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願有人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
04:59
夜讀 | 願有人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
05:0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 | 李林欣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日出又日落,深處再深處,一張小方桌,有一葷一素。一個身影從容地忙忙碌碌,一雙手讓這時光有了溫度。」
曾經的一日三餐,都是媽媽的用心和巧思。餘味裡的一葷一素,是記憶裡最真實可觸的溫度。
有人感慨:「在遙遠的故鄉,在背影深處,曾經有一雙為你日夜操勞的手,有一個眼含熱淚的人。她一言一行的督促,一葷一素的關懷,她在你的生活存在得理所當然,甚至讓你忘記了她的脆弱,還有,她有一天也會離開。」
我們擅長索取,母親擅長付出。我們擅長告別,母親擅長等待。直到失去了一切才幡然醒悟,窮盡一生能抓住的,不過只有眼前和此刻。一絲一縷,一粥一飯,是最撫人心的溫暖。
一位主持人分享過自己的故事。小時候調皮,媽媽常常跟他說:「知不知道當時生你受了多少苦。」當時他覺得,這些都是大人用來嚇唬孩子的話。可當他目睹了太太的生產過程,整個人竟比太太還撕心裂肺。他這時才明白,孕育一個新的生命,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當孩子出生後,他的第一條微信是發給媽媽的:「你的兩個小孫子出生了。」只是,這條喜訊再也收不到祝福。媽媽已經離開人世了。
養兒方知父母恩。每一個媽媽都曾拼盡全力為心愛的小孩推開世界的大門。從那一刻起,有人陪你共黃昏、問你粥可溫;有人時刻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
天黑有燈,下雨有傘。燈火闌珊處,有永遠愛我們如生命的母親。
知乎上有個提問:「失去母親的孩子,心裡有多難受?」
有個網友回答:「我可以告訴你,難受到她走之後再遇見什麼過不去的事兒都沒哭過。因為覺得和這相比,無論什麼都太不值得一哭了。」
人生有千萬種謊言,最傷感的一種叫來日方長。母親在,人生尚有來路。母親走後,生命只剩歸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帶走了故人,不等我們長大。
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當自己成功了,最愛的人卻不在了。人生回憶滿滿,餘生思念長長。
時間都去哪了?回首發現,父母的老去,就在不經意的一瞬間。
生命是一場輪迴,養育是一場回歸。總有一天,父母老了,會變成我們的孩子,變成最依賴我們的人。或許對於這個世界而言,我們渺如微塵,但對於母親,我們則是整個宇宙。
老舍在《我的母親》裡說:「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對我們付出卻不求回報的人。無論一個人多大年齡,只要他還有媽媽,就永遠都是個有人疼的孩子。
人生最溫暖的事情,莫過於叫一聲「媽媽」,有人答應。
如果媽媽尚在,請告訴她你有多愛她,請抱抱她,一如小時候她抱你那般溫暖和幸福。如果媽媽註定無法陪伴,就算離去,也請你努力生活,照顧好自己。因為你就是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所有。
時光流逝如洪水猛獸,因為有媽媽,我們無所畏懼。也唯有對媽媽的愛和思念,抵得過歲月漫長。
編輯:劉在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