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凹叔被按頭安利了一部熱血中二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
很多人被這部劇第一集的中二劇情勸退。
新學年的開訓動員,教導主任在主席臺上講話,學生卻在天台勇敢表白。
但沒想到,追完幾集後,真香。
幽默中帶點沙雕,沙雕中帶點感動。
故事從重慶的小麵館和豬肉攤展開。
嬌姐教馬田「霸氣」吃麵,要他擺正吃麵的「態度」。
伴隨著父親的去世,狗哥(彭昱暢飾演)也從老爸的豬肉攤中學到成長。
在重慶的大雨天氣,狗哥買好兩人份的夜宵,卻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出車禍的老爸。
夜宵灑落在地,父親生死難測。
美食與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纏在一起。
風犬少年,送給暗戀對象補血的豬肝;體育生退學後成為混混,幹起了燒烤……
但還有一句,當貧家少年劉聞欽知道自己和富二代女友的家庭差距過大,他仰望著對面的高樓,喊:「莫忘少年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在這一刻,唯有夢想和美食不可辜負。
當然,食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例如,在B站上搜索凹叔最喜歡吃的「東坡肉」,你能找到99+相關視頻,但點開之後,卻發現大家的做法都稍有不同,對東坡肉的解釋也是眾說紛紜。
那麼這個時候,一個問題就出現了:真正的「東坡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B站上關於「東坡肉」的視頻)
「東坡肉」 乃蘇軾蘇東坡首創美食,當年在徐州任知州,蘇東坡親自上陣帶領當地的百姓戰勝了大洪水。為了感謝他,本就不富裕的百姓殺豬,送上了許多的謝禮。
蘇東坡沒有回絕大家的好意,在燉肉時改良了以前的紅燒做法,加入了黃酒,把做好的肉再回贈給了百姓。於是,百姓們都把這道菜親切地稱為「回贈肉」。
之後蘇東坡被貶去黃州,好友馬夢得實在看不過他的落魄生活,就給他在城東買了數十畝的荒地,於是他就有了「東坡居士」的名號。黃州的豬肉量大又便宜,蘇東坡不斷改良「回贈肉」的做法,唯一不變的是不管百姓們如何感謝他、送他豬肉,他都會把肉回送給百姓吃。
後來百姓們開始把這道和他密切相關的菜稱呼為「東坡肉」。
但俗話說「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東坡肉因為知名度太高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皇上自然好奇地詢問緣由,當時回答的大臣卻編了大瞎話:
「因為蘇東坡在杭州無惡不作,百姓們都恨不得吃了他的肉!」
最後蘇東坡就被貶去了海南。這大概是東坡肉背過的最大的鍋。
可以發現,不少日常美食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故事,例如很多人以為是左宗棠發明的「左宗棠雞」其實是製作者當時不知道該給自己的新菜取個什麼名字,他看吃飯的貴賓們都是軍人,靈機一動,就用一位中國將領的名字給這道菜命了名,這位將領就是著名的湘軍名將左宗棠。也算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是不是一不小心又get到了奇奇怪怪的趣味知識呢,想不到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背後還有這麼多有趣的知識點,只吃美食而不知其所以然顯得也有點單調了。
而關於美食的文化知識、典故逸事大多趣味又新奇,讓你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口水狂流。都說不想當廚子的吃貨,不是完美的吃貨。但看看蘇東坡和那些趣味的美食文化,明明是不想了解食物背後的奇趣知識的吃貨,才不是合格的吃貨!
火爆全網的美食達人「我是不白吃」在他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不白吃漫畫食物簡史》中就用輕鬆幽默的漫畫形式解讀了幾十種食物奇趣知識,獻給所有熱愛美食的大人和小孩,成為一枚有文化的吃貨!
《不白吃漫畫食物簡史》
我是不白吃 著
磨鐵圖書 出品
-69個故事,69個趣味知識點-
連小說都不敢這樣寫的柑橘家族史;茄子和土豆竟然是一家;奇異果本生於中國;孔子收學費只收臘肉……
生活中常見食物的奇妙知識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全書包含了69種食物的趣味知識點,讓你一次性笑到滿足,答應我別一次性看完好嗎?
關於茄科家族
關於花椒
-用輕鬆的方式,做硬核的科普-
《不白吃漫畫食物簡史》不僅奇趣有味,讀來也是乾貨滿滿,裡邊的知識點都是專業又嚴謹。作者不白吃主打「做一個有文化的吃貨」,因此在圖書內容的編撰上也更注重專業準確!
例如,在科普香菜的時候就用某些人體內含有OR6A2基因這個知識點來解釋為什麼有人討厭香菜!
相信讀完這本有趣又有料的美食百科全書,你也能成為一枚有文化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