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的一個象徵性動物,其憨實的形象總能在無意間萌化人們的心,所以也受到了其他國家的熱捧。但因為熊貓的矜貴和挑食,且食量又大,因而許多想領養它們的國家都望而卻步。隨著熊貓越來越受到歡迎,人們也開始好奇它們的祖先,但結果好像有點出人意料。
熊貓的祖先,叫「食鐵獸」,它們的歷史非常久遠。根據資料顯示,熊貓原本的家園並不是森林,而是草原,只是後來因為環境變化、食物缺少等問題,它們才逐漸向森林中遷移。其實,從熊貓這個名稱來看,它被貼上了「熊」的標誌,是因為它們有一些「熊」的特質,它們的祖先「食鐵獸」是連老虎、獅子也不敢輕易招惹的存在。
熊貓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它們對食物有著非常挑剔的眼光。熊貓不僅嫌棄動物屍體,還懶得去捕食動物。在它們的挑剔和慵懶下,只能捕食一些老鼠,但這一點食物根本填不飽它們,所以它們才逐漸轉向吃植物。
正因為熊貓的食物轉為植物,它們也順理成章地遷移到森林中去生活。熊貓以森林裡的植物為食,但它們挑食的特性也沒有減退,反倒更加變本加厲,因為它們只吃特定的竹子和竹筍,還專挑肥美的來吃。因為熊貓原本是肉食性,現在轉為吃竹子和竹筍,使得它們身體所需的元素便要額外地從別的方面補充,例如鹽分。
在我國古代,熊貓總是隔一段時間後就去拜訪森林附近的住戶。那些住戶一開始很害怕熊貓的來訪,畢竟它們體型巨大。但後來住戶們漸漸發現,熊貓並不會傷害他們,加上它們目標明確,直奔廚房中的炊具,然後貪婪地舔舐炊具的表面。因此,它們也得到了「食鐵獸」這個稱號。
後來,經過研究發現,熊貓舔舐炊具是想把炊具上面的鹽分給吃掉,以維持生命的活動。如果食物中有足夠的鹽分,它們也不會特意去騷擾人類。因此,現在動物園中熊貓吃的都是經過專業處理的竹子。
現在的熊貓似乎已經完全脫離了從前的兇殘模樣,成為憨厚可掬的一代萌寵。但實際上,如果深入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就會知道它們骨子裡的兇殘還在。此外,熊貓的犬齒也還沒有退化,所以專家們也仍然把它們歸為食肉類動物。
而且,生物學家聲稱,雖然熊貓平日裡很溫和,但如果有誰惹它生氣,它也會張開獠牙進行攻擊。只是,動物園中的熊貓大多以可愛萌寵的形象騙過了眾人,加上現在科學的養殖方法也讓它們生活舒適,與人們能友好相處,所以它們才收起了獠牙,成為一代萌寵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