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吃飯時打發時間隨便點開看看的,沒想到倒還頗合我意。原本覺得是一部打著威利斯旗號的無腦動作片,看完發現竟是一部披著動作片外衣的社會劇情片。
故事情節不複雜,威利斯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急救外科醫生,收入穩定豐衣足食老婆風韻猶存女兒身材傲人,可謂人生贏家。卻沒想到在自己生日晚上,3名劫匪入室盜竊,起了衝突以後老婆香消玉殞女兒昏迷不醒。威利斯感嘆社會治安之亂警察辦案效率之低破案之無望,於是自己充當起了復仇天使的角色,為母女報仇。
說他披著動作片的外衣,一來威利斯廉頗老矣,近身肉搏啥的已經難以為繼,主要還是槍戰為主,且槍戰也並不算十分頻繁和激烈的,頂多也就是酒吧內兩把手槍一通互射吧。二來,從片子前半段大量篇幅的鋪墊、開篇中槍身亡的警員、新聞的展現、槍枝的泛濫等等,不難發現,其實片子更想說的,還是對於槍械管制過於鬆懈導致的社會治安狀況下降的批判。(至於是否抨擊共和黨之類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所以說,這部片子核心,還是一部對於現實社會批判的劇情片。開篇大量新聞關於各處發生槍擊案,鏡頭一切一名警員護送他中槍的拍檔趕往醫院,卻最終還是沒能挽回拍檔的性命。三名入室盜竊的劫匪手持槍枝,而威利斯家裡卻沒有任何武器。醫院受槍傷的小男孩,正是因為他不肯替毒販幹活。這一系列的種種,都很明確的提出了一個問題:持槍的自由,是否催生促成了惡的發生?同時,損害了那些善良人的安全和利益?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有爭論和不同的看法。姑且不討論人權的問題,假設極端情況下世界上不存在槍枝,雖然依然存在善惡,但我以為同等的衝突,至少傷亡程度應該會減小很多的。哪怕善良的人持槍以自保,會提高一定對惡的威懾程度,如老嶽父趕走偷獵者的一幕。不過,正如片中槍店所展現的,人人都能夠十分方便自由且合法的擁有槍枝,也會降低罪惡的發生成本,頗有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
對於槍械管制的討論,進而引發了對於公民自行執法的討論。不難發現,片中整體導向,還是偏支持和正面的。被搶劫的受害人稱其為守護天使,輿論大討論也有強烈的聲音支持他的行為,包括結尾處探長的態度,都彰顯了片子的價值觀導向。然而,個人英雄的產生,究其原因是對警察工作的不滿,再進一步,也是因為社會犯罪率之高導致警方的工作難以覆蓋。另一方面,模仿死神的一些民眾,也出現反被犯罪者殺害的新聞,也表現了全片對於公民執法,也仍是持保留意見的態度。片尾,布魯斯用自購的大火力步槍幹掉了罪犯,實現了自我保護,卻給人以世態炎涼人心不古不得已只能以暴制暴的感覺。是想表達若對於槍械管制仍如此鬆懈,我們只能拋棄溫柔慈悲的一面,用嚴峻冷酷的防備來確保自己的安全麼?
總體來看,和最近的「網絡迷蹤」有共同之處,都是旨在對當下社會的陰暗面進行揭露和展現。不過「網絡迷蹤」珠玉在前,無論是劇情完整性還是表現手法的創造性,都堪稱難得一見的傑作。反觀這部片子,確實顯得有點不倫不類,披著動作片的外衣,擠佔了劇情展現的部分,同時編劇和故事展開上也波瀾不驚,顯得極為平庸了。
最後說下片名吧。原名Death Wish,我在IPTV上看的,譯作虎膽追兇。不難看出是想借虎膽龍威系列來吸引眼球,包括英文片名,也是為了靠上Die Hard的名號,看著有點不明所以。中文我倒是覺得翻成死神或者守護天使之類的,會更加貼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