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舊籃球
籃球是巨人的運動,此話絕對是至理名言,以NBA為例,雖然也有艾弗森、博格斯、小託馬斯這樣的矮個子球星,但若以歷史最頂尖的標準來看,如果身高在同位置球員中吃虧,很難有機會進入這一行列。而且,要想奪得總冠軍,球隊的身高也必須有優勢,至少不能吃虧,這些都是歷史上實實在在的經驗教訓。
五個位置合理身高是多少?
按照球場上控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和中鋒五個位置劃分,比較合適的身高大概是:控衛1.88-1.91米,得分後衛1.96-1.98米,小前鋒2.01-2.03米,大前鋒2.06-2.08米,中鋒2.11-2.13米。
幾個數字需要解釋:
1.雖然歷史上的高控衛不少,比如2.06米的魔術師,2.01米的便士,但這個位置的理想身高還是1.90米左右,這也是目前無數不到1.90米的控衛拼命把身高「統一」為1.91米的原因;
2.不要被鄧肯、加內特和諾維茨基這樣的超大號大前鋒騙了,他們幾個分明就是中鋒的身高去打大前鋒, 自然要佔很多優勢,真正標準的大前鋒就是馬龍、韋伯、坎普這樣2.06-2.08米左右的身高。
3.在中鋒位置上,淨身高超過2.13米的一直都不是很多,報7尺身高的球員大多數真實身高只有6尺11(2.11米)。
NBA歷史前十中有六位身高「超標」
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先看看目前公認的歷史前十的身高情況。
伯德,魔術師在各自位置上都是大個子
歷史前十中,控衛只有「魔術師」詹森一人,他的官方身高是2.06米,雖然從一些合影能看出,他要比同為2.06米的「大鳥」伯德矮一些,但起碼2.03米的淨身高是有的,這要遠遠超過1.90米的控衛標準線,他是以前鋒的身高去打控衛,自然在對位中佔據絕對優勢。
兩位得分後衛喬丹和科比,身高都是1.98米,雖然有說法稱兩人淨身高只有1.96米,但也是相當理想的2號位身高,再加上臂展和體格,他倆在這個位置也是有優勢的。
小前鋒詹姆斯和伯德身高分別為2.03米和2.06米。詹姆斯身高雖然在小前鋒裡比較普通,但他有超級勁爆的運動能力,讓他可以碾壓同位置球員。而伯德完全是大前鋒身高,他在職業生涯前幾年也主要打的大前鋒,直到後來更高的麥克海爾加盟凱爾特人,他才降級去打小前鋒。
鄧肯則擁有2.11米身高和2.30米的臂展,絕對是理想的中鋒尺寸,這也難怪他在大前鋒位置上如此強悍,即使後來出任中鋒也毫不吃虧。
鄧肯、加內特和諾維茨基的身高都達到了中鋒標準
剩下的四位中鋒,除了2.08米的拉塞爾外,奧尼爾、張伯倫和賈巴爾都至少有2.16米的身高,即使在最要求身高的中鋒位置上也具有優勢。而拉塞爾因為所處年代久遠,他的身高實際在當時的同位置球員中不算矮,甚至在1965年之前都是凱爾特人隊裡最高的球員。
賈巴爾和張伯倫
總結一下歷史前十的情況:無人在同位置球員中身高吃虧,其中魔術師、伯德、鄧肯、奧尼爾、張伯倫和賈巴爾的身高都有優勢。
各位置歷史前五,個高的在前,個矮的在後
再把範圍放大到各位置的歷史前五。美國當地知名媒體《The Fadeaway》2018年給出了五份榜單,分別是各個位置歷史上最出色的五位球員。
控衛位置上從第一到第五分別是:「魔術師」(2.06米)、奧斯卡·羅伯特森(1.96米)、庫裡(1.91米)、斯託克頓(1.85米)和伊塞亞·託馬斯(1.85米),可見,身高吃虧的斯託克頓和託馬斯,排名都在後面。
得分後衛上從第一到第五分別是:喬丹(1.98米)、科比(1.98米)、韋德(1.93米)、韋斯特(1.88米)、艾弗森(1.83米),身高越矮的,名次也越靠後。
艾弗森183的身高取得如此成就非常不易
小前鋒從第一到第五分別是:詹姆斯(2.03米)、伯德(2.06米)、「J博士」歐文(2.01米)、杜蘭特(2.06米)、貝勒(1.96米),除了貝勒,身高都至少達到2.01米,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杜蘭特應該已經超過了歐文,排名第三位。
大前鋒從第一到第五分別是:鄧肯(2.11米)、馬龍(2.06米)、加內特(2.11米)、諾維茨基(2.13米)、巴克利(1.98米),加內特是否應排在諾維茨基之前且不談,至少五個大前鋒裡有三個都是中鋒身高,唯一矮於大前鋒正常身高的巴克利排名最後。
中鋒從第一到第五分別是:賈巴爾(2.18米)、奧拉朱旺(2.13米)、奧尼爾(2.16米)、張伯倫(2.16米)、拉塞爾(2.08米),奧拉朱旺實際身高應該達不到2.13米,大概在2.10米左右,但整體來看,五大中鋒的身高還是要高於中鋒平均身高的。
身高如此重要也很好理解,球員的尺寸越大,覆蓋面積就越廣,不論在攻防兩端都對對手更具優勢。而臂展和站立摸高,大體也和身高成正比,只要比例別太奇葩,身高越高,這兩項指標一般也越好,投籃、上籃、傳球、封蓋,搶斷也越容易。有一句名言是「技術都可以教出來,但身高是教不出來的。」
巴克利在內線是矮子一枚
如果身材尺寸不夠,就只能通過運動能力去彌補,長此以往,身體就會提前透支,像巴克利就是年輕時打法太過暴力,導致30歲以後傷病不斷,開始走下坡路——當然他也沒有辦法,以他後衛的身高在籃下拼命,不用暴力打法早就被對手乾死了。
從1980年以來產生了39屆常規賽MVP,其中僅有摩西·馬龍(2.08米、中鋒)、巴克利和艾弗森在同位置球員中身高吃虧。而同時期的總決賽MVP,只有伊塞亞·託馬斯、喬·杜馬斯(1.91米、得分後衛)和韋德在同位置球員中算矮個子。
註:身高2.01米的皮爾斯和1.98米的伊戈達拉都是得分後衛—小前鋒的搖擺人,嚴格意義來說不能算同位置身高吃虧。
王朝球隊平均身高至少202,1983年76人「袖珍陣容」奪冠難複製
不但球員個人身高如此重要,球隊整體的身高也同樣決定了成績上限。1980年以來,歷屆總冠軍球隊,首發陣容明顯身高吃虧的屈指可數,最明顯的是1983年的費城76人。那一年,摩西·馬龍聯手J博士歐文,打出了65勝常規賽和季後賽12勝1負的恐怖戰績碾壓奪冠,但他們的陣容卻很「袖珍」:中鋒是身高2.08米的摩西·馬龍,大前鋒是2.03米的阿瓦羅尼,小前鋒是2.01米的J博士,得分後衛是1.91米的託尼,控衛是1.85米的奇克斯,除了小前鋒,76人在其他四個位置身高全都吃虧,能奪冠的確是球員個人能力超群。
1989-90年兩連冠的活塞隊,在後衛線上也很矮小,分別是1.85米的託馬斯和1.91米的杜馬斯,為了彌補陣容身高不足,他們把身高2.13米的愛德華茲和2.11米的蘭比爾當作雙塔,而讓2.01米的羅德曼出任小前鋒,這樣前場的身高可以佔據優勢。
另一個身高比較吃虧的冠軍陣容是2012-13年的熱火。當時因為球隊沒有正宗七尺中鋒,不得不讓2.10米的波什出任五號位,2.03米的詹姆斯打大前鋒,2.03米的巴蒂爾打小前鋒,1.93米的韋德和1.88米的查爾莫斯搭檔後場,這個陣容,平均身高為1.994米,比當時聯盟的平均身高2.01米還要矮。當然,這還是比不上1983年的76人,那支76人的首發平均身高僅有1.976米。
公牛當年五虎首發身高是很可觀的
看看幾支有名的冠軍球隊身高。
1986年的凱爾特人,伯德(206)、帕裡什(216)、麥克海爾(208)、丹尼斯·詹森(193)、丹尼·安吉(193),平均身高203
1988年湖人,魔術師(206)、賈巴爾(218)、沃西(206)、格林(206)、斯科特(191),平均身高205
1996年公牛,喬丹(198)、皮蓬(203)、朗利(218)、羅德曼(201)、哈珀(198),平均身高203.6
2000年湖人,科比(198)、奧尼爾(216)、萊斯(203)、格林(206)、哈珀(198),平均身高204
2005年馬刺,帕克(188)、吉諾比利(198)、鄧肯(211)、鮑文(201)、內特羅維奇(213)/默罕默德(208),平均身高202/201
2010年湖人,科比(198)、阿泰(201)、加索爾(213)、拜納姆(213)、費舍爾(185),平均身高202
2015年勇士,庫裡(191)、湯普森(201)、格林(201)、巴恩斯(203)、博古特(213),平均身高202
兩連冠的湖人擁有加索爾和拜納姆的雙塔組合
NBA從1947年誕生之日起,平均身高呈先上升後穩定,再略降的趨勢,最早是1.95米,然後在上世紀80年代長到2.01米左右,之後相對穩定,最高時曾達到過2.03米,但從2006年往後略有下滑,目前仍是2.01米左右,基本就是小前鋒這個位置的身高。
以這個標準來看,幾支有代表性的王朝球隊,全部都大於等於聯盟平均身高,這絕不是偶然的,像1983年76人和三巨頭熱火都是特殊的例子。
火箭隊以小博大難奪冠 五小勇士竟是最高的球隊
從身高因素來看,今年的火箭隊非常吃虧,因為他們五個位置身高几乎都偏矮,只有196的哈登在二號位勉強合格,其他的像183的保羅,198的塔克,191的戈登和208的卡佩拉都太矮,這個主力陣容的平均身高僅為193,要想逆天而行,難度確實很大。
火箭雖然鬥志頑強,但身高真的是太矮了。
相較而言,東部的猛龍、76人和雄鹿就比較傳統,76人的五大陣容自不必說,雄鹿五虎有208的字母哥,213的大洛、203的米德爾頓、185的布雷德索,得分後衛布羅戈登196在受傷後換成了198的布朗,平均身高有201.4
猛龍則是201的萊昂納德、216的小加索爾、208的伊巴卡、183的羅瑞、198的格林,平均身高也有201.
衛冕冠軍勇士隊,雖然一直以五小著稱,但他們的常規五人身高並不矮,191的庫裡、201的湯普森、201的格林、206的杜蘭特和213的博古特(季後賽),平均身高達到202.4,反而是這幾隊裡最高的。
也正是因為在同位置有身高臂展優勢,勇士隊主帥科爾一直傾向於全隊攻擊重心放在杜蘭特而不是庫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