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海軍也做了一次年底總結,看到這麼多的現役軍艦怎麼不讓人心潮澎湃?,很多軍迷們看到這樣的圖表時候總是下意識的第一時間去找找055大驅。回想2019年的423海軍大閱艦中,055狠抓了一把眼球。除了航母、兩棲戰艦外,這是中國當前最新、最大的戰艦。而且命名101和南昌艦,意味深長。但在威武的雄姿中,有一個細節不大為人注意,而這細節意義深長。
055艦橋的側面,有一座挑出的平臺,這個稱為橋翼的指揮觀察平臺對大艦靠泊非常重要
戰艦設計的第一要求是要適合出海,但出海了還要返航,還要靠泊。靠泊操作的順暢和安全對於戰艦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出海,但這相對較少受到重視。055的橋翼(bridge wing)反映的是中國海軍在大步快跑的造艦和出海中,開始把實用經驗反饋到設計和建造中。這才是「下餃子」運動最重要的收穫。
中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海軍國家。同行胡謅施佬的系列文章裡詳述了中國海軍前50年造艦的艱辛,在051、053的時代,中國只是勉強打造起一支能出海的海軍,還不宜多進行長期遠洋行動。這也是照葫蘆畫瓢的年代。沒有辦法,缺乏師傅,只能自學,趴著牆頭看一眼,然後回家敲敲打打,弄出點東西就是成功。因此,艦橋設計不敢離現有定製太遠,90年代之前的戰艦艦橋基本上都與二戰之後的西方或者蘇聯戰艦相似,不僅有橋翼,有的還有橋頂開放平臺。這特別便利從側面靠碼頭的操作。
051的艦橋很有「古風」,不僅有橋翼,還有橋頂平臺,便於靠泊作業
052也一樣
053和053H3一脈相承
在強調封閉式艦橋的時代,開放的橋頂觀控平臺似乎太不合時宜,但只要在核生化和戰鬥條件下能回到封閉的艦橋,橋頂平臺用作平時的觀控並無不妥。西方也是這麼做的,這是美國的「佩裡」級
進入隱身時代,法國「拉斐特」級成為標杆,突出的橋翼取消了,但橋側的觀察走廊保留了,問題是隱身要求的上層建築內傾使得舷側向下的觀察不便,尤其是不容易看清船幫與碼頭的接觸情況
美國「獨立」級採用三體結構,艦橋上層與舷側的距離更大,靠泊觀控十分不便,問題也更大,成為LCS的糟點之一
「自由」級跳出圈套,設立橋翼,這個問題好得多
中國的054A的上層建築模仿「拉斐特」級的思路,也有「拉斐特」級同樣的靠泊觀測問題
俯視圖看得更清楚一點,但這樣也損失了一點上層建築的內部容積,這兩條走廊的面積本來是可以用於增大艙室面積的
052D也是一樣的情況,而052D的艙室空間比054A更緊張
隨著艦船的增大,外挑的橋翼越來越必要
各種郵輪的「飛翼」可不只是為了好看
在靠碼頭的時候特別有用
這裡不光是觀控平臺,還有全套控制,船長或者大副可以直接在這裡控制靠泊操作,而不僅僅是觀察傳話的地方
橋翼還便於在交匯、過橋、進出船閘時精確觀察
「伯克」級不是全隱身設計,但還是有隱身考慮的。不過更大的考慮來自長期、高強度的海上運作實際經驗,保留了橋翼,美國海軍對實戰的考慮超過「學術派」考慮
中國海軍的戰艦越造越大,使用經驗越來越多,055終於跳出054A和052D受「拉斐特」級影響的教條主義,恢復橋翼了。不僅如此,還利用這個小小的突出,加裝高頻相控陣天線,改善電磁相容性和增加前向後向視界。這種基於獨立思考、擺脫教條的「復古」是中國各行各業需要重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