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播出後,很多人都很羨慕如蘭,因為盛家三姐妹,只有她嫁給愛情。雖然是下嫁,可看上去最幸福:家裡人少事少,丈夫又寵她。
但看了原著後才明白,如蘭婚後能幸福,並不是全依靠丈夫,而是自己也知道「算計」了。
如蘭的丈夫文言敬,是真心對她好,但是文言敬的母親,並不是個慈善的人。
文言敬小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把他和弟弟撫養長大。由此可見,他母親也不是一般柔弱之人。明蘭對如蘭婆婆的的評價是「很聒噪,很潑辣,很蠻橫,嗓門又大」。
如蘭出嫁時,王氏想給如蘭撐腰,便自作主張,給如蘭買了一個院子。婚後如蘭婆婆也跟著搬過去住了,但是依舊對如蘭挑三揀四,還是文言敬說他母親,住著如蘭娘家的房子若不習慣,可以搬回原來的家。
文言敬原來的家又小又破,他母親當然不願意,所以每次聽了這話,就消停了。
但是如蘭還是免不了伺候婆婆的,懷孕還要去站規矩,王氏很心疼,但是也無法。
如蘭懷孕後,婆婆想把和文言敬一起長大的一個丫頭轉為小妾,如蘭當然心裡不高興,但是如蘭並沒有一哭二鬧,而是轉為談感情。
如蘭演了一出雨中哭泣的苦情戲,讓文言敬看著是自己吃醋了,但是因為深愛丈夫,又不能成為妒婦,沒辦法,只能躲著偷偷哭。
文言敬看到後,果然很感動,覺得不能傷了如蘭的心,於是自己打發了那個丫頭,如蘭從自己陪嫁丫頭給他挑的通房,他都沒動過。
如蘭婆婆竟然還嫌棄通房不漂亮,於是如蘭又讓下人據理力爭:納妾,一是為了生孩子,傳宗接代;二是,為了伺候主子。那種貌美惑主的,分了主子的心,怎麼讓主子好好工作。這話沒錯,她婆婆無法反駁。
如蘭的這一計,自己既沒有損失,還讓丈夫更加疼愛她,婆婆更加理虧。
婚後的如蘭變了樣,不像還沒出嫁前在盛家,一不順心就耍大小姐的脾氣了。
婚後的如蘭變聰明了。
在家裡時她和墨蘭處處爭鋒相對,但也只是嘴上沾了光,最後受指責的都是她,於是她學會了收斂。
從她母親身上,她看出娘家是她的依仗,可以讓婆婆忌憚她些,但是卻不能用此強迫丈夫,更不能嘲諷丈夫。
從那個能受寵十幾年的林小娘身上,她知道女人要學會柔弱,要學會撒嬌。
婚後男人可以依靠,但是不能所有事情都扔給他處理,尤其是和婆婆之間有了分歧。
男人是個孝子,本能上讓他不能違背母親的意思,所以在母親和媳婦之間出現矛盾後,大多數男人會委屈媳婦。
所以婚後女人,要想幸福,還是需要自己會經營。
我們都看到了明蘭處理家事是一把好手,其實如蘭也並不差。
既然男人娶小妾是避免不了的,那挑小妾也是有門道的。
或者是擺設形的次品,像侯府裡的白鳳仙,顧廷燁根本不願搭理她;或者是自己能控制住的。若蘭挑的丫鬟,身契在自己手裡,她父母兄弟的命也在自己手裡,所以丫鬟不敢過分。
在總是吃虧後,如蘭天真散漫的那一面,逐漸被丟掉了,取得代之的是圓滑,世故。
在生存面前,每個人都要蛻變。
顧廷燁從一個脾氣火爆、聲名狼藉的公子哥,變成了如今能文能武的大臣,皇上身邊的紅人。
小公爺也從那個只知道追求愛情,不諳世事的青澀少年,變成了做事知道考慮,全心打拼事業的朝廷言官。
《清平樂》中,那個囂張跋扈的張娘子沒變,她是得到了皇上的寵愛,但是皇上並不能保她一世平安,許蘭苕害死了她的女兒,她因猜疑、算計早早離世了。
苗心禾也不願和張娘子鬥,她也想和以前一樣,皇上來了,就盡心服侍,皇上不在時,雖想他但只是放在心裡。但是她有了孩子,而有人要害她的孩子。
為了保護孩子,她不得不提升戰鬥力,變成自己以前討厭的樣子。
看《知否》原著時,看到如蘭婚後的這個轉變,自己很震撼。
電視劇中最讓人羨慕的如蘭,我們以為她嫁給了愛情,生活就無憂無慮了,但是哪有真的歲月靜好,只是自己醒悟了而已。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