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
【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三月,窗外的世界花紅柳綠,春意盎然,很多孩子卻隔離在家,無法出門。為 了引領學生以樂觀開朗的心態面對困境,深圳光明區東周小學美術科陸續推出12節線上微 課,給學生們提供了高質量的線上美育課程這些課融合繪畫、文學、科普、手工、平面設 計等多種元素,對學生進行非說教式的生命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素養.
材料二 近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衛藝司負責人表示,要防止學 校美育功利化傾向,"取消藝術特長生加分,是美育真正面向人人的前提條件」王登峰表示, 美育功利化的情況之所以出現,原因在於學生的成長、升學的評價體系裡美育沒有發揮應有 的作用
高考在即,樹人中學就高三後期是否應該繼續開展藝術課教學,廣泛徵求同學們的意見, 請你結合材料內容和經歷見聞,以一名本校高三學子名義,給校長寫一封信,體現自己的認 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和建議。
要求:態度明確,自擬標題,自選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 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要明確作文的任務要求:聯繫材料展現的美育的獨特 價值和現存弊端,對高三備考階段是否應該繼續開展藝術課表達個人的看法。寫作文體為書 信,收信人是本校校長。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作文的關鍵在於理由的闡述。既要做到立場 鮮明,論據充分,同時要體現辯證說理,語言要穩重得體。
如果選擇支持繼續開設藝術課,可從「藝術課讓被疫情封閉在家的學生感受生命之美. 「藝術教育有助於緩解過大的心理壓力,助力學習效率提升」 「美育符合高考改革方向,也 是備考重要內容」「美育提升個人素質,有利於長遠發展」等角度來談;如果選擇反對在高 三後期繼續開展藝術課,可以寫「美育雖然重要但收效較慢,高三後期應該多學其他見效快 的科目」「美育具有非功利屬性,不應佔用功利性較強的備考時間」等。
【範文示例一】
讓美育在成長中盛裝出席
尊敬的校長:
您好!
"燕子來時新社」是初春的呢喃;「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冬日的奇緣。正如孔子言「興 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美在詩詞歌賦,美在四季三養……然而,高三時期藝術課的缺席, 卻令美在高三缺席。關於高三後期是否開展藝術課,我略表美芹之獻:讓美育在成長中盛裝 出席!
美育盛裝出席,是生活的豐盈。
從何時起,孩子成為學生,手上拎起重重的書包,卻再拉不起放風箏的線;從何時起, 孩子成為考生,眼中翻動一望無盡的試卷,卻再看不見窗外的藍天。我無法否認高三與高考 的重要性,但考生也是嚮往遠方的少年,應該有豐盈的生活,而非只有分數與試卷。藝術課 教學是我們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的一縷新風,是進入另一方天地的時光寶盒,是降解壓力重煥 生機的不可或缺。正如疫情期間體育課的回歸,繪畫設計微課的加入,仿佛一束光,刺穿霧 靄,為灰色的世界添上一份光亮。
美育盛裝出席,是健全人格的重塑。
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曾言:「美育是學生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美育本應是培養健 全人格的橋梁,可近年來,卻被多少人當作升學的敲門磚.功利化的任務、可量化的分數, 讓美在人們心中扭曲。如今,教育部取消藝術特長生加分,正是對美育回歸的呼喚。它不是 升學的附帶品,也不應被升學擠佔,而是五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美育,藝術培養我們 認識美、感受美的能力,具有美的理想與修養,對人生大有裨益。
《我是範雨素》一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倔強而柔韌的生命歷程,這不僅影響了 她的女兒,也教會我們成為一個充滿同情心與關懷的人;惠特曼在《死亡詩社》中探尋生命 的意義,「因為我們可以奉獻一首詩,使人恍悟,可以將追求生命之美為生活意義二以美育 人,充盈生活,重塑三觀。
此次疫情期間,我們更看到,美可以給人帶來希望。
一首《薩日朗》,一曲婀娜舞步,一個經典朗誦,帶給人們多少心靈的慰藉?幫助多少 人渡過難關?
請保留藝術課,讓美育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讓美育在成長中盛裝出席, 為人生獻上最美的花束。
恭頌:
教琪!
樹人中學高三一學子
2020年7月7日
【範文示例二】
以美喚輙魂,以育塑穌神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我是樹人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我想就本校高三後期,是否應該繼續開展藝術課教學略 陳管見
音樂學家王光琦曾言:"藝術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態度嫻雅,神思清爽,去野入文,怡 然自得,以領略有生之樂」藝術能提升人的素質和修養,在審美層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而美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學生,我希望用美喚醒靈魂,用育真正提升審美情趣,塑造 精神。
當身體被疫情困於家中與春意隔絕時,深圳東周小學的線上美育課程,給了孩子們體驗 美的另一種方式。通過美育塑造靈魂本應是成長中的重要環節,但眼下學校美育功利化傾向 卻也不容忽視,藝術成了升學的敲門磚,對審美的提升作用無人關心教育部取消加分,其 實傳遞了一個信息:美育應當常態化.
美育應當融入生活,正因如此,高三後期也不應視為例外.我們理解您的顧慮:緊急關 頭當以學業為重,各科任務繁重,學生終日忙碌,美育如何見縫插針?藝術課教學或許造成 時間的浪費.但是事實上未非如此,學業為重與美育助力絕不衝突。通過美育,學生的精神 為之陶冶,焦慮壓力也可能為之一掃,百忙之中的喘息未必不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
再者,藝術課教學不僅僅是緩衝,在悠悠樂音中,我們會領略高山流水之妙;在水墨丹 青裡,可窺得古人作畫的意趣;在圓舞曲中,能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這一切都能在潛移。
默化之中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而這種審美能力或許能使我們日後自覺傳承傳統文化,推動 國際文化交流,從事相關研究……美育能喚醒我們的靈魂。
希望您能夠認真考慮,在高三後期繼續開展藝術課教育,以更新穎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去校園裡尋找一抹春色,抑或是從樂曲中覓得寧靜,邀請傳統手藝人進校園,讓學生親手體 驗創造美的過程,抑或只是練練書法,都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審美教育是素質 教育的重要一環,而學生也絕非做題機器,通過開展更多元化的美育活動,能更好地培養人 才,更好地實現學校立德樹人的遠景。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生活本就不乏詩意和美感。學生需要美育,新時代人才的呼 喚也需要美育。"美」能喚醒靈魂,「育」應塑造精神。謝謝!
恭頌:
教琪!
高三學子某某
2020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