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的那幾年,世界足壇突然迎來了射手的井噴期,各路高效射手層出不窮,不僅看得球迷們眼花繚亂,更導致了生不逢時的現象扎堆出現。諸如埃爾伯、克雷斯波、哈塞爾巴因克、阿莫魯索、賈德爾……一連串讓球迷們難以忘懷的名字,空有一身驚天動地的本領,無奈命運太悲,雖然貴為各大聯賽的最佳射手,卻難以保證自己在國家隊的主力席位,讓人無比唏噓。
而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球員,莫過於克雷斯波了。這位生不逢時的意甲金靴,出道就面對巴蒂,這直接導致了他國家隊生涯的坎坷不堪。好不容易熬到了巴蒂淡出國家隊,克雷斯波又在俱樂部體驗到了生不逢時的滋味,很快便在米蘭城碰上維埃裡因扎吉:
屢次被蓋過風頭的意甲金靴
克雷斯波的射手天賦,是毋庸置疑的,他19歲那年斬獲阿根廷足球秋季聯賽最佳射手便是明證。而在登陸意甲聯賽之後,克雷斯波同樣證明了自己,在帕爾馬效力的那幾年,這位阿根廷射手就沒有哪個賽季的進球數低於過兩位數,這讓克雷斯波漸漸打響了屬於自己的名頭,確立了自己一流射手的江湖地位。在2000年的夏天,求賢若渴的拉齊奧為了獲得克雷斯波,更是砸出了5416萬美元的巨款,一舉打破了當時的轉會費紀錄。
按理說,打破轉會費紀錄的交易,無論放在任何時代,都應該被大書特書才對,可偏偏到了克雷斯波這裡就行不通了。因為沒過幾天,皇馬就用讓世人瞠目結舌的方式,引入了宿敵巴薩的招牌巨星菲戈,不僅打破了克雷斯波的記錄,更吸引到了全世界足壇的目光。以至於,就連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球迷,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克雷斯波曾經打破過轉會費紀錄。
好在,克雷斯波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在接下來的賽季打出了職業生涯之中最為高光的表現,在阿根廷同胞貝隆、西蒙尼等人的支援下,克雷斯波在聯賽之中打入了26粒入球,一舉奪得了2000-01賽季的意甲金靴。只可惜,這是屬於巴蒂斯圖塔的賽季。許多球迷的目光都被轉會羅馬並且成為完成奪冠夙願的「戰神」所吸引。以至於,繼打破轉會費紀錄之後,克雷斯波再度被蓋過風頭——而這,大抵也算是克雷斯波職業生涯的一大縮影了。
先與巴蒂競爭
若只是習慣性被人蓋過風頭也就罷了,偏偏克雷斯波還要屢次面對生不逢時的窘境。在阿根廷國家隊,他自從出道起就要面對巴蒂斯圖塔的競爭。雖然克雷斯波在世界盃預選賽上屢有驚豔表現,可一旦到了正賽階段,他就只能給巴蒂斯圖塔讓路,坐在替補席上看著「戰神」攻城拔寨,心中就只剩下了有志難伸的無奈。
哪怕就是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33歲的巴蒂斯圖塔狀態出現了肉眼可見的下滑,在2001—02賽季的意甲聯賽僅僅只打入了6粒入球,比克雷斯波的聯賽入球少了一半還多。但是,因為巴蒂斯圖塔的江湖地位使然,克雷斯波還是只能坐在替補席上坐觀成敗。這種無奈的感覺,文字恐怕很難盡述。
更加讓人玩味不已的是,單從技戰術角度來說,克雷斯波與巴蒂斯圖塔遠遠談不上不能共存。畢竟,巴蒂斯圖塔擁有著不俗的禁區外活動能力,足以與搶點型前鋒搭檔。在此之前的阿根廷國家隊,搶點型射手巴爾博便與巴蒂斯圖塔組成過鋒線搭檔,在1994年世界盃的賽場上也一起攻城拔寨過。然而,在1994年之後的幾任阿根廷主帥,都對邊路進攻情有獨鍾,只願意在場上留下一名中鋒球員,這才是克雷斯波有志難伸的最關鍵原因……
後在米蘭城碰上維埃裡因扎吉
好不容易熬到了巴蒂斯圖塔淡出國家隊,克雷斯波終於可以成為名正言順的阿根廷頭號中鋒,在國家隊不再有生不逢時的困擾。然而,他隨即就在俱樂部體驗到了類似的感覺。
2002年的夏天,克雷斯波的東家拉齊奧受困於財政危機,不得不把自己的頭號射手出售給了國際米蘭。可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克雷斯波的新東家已經有了如日中天的維埃裡,對於克雷斯波這種類型的中鋒並不算有多需求。藍黑軍團之所以會從拉齊奧那裡求購克雷斯波,與其說是求賢若渴,不如用病急亂投醫來形容比較恰當。因為就在那一年的夏季轉會窗口即將關閉前夕,國際米蘭才失去了羅納爾多,留給他們的引援時間已然不多了,很難再去冷靜思考新援的匹配程度了……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克雷斯波來到了米蘭城,結果可想而知。雖然他在歐冠賽場有著傑出表現,可他的技術特點與維埃裡著實是有些重疊了,很難起到1+1>2的效果。偏偏時任國米主帥庫珀又不以靈活多變而見長,這就越發放大了克雷斯波的尷尬。於是,短短一個賽季之後,克雷斯波便被國際米蘭賣到了英超賽場,成為了切爾西的一員。
此時的克雷斯波已經28歲了,早已習慣了意甲聯賽的他,在英超賽場各種不適應,很快便以租借之身再度回到了米蘭城。這一次,他的新東家則是紅黑軍團。因為舍普琴科的如日中天,克雷斯波註定了就只能與因扎吉競爭另外一個主力席位。
再回米蘭城的日子,克雷斯波的運氣還算是不錯。因為因扎吉飽受傷病困擾,再加上時任米蘭主帥安切洛蒂早在執掌帕爾馬教鞭時就對克雷斯波信任有加,這讓克雷斯波漸漸找到了狀態,無論是對陣曼聯的歐冠淘汰賽,還是利物浦的歐冠決賽,皆有驚豔發揮。
但是,相比起為米蘭立下過汗馬功勞,還是義大利本土球員的因扎吉,克雷斯波終於是外人。尤其是考慮到這兩人年齡相仿、場上作用相似的問題之後,米蘭的傾向就越發明顯了。這直接導致了,雖然克雷斯波在租借米蘭的這個賽季有著不俗表現,卻不足以讓米蘭花大價錢買斷他的合同。取而代之的球員,則是他在國際米蘭時期的競爭對手:維埃裡。
克雷斯波不得不滿心不情願地回到了斯坦福橋。而這一次,他的競爭對手則換成了德羅巴,這讓他的處境越發尷尬了。再加上年齡的不斷增大,克雷斯波的身手比起巔峰時期也有所下滑,就越發找不回昔日的榮光了。
縱觀克雷斯波的職業生涯,幾乎就被「生不逢時」所貫穿。無論國家隊也好,還是俱樂部也罷,克雷斯波時不時就會遇上一些堪稱恐怖的競爭對手。縱觀整個世界足壇,貌似也沒有幾位頂級球員的運氣比克雷斯波更加糟糕了,從頭到尾都是修羅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