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碼時代的全面來臨,數字格式的照片基本上取代了銀鹽膠片成為了攝影愛好者的首選。而現在的數碼單眼相機以及無反相機甚至是部分消費類便攜DC都提供了RAW以及JPG兩種格式的文件。
今天閒來無事,來做幾種流行的RAW轉檔引擎產生的圖像文件和相機JPG直出之間的差別。
做這個對比分析,不是為了推介某種軟體,是為了那些花了大價錢購買高檔攝影設備,追求高畫質的玩家有一個清晰的選擇,是為了解決有些玩家覺得幾萬元的高檔相機還沒有幾千元手機拍得好的困惑。
在開始對比分析之間,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基本概念:什麼是RAW,什麼是JPG。RAW為啥要轉檔JPG。
RAW(百度知識)RAW的原意就是「未經加工」。可以理解為:RAW圖像就是CMOS或者CCD圖像感應器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的原始數據。RAW文件是一種記錄了數位相機傳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時記錄了由相機拍攝所產生的一些元數據(Metadata,如ISO的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為「原始圖像編碼數據」或更形象的稱為「數字底片」。RAW格式的全稱是RAW Image Format,在編程中稱之為原始。
優勢·RAW文件幾乎是未經過處理而直接從CCD或CMOS上得到的信息,通過後期處理,攝影師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華。
jpg全名是JPEG,是圖片的一種格式。JPEG圖片以24位顏色存儲單個位圖。JPEG是與平臺無關的格式,支持最高級別的壓縮,不過,這種壓縮是有損耗的。漸近式 JPEG 文件支持交錯。
優點
攝影作品或寫實作品支持高級壓縮。利用可變的壓縮比可以控制文件大小。支持交錯(對於漸近式 JPEG 文件)。廣泛支持Internet標準。由於體積小,jpg在全球資訊網中被用來儲存和傳輸照片
也就是說RAW可以當做是相機感光元件在曝光時受到的光轉化為電信號,再經過相機內部處理器按照一系列算法最終生成的數據包。那麼也就是說,所謂的RAW格式文件也是經過相機處理器處理過的,只是這樣的處理以後還能夠保留大量的信息(遠多於JPG格式圖片信息)。保留了大量的信息就意味著後期調整的空間遠遠高於JPG格式圖片。
那麼JPG又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直出JPG就是相機按照機內預置的設定,把RAW格式文件經過壓縮、處理以後生成的圖片格式,到此才可以真正地說我們得到了一張「照片」。而不同的廠商為了獲得自己獨有的圖片色彩風格而設計了不同的算法、
相機JPG直出就是相機按照機內的各種處理設定,把RAW文件像按照既定菜譜做飯一樣做出來。但是這麼做出來的「JPG」也許不是你喜歡的菜,於是我們就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把「半成品」(RAW)做成自己喜歡「菜」(JPG)。
而後期處理軟體又是怎麼把RAW轉成JPG呢?這裡就有了多重選擇,相當於進行了「二次加工」。
那麼問題來了,市面上有哪些RAW解析軟體,他們之間有沒有差別呢?
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攝影師修圖師都是使用ADOBE公司的LR或者 ACR.
LR和ACR基本是一樣的東西,我個人絕大部分都使用LR,原因很簡單,效率最高。
其次,使用相機廠商的RAW解析軟體,比如我們今天要使用的 SONY Edge.
還有一種比較少人用的比較高端的 Capture One 。
今天我們就只用JPG直出,ACR、SONY EDGE 和Capture One 出的圖像來做對比分析,看看到底有沒有差別。
我們分別做人像片和風景片的分析對比。
首先看人像片。
1、首先看直出
這是JPG直出,超大圖
這是相機元數據,JPG直出,沒有經過任何處理。
2、看PS的ACR轉檔JPG
這是轉檔選項
這是RAW通過ACR轉檔
3、看SONY的EDGE轉檔JPG
4、看Capture One 轉檔JPG
從整體上看,區別很小。
SONY EDGE有著名的索尼死黃出現,但是機內直出並沒有。可以分析出機內和EDGE雖然是同一個公司,但是算法不同。
機內JPG直出膚色有點偏紅,並且有點虛浮。
就膚色和光影表現來說,Capture One 最自然真實。
ACR膚色居中,光線表現有點生硬。
其中觀感最差的就是JPG直出,膚色不自然,灰度虛浮。
索尼自帶的EDGE光影表現層次也很豐富,但是膚色表現最差。
接下來,我們看100細節截圖。
機內JPG直出100%細節截圖
ACR轉檔JPG100%細節截圖
SONY EDGE 轉檔JPG100%細節截圖。
Capture One 轉檔JPG 100%截圖
這個差別就相當明顯了。
注意看
注意看睫毛的表現。
最差的依然是SONY機內直出JPG,明顯的模糊。
其次差的就是ADOBE的ACR,真是眉毛鬍子一把抓,都糊了。
銳度、層次、色彩、清晰度、質感最好的依然是 Capture One 。
其次是索尼的 EDGE ,這個轉換引擎轉換JPG的畫質也相當強悍,基本接近Capture One 的水準,除了色彩還原有點差,還是不錯的。
整個對比而言,ACR的光影表現在3種RAW轉換算法中最差,表現最生硬,沒有Capture One 和SONY EDGE過渡自然,層次豐富。
綜合表現最好的肯定是Capture One ,色彩還原準確,光影層次過渡自然,清晰度、銳度最合適,最重要的是有厚重的質感,不愧是為中畫幅飛思配套的轉換引擎。
SONY EDGE的表現還是讓人驚訝的,除了色彩表現略差之外,光影、銳度、質感方面有點接近Capture One 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由於我這個是用 SONY A7R2拍攝的,SONY A7R3和A9改進了算法,色彩還原也做得越來越準確。
我們來做個 Capture One 11和EDGE 對 A7R3
RAW還原的對比。開看SONY 第三代微單的表現。
由於沒有A7R3的直出JPG,我們直接使用RAW。
Capture One 轉檔JPG 大圖
SONY EDGE 轉檔JPG
從上面兩種轉檔來看 A7R3 RAW格式的效果來看
SONY A7R3的色彩還原做了改進,沒有出現死黃,不過還是有一點點黃,比a7r2好了很多。
就本片來說,EDGE的光影層次 似乎比Capture One表現得還要豐富,過渡自然一些。背景的色彩歡迎,比Capture One也要真實自然。
我們再來看看100%細節。
Capture One 轉檔JPG 100%截圖
SONY EDGE 轉檔JPG100%細節截圖
通過這兩張100%的細節圖,我們進一步發現,在A7R3上,SONY EDGE的表現勝過Capture One 。
我們來胳膊的光影過渡:
圓形的胳膊是一個典型的圓柱體,是素描常用來聯繫的經典模型。人的胳膊是圓柱體和球體的結合。綜合反映光影色大面5大調性。
光影的三大面5個調性
所謂 三大面,受光面(亮面)和背光面(暗面)兩大部分,再加上中間層次的側光面(灰面),也就是常說的三大面:背光面,受光面,測光面。即黑,白,灰。
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產生了明暗,物體都是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面組成的。各個面的方向不同,接受光線的角度也不同,就形成了深淺不同的層次,一般稱為「明暗五調子」。即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SONY EDGE 轉檔的JPG 100%光影層次豐富,過渡十分自然。
Capture One 的轉換有點偏亮,高光部分,有點過。不過差別非常微小。
總之,在對A7R3的RAW轉換上,SONY EDGE 還是十分優秀的,在質感上,略微勝出Capture One 。
本來還打算在做作風景片的RAW轉檔對比分析。不過已經沒有必要了。
總結來說。
相機直出JPG依然是畫質最差的,但也是最省事的。
其次差的是ADOBE LR和ACR.但是對於商業攝影師和修圖師來說,這個效率最高。
效率最低的是 SONY EDGE 又慢又卡,PC性能不行的直接繞過,沒有使用意義。卡得你的懷疑人生。
不過SONY EDGE 的畫質表現還是很優秀的,是圖豪級的SONY微單用戶,最佳選擇。
Capture One 11一直以來是,是我處理講究高畫質RAW轉檔的工具,對PC的要求也比較高。我也用得很少,只有需要高畫質的片子,才用它轉檔。
使用最多的依然是 ADOBE 的LR。畢竟沒有多少人需要高畫質,也沒多少人看得出什麼是高畫質。
今天做這個分析對比,是為了給土豪級的玩家一個選擇。好馬配好鞍,不是說用了幾萬十幾萬的相機,出的片子就一定是高品質的。用錯了軟體,結果就是用A7R3 出了手機的畫質片子。
用對了軟體,我們也可以出接近中畫幅質感的大片!
(本文原創,不可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