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曾飾演過《紅樓夢》中「林黛玉」一角的陳曉旭英年早逝。
無數影迷扼腕嘆息,陳曉旭一生只演了兩部劇,另一部是《家春秋》。
當年,她的名氣大過很多演了一輩子的演員。
生活中的陳曉旭如林黛玉一樣是一個悲情式的人物。
陳曉旭博覽群書、文靜內向、醉心於芭蕾,鮮活明亮而卻也悽苦。
1965年10月29日黎明時分,陳曉旭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
剛出生時沒有達到新生兒體重標準,十分瘦小。
父親希望她將來像初升的太陽一樣朝氣蓬勃、開朗快樂,遂給她取名曉旭。
可是陳曉旭從小體弱多病,貧血讓她纖弱而蒼白。
陳曉旭父親是鞍山京劇團的著名導演,母親是一名舞蹈老師。
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陳曉旭的童年生活並不安穩。
自那以後,陳曉旭就更加的敏感膽怯,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
父母因為她的不善與人交往而內疚自責。
陳曉旭知道後也努力的改變現狀。
恰巧一同學習舞蹈的同學主動向她拋出橄欖枝,陳曉旭慢慢的融入了同齡人的圈子。
1984年,《大眾電視》登出一篇文章。
中央電視臺要籌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並準備挑選演員。
陳曉旭看到後果斷的投了一份自薦信,言辭懇切地表達了出演林黛玉的想法。
6天後,收到了導演王扶林的回信,邀請她到北京面試。
面試很成功,陳曉旭被告知接下來要進行3個月的集訓。
一家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女兒成功入選,憂的是不知陳曉旭能否適應集體生活。
不出所料,中秋節的時候,陳家父母收到女兒的來信:
「中秋節,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載歌載舞舉杯相慶,我卻躲在山坡後面,感到冰冷的孤獨……我對著星星和月亮說話,心裡想著您和媽媽……」
這悲春傷秋的模樣,不正是林黛玉本人?
《紅樓夢》一拍就是3年,這給陳曉旭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
陳曉旭將黛玉的愛恨嗔痴刻畫的入木三分,讓人覺得她就是那個身處大觀園身不由己的人。
這種沉浸式演技非常消耗演員的心力,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
幸而有男友畢彥君一直陪伴在左右,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
拍攝結束之後,陳曉旭就和畢彥君結婚了。
可能是大多數的初戀都不會有美滿的結局。
婚後爆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兩個人最終分道揚鑣。
《紅樓夢》播出之後,獲得空前絕後的成功。
陳曉旭陷入了事業瓶頸。
她深受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影響,演其他的角色總是差強人意。
起點太高,戲路無法拓寬,很難再有超越林黛玉的角色。
甚至在觀眾的心裡,她就是林黛玉。
那時,她遇到了郝彤。
他陪伴著陳曉旭,對她進行心裡疏導,安慰,鼓勵她。
於是,陳曉旭頓悟:
《紅樓夢》為我開啟一扇門,又關上了一扇門,當我無法再進入時,只好重新開闢一條路。
陳曉旭選擇退出演藝圈,跟隨男友下海經商。
她的名氣助長了兩人的事業。
每當交易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對方知道她就是林黛玉都會順利籤約。
多年打拼以後,陳曉旭的事業順風順水。
某一天,陳曉旭接待久未見面的父母,發現他們早已兩鬢斑白。
突然意識到自己忙於事業,已經很久沒有陪伴在父母身邊。
於是逐漸拋開一切紛擾回歸了家庭,還與佛法結緣。
日子如流水般緩緩流淌,噩耗卻突如其來。
陳父發現她總是眉頭緊蹙揉揉胸口,趕緊催促她去醫院檢查。
但陳曉旭不以為意,只是說沒休息好。
2006年10月,陳曉旭精神狀態更差了,一家人集體出動勸說陳曉旭去醫院檢查。
陳曉旭推脫不了終於去了醫院。
一查,所有人都呆了:乳腺癌晚期。
陳曉旭拒絕手術,前往長春百國興隆寺閉關修行。
2007年春節過後,丈夫郝彤跪在陳家父母面前,啞聲說:
「爸爸媽媽,我和曉旭要出家修行……」
縱使不舍,也尊重他們的選擇。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陳曉旭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
身患癌症折磨著她,但她最親近的愛人陪伴到最後,隨她一起出家。
生人有情,病魔無情。
三個月後,陳曉旭病逝,享年41歲。
陳曉旭最終還是和林黛玉一樣,浮華散儘是落寞。
陳曉旭病逝13年後,還是有人嘆美人命薄。
那麼痴情守候陪陳曉旭出家的郝彤後來怎樣了?
郝彤最終還是選擇了還俗,並且秘密的再婚了。
斯人已逝,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對郝彤來說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