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朗讀指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描寫了西湖驟雨初晴的美麗景象。朗誦時,要讀出景色的變化,尤其對「黑雲翻墨」「白雨跳珠」應該讀的鏗鏘有力,表現驟雨之大之快,讓人感受到一黑一白色彩變幻之美。「捲地風來忽吹散」語速稍急,「忽」雖然表示時間短、速度快,但是在朗讀時有一種藝術的處理方式,就是聲音高一些,拉得長一些,讀得誇張一些。「望湖樓下水如天」最後一句語速放緩,尾音延長,引入遐想,使人腦海中呈現雨過天晴特有的水天一色、水陸一色之奇景。
[詩文導讀]
詩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蘇軾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了七首絕句。
此詩描繪了夏日西湖驟雨和雨過天晴的美景,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了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烏雲驟聚,大雨突降,頃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用「翻墨」寫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以「黑雲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兩句又寫出了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的轉變之快,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全詩看似只有「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寫雨,但是句句都在寫雨啊,這就是蘇軾寫詩的獨具風格啊!區區28個字,沒有「大、快、急」但是我們讀起來卻分明感覺到夏季雨的急性子、燥脾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比喻誇張齊登場,這就是語言的智慧,詩人的智慧啊,真不愧為宋代文學成就最高者的代表啊!好的詩人善於捕捉自己的靈感,作者看到此景,靈感閃現,著筆突現了一個「醉」字。醉於酒,更醉於山水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
[詩文注釋]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樓。位於杭州西湖畔。
醉書:喝醉時寫下的。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遮:遮蓋,遮擋。
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託下,顯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捲地風來:指狂風席地捲來。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詩詞譯文]黑雲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忽然間狂風捲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淨,一色的蔚藍。
[作者簡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宋朝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宋朝文學成就最高者的代表。詩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
[為學有思]這首詩中「白雨跳珠亂入船」說明詩人在船上,「望湖樓下水如天」又告訴我們詩人在望湖樓上,究竟詩人在哪呢?你能說說你的判斷依據嗎?
歡迎關注「微客語文」,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和阿猛老師一起學語文,誦古詩。
部編教材必讀古詩文誦讀——
1、【阿猛朗讀】《江南》
2、【阿猛朗讀】《長歌行》
3、【阿猛朗讀】《元日》
4、【阿猛朗讀】《江南春》
5、【阿猛朗讀】《村居》
6、【誦·講】春歌人間有清歡
7、【誦·講】《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8、辛棄疾||大宋第一古惑仔?
9、【誦·講】《詠柳》
10、【誦·講】《賦得古原草送別》
11、【誦·講】《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2、【誦·講】《絕句》
13、【誦·講】《四時田園雜興(三十一)》(五下)
14、【誦·講】《憫農》(二下)
15、【誦·講】《稚子弄冰》(五下)
16、【誦·講】《舟夜書所見》(二下)
17、【誦·講】《村晚》(五下)
18、【誦·講】《鳥鳴澗》(五下)
19、【誦·講】《涼州詞》(五下)
20、【誦·講】《送元二使安西》(五下)
21、【誦·講】《從軍行》(五下)
22、【誦·講】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五下)
23、【誦·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五下)
24、【誦·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五下)
25、【誦·講】鄉村四月(五下)
26、【誦·講】寒食(六下)
27、【誦·講】迢迢牽牛星(六下)
28、【誦·講】十五夜望月(六下)
29、【誦·講】竹石(六下)
30、【誦·講】石灰吟(六下)
31、【誦·講】馬詩(六下)
32、【誦·講】長歌行(六下)
33、【誦·講】採薇(節選)(六下)
34、【誦·講】春夜喜雨(六下)
35、【誦·講】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六下)
36、【誦·講】江上漁者(六下)
37、【誦·講】泊船瓜洲(六下)
38、【誦·講】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六下)
39、【誦·講】遊園不值(六下)
40、【誦·講】浣溪沙(六下)
41、【誦·講】清平樂(六下)
42、【誦·講】卜算子·詠梅(四下)
43、【誦·講】江畔獨步尋花(四下)
44、【誦·講】蜂(四下)
45、【誦·講】獨坐敬亭山(四下)
46、【誦·講】芙蓉樓送辛漸(四下)
47、【誦·講】塞下曲(四下)
48、【誦·講】墨梅(四下)
49、【誦·講】絕句(三下)
50、【誦·講】惠崇春江晚景(三下)
51、【誦·講】清明(三下)
52、【誦·講】三衢道中(三下)
53、【誦·講】憶江南(三下)
54、【誦·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三下)
55、【誦·講】滁州西澗(三下)
56、【誦·講】大林寺桃花(三下)
57、【誦·講】春曉(一下)
58、【誦·講】贈汪倫(一下)
59、【誦·講】靜夜思(一下)
60、【誦·講】池上(一下)
61、【誦·講】宿建德江(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