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吳棟 SCOP
韓磊、洪磊、L、羅洋、馬海倫、馬良、史國威、孫彥初、王軼庶、楊達、張克純、張巍。SCoP 邀請了12位攝影師與藝術家分享了他們2020年的創作。
韓磊
© 韓磊
接受邀請的時候,韓磊想起去年買了一臺相機,幾乎沒怎麼用,於是就拿出來拍了面前這面牆。
「它是每天面對最多的。」韓磊說,「今年(2020)有點不作為,拖延症更進了一步。」
洪磊
© 洪磊
去年,洪磊應邀參與了蘇州滄浪亭的一個展覽。展覽邀請藝術家用作品與當代園林發生對話。他用鏡子做了裝置,然後拍了張照片,以示紀念。
「後來想,做成黑白照片,再染色,可能會更有意思吧。」洪磊說。
L
© L
因為疫情的關係,L 原先計劃好的一個新項目因為無法出國而沒有展開,突如其來的疫情於是成了他去年的關注重心。疫情早期,他受委託在不同城市間穿梭,記錄下二三月的城市和人。L 利用熱成像相機,開始了一個用溫度來記錄疫情新常態的項目。
「我改變了呈現方式和攝影語言,但我想傳達的內核並沒有改變。」L 說,「即人和社會環境、人和人之間的聯繫。」
註:由於熱成像相機的技術限制,圖像解析度較低,覆蓋在圖片上的邊緣信息無法去除,L 選擇保留這些。
羅洋
© 羅洋
攝影師羅洋延續在拍女孩。「2020年我並沒有拍太多作品,創作上我覺得並不是要一直在產出,也需要時間去觀看自己和思考體會,這一年把自己的節奏也放慢了,更加關注個人的內心感受和生活。」羅洋說。
她拍了些紀錄片視頻,做了一些規劃很久還沒有開始的事情。「事情總有兩面性,去年好的一面是:我更活在當下,活得更任性和自我,自己更開心了。」
馬海倫
© 馬海倫
對於在上海工作的馬海倫來說,家鄉新疆一直是都是她的拍攝主題。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有些回新疆的拍攝計劃流產了。但也因為這點,讓她重新思考並打破了自己創作的一個壁壘。馬海倫通過在攝影棚裡置景的方式,在上海找到那些與家鄉有呼應的地方進行創作。
「我想要展現新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美學。」馬海倫說。
馬良
選自系列《彼岸花》,2020
© 馬良
2019年,朋友給了馬良一些老照片,細看舊影裡的陌生人,歲月滌蕩了青春,落紅或已化塵埃,他想再次照亮這些照片。於是去年一月,馬良把老照片與一些物件放在一個盒子裡,用大畫幅工業掃描儀開始創作系列《彼岸花》,掃描後的「影像」包含了他對生命的存在和消亡,時間的記憶和遺忘的感受。
而後,馬良原本打算出國拍攝一個系列,但他的創作計劃被打亂了,被封在自己工作室裡的那段時間,他在房間裡搭場景,以他攝影中特有的舞臺表現力,繼續講述一個個充滿想像力故事。
「上半年我基本都在工作室中進行創作,那時我的助手來不了,我就一個人慢慢搭場景拍。由於半年沒什麼收入,所以下半年一直在忙著賺錢,最近生活壓力有所緩和,我又重拾之前的一些系列,準備下一步創作。」馬良說。
史國威
春天的楊樹,2020
© 史國威,圖片由藝術家與魔金石空間提供
史國威以手工上色的方法持續創作,去年年初,他在疫情期間做了作品「春天的楊樹」,照片色調明快,蘊含希望。但後來,家附近的一條熟悉的流浪狗「小黑」被抓令他心情十分低落、焦慮,他因此又創作了作品「念小黑」。一年裡,他節奏很慢地,一張張推進著。
「創作方面沒有特別大的突破,只有一丁點兒的小突破。像顏色的處理,同樣是紅,如何區分不同的紅是個挑戰。」史國威說,「我很興奮,但下一張,興奮點就翻篇了,又有新的挑戰。」
孫彥初
選自系列《顯影繪》,2020
© 孫彥初
生活在河南的攝影師孫彥初延續了正在進行的《顯影繪》系列,他用化學、相紙和畫筆作為工具,憑藉經驗和直覺控制藥水、溫度、光照和顯影過程,創造出具有獨特效果的作品。
「2020仍照自己的節奏創作。」孫彥初說。
王軼庶
© 王軼庶
「2020年的前八個月沒坐飛機沒出遠門,這是很多年沒有過的陌生體驗,但照片也沒少拍。」王軼庶說,「再一次確認,百無聊賴地觀看仍然有趣。」
楊達
《隔離》之一,2020
© 楊達
「武漢解封前就一直在思考這段時間發生的所有。」生活在武漢的楊達去年拍攝了系列《隔離》,他圍繞口罩,嘗試在窗戶前進行拍攝。「封城的2個月時間只能通過窗戶看到外面來往的救護車、消毒車和物資救援車。這是當時我們每天的狀態。」楊達說。
連續幾年,這位年輕攝影師只身前往世界各地拍攝,去年的狀態使他無法成行。「創作節奏變緩了。但是內心的思考變的越來越成熟,不見得是件壞事,放下相機很久,再次拿起依然熱血,多了些方向,也多了些沉澱。」
張克純
《中秋》之一,2020
© 張克純
張克純過往的作品《北流活活》、《山水之間》總得出遠門去拍,但去年上半年的情況使他無法出行,那段時間他迷上了釣魚,小塘的一池靜水讓他想到了自己被困的感覺,水和泛光下,他重拾了多年前做過的物影實驗。但中秋節時,父親的突患重病使他放下手頭的一切。
「我平時在四川,我父親在廣東教書,二十多年來,我們見面很少。中秋節,我和他團聚了,但他躺在重症監護室的床上。」張克純說。在陪伴空閒時,張克純去了父親的宿舍,經過他教書走過的路,他拍下一些照片,在父親病情穩定後,張克純在工作室裡,結合物影的形式,把他的心境在照片上表達了出來。
「這不是計劃的作品,主要是我情緒的出口。」張克純說。
張巍
選自系列《人偶檔案》,2020
© 張巍
旅居紐約的張巍四月後就幾乎足不出戶,他沉浸於製作新作《人偶檔案》中,系列延續了他收集素材(拍很多照片,然後導入電腦成為構建作品的材料)然後構建圖像的創作方式,張巍將素材植入網上搜索到的免費圖片中,改變了一些圖片原本的語義,新造的圖片引人在歷史、政治和科技等多個維度上,構思一段新的故事。
「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我基本不出門,在家不是玩遊戲就在P圖。」張巍說,「但也挺好,我的工作效率高了很多。」
SCoP Conversation
『 SCoP Conversation 影像對話欄目 』依靠有關攝影,攝影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廣泛觀點,來激發關於這個媒介的新對話。我們的欄目始於這樣一個信念:攝影是一種獨特的媒介,具有向世界投射直接的、不尋常的、動態視角的能力。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深思熟慮的觀點下,那些發人深省的作品。
正在展出
天·地·人
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40周年特展
2020.11.28 - 2021.01.31
參觀時間 10:30 - 17:30
周二至周日
周一閉館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1
(021)- 64289516
info@scop-sh.com
感謝您的關注!
原標題:《SCôP Conversation | 12位攝影師用12張照片回顧了2020》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