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水利人前赴後繼 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這裡

2020-12-22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一路向北,跋涉千裡,滋潤北方的一顆種子、一片土地……這,是一滴水的使命,也是一代又一代水利人懷揣的偉大「調水夢」。

為了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一代又一代江都水利樞紐人前赴後繼,用青春和汗水書寫了現代版「大禹治水」新傳奇。

幹了一輩子水利,

從來都沒有離開這裡

初冬的早晨,孫漢明又來到了江都水利樞紐內的「黃金大道」。

71歲的孫漢明是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原副總工程師、科研所所長,作為江都水利樞紐的建設者和管理者,已退休在家的他時常想起上世紀70年代剛來到這裡時的情景。那時,迎賓大道旁的銀杏樹剛栽下沒幾年,還不似現在這般高大,正如剛走出校門的他那般年輕。

「幹了一輩子水利,從來都沒有離開這裡!」在孫漢明記憶中,儘管工作的地方離家不遠,但一心撲在泵站自動化研究上的他,卻常常在單位一住就是一個月。這,也成為孫漢明對家人難以言說的虧欠。

提起妻兒,孫漢明眼眶有些許溼潤。努力調整好情緒的他又說:「即便不住在單位,早出晚歸,兒子也是很難見到我的!」

湯明根是江都水利樞紐萬福閘的第一名大學畢業生,回憶起剛來單位時的那段難忘歲月,83歲的他依舊心潮澎湃。

「由於施工材料缺乏,又擔心外面的施工人員會浪費材料,所以大家決定全部自己幹。白天夯大錘,晚上做設計。雖然很苦很累,但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湯明根說。

曾經參與四站主要設計工作的潘賢德老人,是江都水利樞紐的首批技術人員。現年88歲的他見證了這顆「江淮明珠」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那時候是真苦啊,四站的設計圖紙都是在工地上繪製完成的!」潘賢德清晰地記得,一間茅草房、一把尺子、一支鉛筆的日子,幾乎貫穿了他參與四站建設的整個過程。「那個年代,無論是工程師還是工人,所有人都住在工地上的茅草房內。」

潘賢德推了推鼻梁上厚厚的近視眼鏡自嘲道:「1100度了,這雙眼睛就是那個時候熬壞的!」

無怨無悔,無私奉獻。在江都水利樞紐,這樣的感人故事,這樣的忘我奉獻者,真的是很多很多。

薪火相傳,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遠離城市和家鄉,「拋下」妻兒老小,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執著堅守,鑄就了江都水利樞紐——這座中國水利建設史上裡程碑式的工程。

1980年,湯正軍從華東水利學院(今河海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江都水利樞紐工作。這個做事雷厲風行的高大漢子,提起自己入行的「引路人」時,卻突然紅了眼眶。

「我最早被分在第二抽水站,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河道裡撈水草。」湯正軍記得,那個夏天,天氣無比悶熱。老站長穿著背心短褲,親自帶著他下河撈草,這給初出茅廬的他上了非常難忘的一課。時隔40年,這一幕在湯正軍的腦海中仍揮之不去。

第四抽水站現任副站長李揚,被視為江都水利樞紐的新生力量。每每置身泵房,這個80後大男孩總會有一種「時光錯亂」的感覺。1991年裡下河地區遭遇洪水,那年6歲的他,跟隨老師參觀江都水利樞紐,感受「源頭精神」。這堂每一個江都當地孩子的「必修課」,在幼小的李揚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2008年,李揚從重慶大學畢業,如願來到江都水利樞紐,圓了兒時立下的夢想。

李揚沒想到,自己一進站就遇上了機組大修,每天跟在師傅後面掄大錘、擰螺絲,一直幹到流鼻血。因為連軸轉,實在太累了,好不容易擠出時間去拍婚紗照,卻在拍攝中途多次睡著,惹得妻子既埋怨又心疼。

「踏進江都水利樞紐大門的第一天起,我就從未後悔過!」李揚講這句話時,聲音鏗鏘有力。

薪火相傳,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一代代水利人在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用堅守譜寫著偉大的「源頭精神」。

一個個平凡的家庭,

接續著同一個夢想

翻開江都水利樞紐的「族譜」,一群又一群平凡的建設者,一個又一個大「家族」,在這片熱土上接續著同一個圓夢故事。

今年是父親沈日邁去世的第十個年頭,剛剛退休的沈之望,又一次來到江都水利樞紐。走在「黃金大道」上,腳底的銀杏枯葉不時發出細碎的聲響。想到父親也曾在這條路上留下過足跡,沈之望竟一時情難自已。「父親一輩子追尋的夢想就是南水北調,他也為之奮鬥了一生。」沈之望動情地說。

沈之望透露,父親是江都水利樞紐的第一代建設者,在水利系統幹了一輩子,也鑽研了一輩子。「即使退休,父親也是退而不休,到去世前才真的不幹了。」

父親離開了,但他的圓夢路從未停止。從父親算起,沈家共有三代人,勇敢地接過這個「接力棒」,接續奮戰在水利系統。「圓了父親的夢,也圓了我們自己的夢。」沈之望說。

上世紀60年代,一個名叫張餘的年輕人來到江都水利樞紐。之後,他在這裡成家、立業。自己紮根了一輩子,同時也將整個大家庭奉獻給了這裡。張餘老人已去世多年,但他的後代中仍有6人在江都水利樞紐工作:二兒子張玉偉是管理處的一名駕駛員,外孫女婿徐寧現任第二抽水站管理所所長,曾外孫女徐敏大學畢業後則成為江都閘的一名普通工人……半個多世紀以來,從張餘自己開始,再到他的子孫,張家共有四代13人先後堅守在這裡。張餘舉全家之力守護江都水利樞紐的事跡,成為當地的一段美談。

「張餘一家是水利人用行動講述數代人『堅守』故事的一個縮影,在江都水利樞紐,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主任、黨委書記夏方坤每每說起這些都感慨不已。夏方坤表示,老一輩水利人將青春甚至一生,奉獻在這片土地上。這種精神,也成為激勵後來者不斷開拓進取的持續動力。

從城市來到農村,從青絲變成白髮,從祖輩再到孫輩。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一批又一批建設者前赴後繼,來到江都水利樞紐,他們將青春和熱血激蕩在這片源頭的土地之上。

江都水利樞紐的入口處矗立著一塊「源頭」石碑,這是當年為紀念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開工而設,碑上刻有《源頭記》,上面寫道:「而江淮兒女,矢志不渝,氣吞山河,拓進不息,終成降龍伏虎之鼎器……」靜靜的石碑,就像默默堅守的水利人,它見證著源頭日新月異的變化,共情著源頭每一個令人振奮的喜訊,激勵著水利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本報採訪組 任松筠 田 梅 包聞軍

王高峰 朱 威 紀樹霞

本篇執筆 紀樹霞

相關焦點

  • 揮灑青春汗水,爭做華彩少年​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揮灑青春汗水,爭做華彩少年》。  孫中山先生說過:「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鬥。」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奮鬥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是用奮鬥鑄寫榮耀的。偉大的居裡夫人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科學研究,獲得了成功。她留給後人的不僅是成功背後的榮譽,更主要的是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司馬遷一生嘗盡屈辱,但他沒有被逆境擊倒。
  • 培養一代又一代高素質勞動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培養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這為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培養正確勞動價值觀。一個人只有擁有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才能真正理解勞動的內涵、本質和意義。
  • 努力成為一個有質感的肌肉男神,揮灑青春汗水是必然的
    他無疑是一個有範的型男,一個能夠靠著顏值和整體的氣質實現圈粉的男生。這個時代說是不看臉,那都是「心靈雞湯」,顏值和外在形象雖然不是硬指標和唯一指標,但往往卻是那個最能讓天平傾斜的「砝碼」。這一身精壯質感的肌肉自然是要靠著他在健身房裡揮灑青春汗水的,這都是他努力澆灌之後結出的果實。不要覺得人家的肌肉是天生的,也不要覺得人家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練出來的。每一個人愛健身、愛運動的人,他們背後都有著非常勵志的故事,我們要去解讀故事背後的辛酸與不易。
  • 【每周一曲】永誌不忘,把青春的旗幟高高揚起的那一代人!
    捍衛和平,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目的;而青春,是那一代中華好兒女燃燒、奉獻乃至犧牲的年華。今天要介紹的,是紀錄片的主題曲《永誌不忘》。紀錄片裡,有三首歌曲。這三首歌曲的歌唱者,有著不同的身份與角色,《英雄進行曲》是一首凝聚精神的合唱曲目;《想和你一樣青春無畏》,是以一個晚輩身份來表達欽佩與思念;主題曲《永誌不忘》,則是以抗美援朝老前輩的口吻來作表達。
  • 我的扶貧故事丨揮灑青春汗水 助力鄉村振興
    駐村工作組在三個村民組分別設立群眾意見箱,收集意見,並認真組織舉行專題會、村支兩委擴大會以及村民代表大會和群眾見面會,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擬定了《瓦窯村鄉村振興作戰圖》,即整個駐村工作期間的工作計劃,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文明、生態保護等五大方面,明確了工作開展的具體目標和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
  • 揮灑汗水的上鐵人備受關注
    揮灑汗水的上鐵人備受關注
  • 原創丨我為什麼一直堅信,新一代年輕人能夠創造更大輝煌!
    與很多步入中年後就對年輕人百般不放心、不滿意不同,佔豪這麼多年來一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對90後、00後的年輕人充滿信心。這種信心,甚至超過了自己的那份自信。說起自己,佔豪自青春少年一路走來,在做出一點成績之前,也和很多人一樣,躊躇滿志卻不得。很長時間裡,這個世界上甚至只有自己才相信自己與眾不同,並能做出一點什麼。
  • 【一字一節氣】小暑 | 揮灑汗水 迎接希望
    【一字一節氣】小暑 | 揮灑汗水 迎接希望 2020-07-0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代文青的「詩與遠方」:凱魯亞克與他催生出的「垮掉的一代」
    這部小說的敘事一反常態,將迪安與薩爾開車橫穿美國大陸的見聞用十分碎片化的方式來呈現,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敘述,只是在談天說地、縱酒狂歡與性濫交中不斷享受著青春叛逆的快感,從整體上形成了一個濃鬱的反主流風格。小說的敘述語言支離破碎,大量夢囈般的意識流句式對讀者有狂轟濫炸式的刺激感,令人目不暇接,卻又沉浸其中,難以自拔。凱魯亞克這樣的寫法,並非只是獵奇,而是自身情懷的直接抒發。
  • 讓青春具有奮鬥的力量
    作者:張紅亮  無奮鬥,不青春。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奮鬥正當其時,為夢想去揮灑青春汗水,為家鄉奉獻青春力量,為國家展現青春擔當。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青年的身影,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青春的力量。
  • Kinect新作《體感節奏戰》登陸國行Xbox One 加快律動揮灑汗水
    《體感節奏戰》遊戲封面遊戲宣傳片:  【遊戲介紹】  《體感節奏戰》是一款充滿活力適合全年齡的體感遊戲佳作,上手簡單,休閒娛樂和健康運動兩不誤。隨著節拍,用拳頭擊打發光的水晶  【遊戲特色】  -健身快樂兩不誤  跟著背景音樂中富有律動的節拍,起身,化身忍者,閃開,蹲下,或跳起來躲避障礙物,挑戰你的節奏感,鍛鍊身體協調性,在亞原子微粒的奇妙世界中揮灑汗水吧
  • 【地評線】西安網漫評:青春力量,戰役裡最亮麗的底色
    【地評線】西安網漫評:青春力量,戰役裡最亮麗的底色 2020年03月20日 20:46:00來源:西安網   曾經,「90後」「00後」被質疑為是「垮掉的一代」,背負著「吃不了苦」「任性」等負面標籤,而今在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嚴峻鬥爭中,千千萬萬個「90後」「00後」不畏艱險、衝鋒在前,醫療、建設、防控以及鐵路運輸保障等各條戰線,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綻放青春光彩的身影。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危難面前,更是如此。
  • 【跑好我們這一棒】「逆行」的水利人:終於明白為什麼一下雨父親就...
    其中一群「無名英雄」也很快抵達受災現場,他們是水利人,劉持恆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作為一名黨員災情時刻必須和群眾站在一起劉持恆,中共黨員,水文工程師。2005年7月在阿壩水文局參加工作。2007年4月任阿壩水文局鎮江關水文站站長。2010年1月工作調動至雅安水文局。
  • 新星升騰又一代,青春似火趙今麥
    娛樂圈可謂繁花似錦,各放光彩,新星一代又一代,今天說說趙今麥。趙今麥,你是演藝界的未來,祝福你在創造精神娛樂的世界裡,燃放更加絢麗的青春烈焰!
  • Twins演唱會-南寧站落幕,一代梧州人的青春回憶也落幕了..
    時隔15年,Twins是一代梧州人的青春回憶,而那個年代似乎有著神奇的魔力,它把我們愛的歌手們集結在了一起,陪伴我們走過整個青春期。
  • 《一代宗師3D》變了啥?全在這裡了!
    就像,沒有人會想到,兩年後再度面世的《一代宗師》還能有這樣的面貌——雖然鏡頭裡的人物、畫面這麼熟悉親切,你卻又不得不承認,《一代宗師3D》和《一代宗師》分明是兩部不同的電影。王家衛說:「這是用最現代的科技(3D新技術),去碰撞一個傳承千年的東西(古老的武術文化),配合中國的審美。」瞧,這就是王家衛,他總有辦法把這世間所有的東西說得文藝又具美感。但這次的王家衛,分明親近了許多。
  • 一代·宗師
    帶著這個疑問,1月6日我走進了電影院,看完了電影,拍手稱快之餘,不由得對那個所謂的4小時完全版更嚮往了,因為如果說2D版是「一代」,3D版是「宗師」,那麼4個小時的版本,應該才是真正的「一代宗師」吧。先說說2D版和3D版的差異吧。根據我在影院的感受,3D版對影片的部分情節和故事線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幾處。
  • 波司登「新一代羽絨服」是什麼?
    二者強強聯手打造「新一代羽絨服」,除了保暖功能外兼顧科技、時尚感,在這個冬天為大家帶來多一層暖心防護。     波司登x高緹耶手稿  波司登新一代羽絨服依舊是由高緹耶親自操刀這裡見證了高緹耶先生的汗水與夢想,高緹耶將這一份感動賦予在此次聯名系列之中獨創的風衣羽絨服上,再搭配高緹耶經典魚骨腰封的設計元素,更能突顯女性獨有的曲線美,傳遞知性優雅的時髦態度。
  • 越·聚黃金一代 | 越劇《甄嬛》粉墨登場,「青春」綻放
    越·聚黃金一代 | 越劇《甄嬛》粉墨登場,「青春」綻放 2021-01-07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影 評| 曹一雪 一代墾荒人,代代墾荒魂——《大陳島誓言》觀影感
    當電影《大陳島誓言》徐徐拉開帷幕,一代墾荒人的故事,就打開了我們過往的思緒。一代人,一代魂,就這樣像烙印一樣刻在了每一個大陳島人的心上,而大陳島的墾荒精神,也成為了浙江精神、中國精神的一部分。 回顧影片,故事要回到1956年,講得是在解放一江山島戰役中立過戰功的復轉軍人向雲同,以及舒雲等200多名墾荒隊員,在大陳島開始了艱難的墾荒事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