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母情結正在快速吞噬當今男孩內在的生命能量

2021-02-13 靛藍紀家道

在童年,孩子與母親形象的親密關係給孩子留下了持久的情感印記,在心理學稱之為戀母情結。兒童對母親的體驗內化為一種情結,形成超越自我控制的充滿情感的能量團。父親們則不會和孩子建立同樣的依賴關係。相反,他們的角色傳統上是在為發展中的兒童提供資源和保護,但同樣重要的是提供指導。

更具體地說,父親的角色是幫助孩子擺脫對母親的依賴,幫助他作為一個獨立的有能力的成年人進入社會。

在歷史上,大多數文化中,個人在成長儀式的幫助下,從青春期過渡到成人期。所有跨文化的成人啟蒙儀式的首要目標,首先是在身體上,然後是在心理上把少年和母親分開。這些儀式是在青春期開始後不久舉行的,只由部落中年齡較大的男人及文化之父設立。婦女一般被禁止觀察或參加這些儀式。在尼爾恰愛利雅得在他的儀式與成長的象徵藝術中解釋的一種典型的成人儀式,其過程如下:在午夜,部落的文化之父們會裝扮成神或惡魔,會把這個年輕人從他的床上搶走。這是這個年輕人最後一次見到他的母親,有時要經歷幾個月。年輕人會被帶到一個森林中體驗恐懼,這會是象徵意義上的經歷黑暗。這個階段象徵著青年時代的象徵性死亡,失去了天堂,失去了不負責任的快樂。這是為了向年輕人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你不能再回家了。

在象徵著童年的死亡之後,會舉行一個重生的儀式,標誌著年輕人向更成熟的存在狀態的轉變。他被長老們傳授部落的智慧和知識,然後被送到荒野中,在那裡他要獨自為生存而奮鬥,好幾個月。在他成功返回後,他被歡迎作為成年成員回到部落。從那時候起,這個年輕人就被認為已經克服了他的戀母情結,不成熟和依賴不再被接受。考慮到這些啟蒙過程的強度和有時更暴力的性質,祖先似乎明白,把一個小男孩兒和他的母親分開是一場艱巨的任務,需要深思熟慮的策略。由於缺乏文化上的父親和成長儀式,今天的年輕人必須求助於他們的父親,為他們提供成年的機會。但不幸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夠給他們的孩子提供這樣的指導,因為要做到這一點,父親必須是堅強獨立的,並在孩子的生活中感情專一,而非感情用事。作為父親,必須能夠以身作則,證明這個世界上有值得追求和奮鬥的東西。為了成功地幫助年輕人擺脫童年的束縛,確信人生有值得去的地方。兒子也需要在這個世界上看著他們的父親,並且需要父親向他們展示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工作。孩子需要透過外在的塑造和直接的肯定來激活他們內在的陽剛之氣。‍其中只有17%的美國男孩兒在報告中說,他們在年輕時與父親有著積極的關係。在大多數情況下,父親在物質或情感以及精神上都是缺席的。如果這個驚人的統計數字接近事實,那麼,大自然的關鍵平衡之一,就發生了一件巨大而悲慘的事情。人類本性的關鍵平衡遭到破壞,這正是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年輕人被期望離開舒適的家庭,克服他們的戀母情結,但在沒有父親心理支持的情況下,什麼又是一種值得被創造的生活呢?在我們的時代裡,不倡導心智的成熟,而是處處以戀青春狂為自豪,問題如此顯著,而這樣的現狀是意外嗎?如此以來,對母親的影響更加惡化,那就是伴侶(孩子的父親)不在身邊。同時,母親在養育孩子時往往變得更有權威,以彌補孩子生活中缺少男性形象這一現象。其次,父親未能給母親提供愛和支持,這讓她產生了情感上的渴望,她試圖通過與孩子的關係來滿足這種渴望。
她過度保護和扼殺她的孩子,並參與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留心一個母親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控制和過度保護十分常見。在綜藝節目《旋風孝子》中,演員包貝爾的媽媽時時刻刻都在關心著自己的兒子,不僅上廁所要在邊上和他說話,總是害怕他的身體有問題,強迫他去體檢。包貝爾憤怒而困惑:「到底什麼是孝順?」媽媽以愛之名強迫自己體檢的行為讓他憤怒到感到媽媽仿佛鑽進了他的身體。通常情況之下,這樣的母親儘管有最好的意圖,但依然會無意識操縱她的孩子,繼續很好地依賴她,直到進入成年。通常情況下,孩子是自願服從的。看看母親和兒子之間的秘密陰謀,以及彼此如何幫助對方背叛生命。一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機會獨立冒險為自己挺身而出。沒有機會體驗失敗並改正自己的錯誤,也沒有機會自己做出決定。這都會使他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在成長、忍受和克服生活挑戰以及鬥爭的能力上有缺陷的成年人。使自己適應現實和個性化的健康願望,包括恐懼痛苦和衝突,都會被他對母親的需要所取代。無論是他的私人母親,還是在這世界上具有象徵性的替代品。如果他不堪依賴他的生母,他可能會拼命地在其他女人身上尋找一個養育孩子的替代品,否則他就會沉迷於一種上癮的安慰之中。換句話說:當一個男孩兒帶著一種強烈的戀母情結長大時,他不會尋找發展他的獨立性和進化他的意識,而是會被與母親的關系所束縛,所有的生命能量會在無意識中消耗與沉睡,他會發現自己是在為沉睡服務,而不是為生活而戰。他渴望被人捕獲、被人稀釋、被人包裹、被人吞沒,這一切都會使他尋找那種有魅力、有魔力的「母親」。戀母情結正在快速吞噬當今男孩內在的生命能量。由於母親的「內在小孩」未被療愈,那個渴望被長久陪伴的需要就被自己的兒子所替代。而那個內在未長大的男人也很難真正擔當起父親的角色。如此以來:一切的關係錯亂讓能量糾纏與耗損。家庭中失去了真正的連結、溝通與愛的流動,一種彆扭、造作、冷漠、敵視的能量悄然地主宰著生活。

改變這一切的開始就是開啟內在覺知的意識,讓自己去看見和面對這種現狀,並且選擇讓自己的內在長大,學會做真正心智成熟的父母!

by王樹

相關焦點

  • 戀母情結---男性力量的失輝
    從星盤上看,如果一個人的金星在第4宮父母宮,便是將生命中最美麗,最有價值的象徵賦予母親,另外,男性的太陽刑海王星,代表自我、男性力量的太陽被海王消融,這樣的人也會特別戀母,甚至會將母親的特質化為已有,分不清自己與媽媽的界限。另外,月亮和諧太陽相位,或者月亮與凱龍星有相位,或者金星和諧水星與月亮也可能會造成戀母。
  • 大多數男人都有「戀母情結」,有些人沒有,原來他們在製造麻煩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很多男人都成了「媽寶男」,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戀母情結」,這種有戀母情結的人不僅會影響家庭,還會影響未來。大多數人肯定會想知道為什麼男人有戀母情結?是心理影響還是缺乏母愛?我們來談談俄狄浦斯情結的形成。
  • 男孩為什麼更喜歡媽媽?別高興太早,兒子「戀母情結」不容忽視
    這是因為有一種現象叫做戀母情結。其實每個小男孩都有戀母的情結,一般最容易發生在孩子兩歲到五歲的時候,這種情結是來自於一個希臘的神話人物,他叫Oedip-us。曾經他在非常喜歡自己母親的情況下,卻無意中殺害了自己的父親。
  • 男孩喜歡和媽媽黏在一起?聰明的父母這樣處理「戀母情結」
    父母要正確認識這種現象,正確處理男孩的依戀,能有助於孩子以後的性格完善和人際關係和諧。1.什麼是戀母情結?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也叫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髮生在男孩身上,通常在幼兒階段(3-6歲)表現較為突出,是男孩對母親的特殊依戀。戀母情結的常見表現是一方面對母親的親密和喜愛,另一方面是對父親的厭煩。2.戀母情結的原因是什麼?
  • 霍建華自曝戀母情結,什麼是戀母情結你真的懂嗎
    但是,要知道,霍建華只比林心如小3歲,並且外形、性格都是一等一的超好男人,如果這都能叫「戀母情結」,讓小編和萬千看著《還珠格格》長大、至今還深愛林心如的粉絲情何以堪?到底什麼是戀母情結,搞清楚再說!若對兒子的母愛太過濃重,男孩習慣於接受媽媽的愛與呵護,就會形成強烈的依戀感,他們成人後,性格氣質、待人接物,尤其是對女性的態度,都顯示他「兒子」的角色。
  • 你聽說的「戀父情結」「戀母情結」會影響你選擇愛人嗎?
    在許多探討愛情的文章中,大家可以經常看見「戀父情結」「戀母情結」這兩個詞語。其實,「戀父情結」「戀母情結」這兩個詞語來源於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被稱為「父母偶像理論」。該理論提出,父母親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一代的擇偶標準。
  • 煩惱的戀母情結
    諮詢師評估:來訪戀母情結表現明顯,戀母情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與已婚有孩子的女領導發生性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
  • 男孩的戀母情結讓媽媽苦不堪言:孩子,你知道媽媽的感受嗎?
    二、探索戀母的根源邱女士和兒子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家庭中,而出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也很正常。這屬於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戀母情結。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子會逐步脫離家長走向獨立。這是常態,但有的孩子卻反常態,會愈加依戀家長。這和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 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母親卻不懂拒絕
    19歲男孩深陷「戀母情結」,對媽媽又親又摟張女士對於兒子十分疼愛,由於丈夫經常出差,所以兒子的日常起居都是由王女士一人獨自料理。由於大部分時間家裡都只有母子二人,所以兒子都是由張女士帶著睡的。有時丈夫回來了,兒子也不願意回自己的房間,堅持要和父母一起睡。
  • 你有戀母情結嗎?
  • 熟女類型片銷量暴漲 如何科學解釋戀母情結?
    這個現象的背後,說明了「戀母情結」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流行」起來。臨床心理學家Peter Kanaris解釋道,孩子會試圖把性和異性父母聯繫起來,比如男孩對應母親、女孩對應父親,而其中的「背德感」似乎成為了這種心理或行為的原動力。
  • 高管性侵養女,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控制自殺,戀母情結太可怕
    而由於男友牟林翰長期的精神控制,導致原本開朗自信的包麗變得敏感自卑,認為不是處女真的是自己的錯,需要自己付出生命的代價來「謝罪」。這兩個原本是不相關的案子中,我卻看到了一個相似點,無論是鮑毓明,還是牟林翰,都一致表現出了戀母情結。
  • 董潔和兒子拍照嘴對嘴,親子照成「婚紗照」,網友:小心戀母情結
    這裡需要好好說一個詞"戀母情結"。什麼是"戀母情結""戀母情結"又稱為"俄狄普洛斯情結",出自希臘神話的故事,是現代心理學中重要的精神分析原理。佛洛依德在他的著作《圖騰與禁忌》中,就提到過男孩在懂事前,會把母親當做追求目標,這是男孩對父親的模仿,是男孩階段重要的人際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戀母情結"。
  • 心理學:戀母情結男人都有,皇帝也難逃這個情結,朕就這麼任性
    什麼是戀母情結戀母情結(Oedipuscomplex),中文翻譯為「俄狄浦斯情結」。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欲望。所謂「情結「是指情感上的一種包袱。戀母情結不單純是現在有,早在幾百年前也有。
  • 戀母情結 -俄狄浦斯衝突到底是怎麼回事?(上)
    一個29的小夥子正常應該是喜歡年輕的女孩子,而他出人意料的看重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女孩媽媽,這麼荒唐無稽的肯定是有內在的動力驅使他,這就是戀母情節。這個事例可能感覺略顯誇張,現在常見的姐弟戀,還有我們說的女大三,抱金磚,其實都有戀母情結的意味。有些男人有較強的戀母情結,與妻子結婚後,會以母親的標準來期待妻子,相對母親一樣對待妻子。
  • 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吐槽自己的男朋友有戀母情結,甚至他寧可長期與母親居住在一起,也不會與自己同床共枕。戀母情結是什麼意思?戀母情結的根源還是來自於小時候的潛意識裡,人在小時候會本能的依賴大人,而且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光也是最多的,人都是感情動物,對母親的更多是依戀。在心理健康方面來說,戀母情結也算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 胡因夢文選 || 什麼是俄狄浦斯(伊底帕斯)情結?以及三角關係的原型動力
    父母與子女的三角動力關係,會自然地形成伊底帕斯情結。男孩如果「明確」地打敗父親、贏得母親全盤的寵愛,就會導致心理上的戀母弒父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中文翻譯為伊諦普斯情結、俄狄浦斯情結、伊底庇斯情結。通俗地講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喜歡和母親在一起的感覺。戀母情結並非愛情,而大多產生於對母親的一種欣賞敬仰。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男孩女孩都可能有戀母情結。
  • 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每個人都會有嗎?
    所以不少懂一些心理學的人會用戀父情結來解釋女孩子愛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男人,用戀母情結來解釋男孩子愛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女人。每當看到這些解釋,你是不是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這個情結?首先我們看情結這個詞的解釋。這是心理學派裡經典的精神分析學派詞彙。
  • 李宗瑞獲刑18年半 性侵或是因戀母情結
    但仔細分析李宗瑞性侵後母來看,除了獸性外,應該是「戀母情結」在作怪。  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中文翻譯為「伊諦普斯情結」、「俄底浦斯情結」、「伊底庇斯情結」。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欲望。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所謂「情結「是指情感上的一種包袱(人稱mama boy)。
  • 為什麼孩子會有戀母情結?知道這3大特徵,你還會讓孩子依賴你嗎
    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以男孩為例,他本應該和父親一樣,本來以父親為榜樣,應該培養成男子漢的,但是就是因為媽媽的放縱促使了孩子有了戀母情結的特徵。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