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鑭傳》評分口碑成「兩極分化」,於正8個字回應成功「打臉」
繼2018年暑期檔爆款劇《延禧攻略》之後,於正旗下原班人馬再次隆重推出古裝劇《皓鑭傳》。如果說《延禧攻略》憑著「高級灰」的色調和秦嵐佘詩曼等明星的加盟讓該劇增色不少,那麼這部反映戰國時期的《皓鑭傳》一開播卻令相當多的觀眾大跌眼鏡。《延禧攻略》的服飾精美場景恢弘我們還可以自我安慰畢竟是「大清」盛世,然而民不聊生貧窮落後的戰國時期,我們卻看到了衣著華麗飲食豐富陳設奢華,而且秦國服飾推崇「黑色」,那麼我人空白色是幾個意思呢?因此看到滿眼精美的服化道,不得不感嘆一聲:拍電視劇是不是只需要「好看」就行了。
《皓鑭傳》的豆瓣評分雖然現在還沒有出具體數據,但從大量一分的情況看,該劇想要在豆瓣評分上得到高分已經是不可能的。於正今天發文稱觀眾對該劇惡評主要是黑子黑吳謹言,曲解吳謹言的表演,同時希望《皓鑭傳》能成為最後一部不公正點評的電視劇。也就是說,於正認為豆瓣評分是不公正的。同時也有很多喜歡於正和《延禧攻略》的觀眾力挺《皓鑭傳》和吳謹言,他們也認為豆瓣評分太嚴苛,電視劇好看就行,何必在意什麼歷史文化之類。
那麼《皓鑭傳》為何為出現如此明顯的口碑和評分的「兩極分化」呢?首先從劇情上來看,於正完全無視司馬遷《史記》中對趙姬「淫不止」的評價,為了實現他所謂的「正能量」而把吳謹言飾演的「皓鑭」描寫成了一位堅毅勇敢奮發身上不畏艱險感情專一的大女主形象。而還有相當多的觀眾才看幾集就已經認定於正的「皓鑭」才是正解,而司馬遷的評價是對趙姬的「污衊」。設想一下這樣的電視劇拍下去,上下五千年都要改寫才是。其次從女主的選角來看,《資治通鑑》裡對趙姬容貌的描寫是「絕美」,而吳謹言的外形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稱不上「絕美」,甚至很多觀眾戲稱「吉娃娃」,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如果不是於正力捧打造,吳謹言單靠自己的外形氣質和演技想紅的確很難想像。
第三,《皓鑭傳》的劇情老套令人審美疲勞,女主開場被各路人等陷害而不死,然後將一路開掛打怪升級,而且不僅男一男二還有男三男四也會為大女主神魂顛倒一見鍾情,有的雖然選擇愛江山不愛美人但卻依舊美人放心心上念念不忘,有的雖然口上不說愛但卻一直用行動證明著愛。就像開篇才兩集,呂不韋對皓鑭大段大段的振聾發聵的激勵語句,頗讓人感覺「交淺言深」。不知道為什麼非常多的觀眾喜歡這樣的「萬人迷」大女主,完全不考慮是否符合邏輯和人情。從《羋月傳》、《楚喬傳》到《那年花開月正圓》,無一例外地都是一群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有的愛得隱忍有的愛得熱烈有的愛得卑微有的愛得直接,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觀眾們對女主的「yy」。
對於《皓鑭傳》的諸多槽點,於正在微博分別發文進行了回應。先不管「紙」是不是「絲帛」,也不管公主雅為啥「頂個鳥用」。於正喜歡總結這些歷史典故,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水平不怎麼高的小孩偶爾寫作文時用到了幾個比較高深的成語,於是自滿自誇,彰顯自己有「文化氣質」,其實真的不必要。能把基本歷史還原就已經很好,反倒是細節考慮不周全大家還可以諒解。於正的回應裡最有意思的是:你要相信,無論世道多麼艱難,正義總能戰勝邪惡。
於媽居然用了「正義總能戰勝邪惡」8個字回應觀眾對《皓鑭傳》篡改歷史以及演員表演用力過猛的吐槽,這就讓人覺得非常「打臉」了,於正拍個電視劇怎麼就成「正義」的化身了?是不是只要拍個逆襲成功的劇都是正義戰勝邪惡了?一部劇拍出來不就是接受大家批評的嗎?是不是一部《延禧攻略》爆紅了就又忘了自己是誰。難道不喜歡這部劇就成「邪惡」了?自己亂改歷史還不許大家提出異議嗎?豆瓣評分嚴苛一點難道不是好事嗎?難道不是激勵電視製作人們做得更好嗎?我們只有不斷反省才能不斷進步,正視自己的缺點需要勇氣,身在娛樂圈,更應該既經得起表揚更受得起批評,這樣才能繼續前進。本文由影視三文魚原創,歡迎關注抄襲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