的一員,2012年獲得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碩士(MPH)學位,有著極強的專業性。從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十幾年來,他食品安全理論紮實,積累了豐富的食品安全執法經驗和現場培訓經驗,常年受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餐飲企業、學校、餐飲管理公司、餐飲協會的邀請,開展食品安全專題培訓和現場指導,深受邀請單位好評。
市餐飲安全監督所所長陳輝表示,消除安全隱患,不僅靠平時嚴格的檢查,也要從檢查中總結經驗並推廣,進而提高監管效能,防患於未然。因此推出餐飲安全服務品牌,化事後監管為事前預防,將服務前置,為餐飲企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出實招。
除了法律法規上明確的條框準則,阮文俊還將平時工作積累的餐飲安全工作經驗告訴餐飲業主,讓餐飲管理少走彎路,效果更明顯,成效更直觀。「比如所有業主都知道餐具要放進保潔櫃,卻不知道保潔櫃本身也要定期消毒,才不會二次汙染。」阮文俊舉例說,「還有更常見的冰箱,大家都知道要對冰箱進行除霜,但更重要的是,還需對冰箱內壁進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因為即便是低溫環境也會有細菌繁殖,比如可在5攝氏度以下繁殖的李斯特菌。」
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餐飲業面臨巨大挑戰。對於餐飲安全一度出現鬆懈的現象,他發現,越是生意不好做的時候,越是要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文俊工作室」幫助餐飲企業進一步認識到餐飲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他從庫房、粗加間、切配間、烹飪間、涼菜間、麵點間到餐具清洗消毒間等功能區的「五常法管理」實施步驟進行逐一指導。
提及這樣的「送知識」服務,「學生們」常常提到一個詞——化繁為簡。他總能將高深的管理模式和複雜的創建要求深入淺出地講給餐飲企業聽。
參加學習的酒店負責人張紅霞表示,「企業近期的重要目標是打造餐飲質量安全示範店,現在我們能通過文俊工作室更全面、細緻、快速地掌握創建的要求和標準。同時,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酒店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開闢「食安講堂」 及時為飲食安全築起防火牆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增大,缺乏對均衡營養和科學膳食的正確認識和足夠重視。「文俊工作室」在微信公眾號「文俊話餐飲」開闢專門板塊「食安講堂」,傳播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和生活小竅門、小常識,提高百姓食品安全意識和防範意識,幫助公眾掌握基本的營養常識並樹立營養觀念,同時發布餐飲消費預警,及時為飲食安全築起防火牆。
甚至有餐飲業主直接將這些餐飲安全知識科普類文章列印出來,作為店內的「操作手冊」供執行,這些也是不少消費者的「避雷」指南。從產品的驗收入庫,到淘檢洗,再到售賣供餐,他給商家在如何守護餐飲安全這道題上,提供了比「標準答案」更細緻和專業的指導。
每周更新的公眾號活躍度高,其中關於校園食品安全的《新學期學校應採取哪些措施保證校園食品安全》和《秋季校園食品安全的這些關鍵點,你注意到了嗎》2條專業指導的原創性信息成了朋友圈轉發熱門,起到了良好傳播效果。
微信公眾號還受到了年輕人的關注。它作為權威發布途徑之一,年輕人樂意把這些內容轉發給長輩,讓他們有一個獲知餐飲安全知識的正規途徑,而不會被一些不專業的營銷號帶偏。(記者 俞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