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蔣慎敏 通訊員 萬佳俊 薛倩倩
帶楊女士回所製作詳細筆錄的時候,已經是3月31日晚上21時。警車裡的四個人,心情都不是太好。
楊女士在擔心著自己靠著白天打工,晚上開修理店辛辛苦苦存下的5000塊錢就這樣被別人撿了便宜;而嘉興市餘新派出所副所長沈曉偉的心裡,卻始終盤算著騙子是怎麼把楊女士忽悠得團團轉的。
餘新派出所副所長沈曉偉
距離派出所還有不到十分鐘的路程,楊女士的手機響了,還是那個熟悉的號碼,只是這次她不敢再接了。
早些時候,楊女士接到了騙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某網購平臺客服,以之前她購買的牙刷有質量問題可以賠款為由,一步步讓楊女士註冊申請了一個網貸銀行,連並楊女士卡裡的錢和通過網貸貸款來的錢,都轉給了騙子。
不過這會兒,車裡的四人都還不清楚這個情況。
楊女士是發現自己卡裡的錢都被轉了出去,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可對於到底怎麼被騙的,楊女士依舊還是摸不著頭腦了,報了警之後一時也沒說清楚。
沈曉偉也在為騙子到底用了什麼套路而疑惑,電話響起,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機會——騙子肯定覺得,還能從楊女士身上「撈一筆」。
於是,接過電話,開始了他與詐騙犯之間的一場「鬥智鬥勇」。
「警察,是你把錢轉走了吧!」沈曉偉上來就打算給對方一個下馬威。
「警察?你有什麼證據,你警號多少?」對方顯然膽子壯得很,並不把沈曉偉的說法當作一回事,反而言辭犀利地回懟。
沈曉偉順水推舟,不回答對方任何問題,緊咬退錢的事不放。
「就跟他們騙人的套路一樣,他們是讓受害人陷入詐騙旋渦失去思考能力,我就讓他情緒亢奮起來順著我的意思走。」沈曉偉是這麼打算的。
果然這一招奏效了,在幾次三番被沈曉偉忽視之後,電話那頭的騙子情緒開始激動起來,說話的音量也明顯提高,終於在沈曉偉說出「你先把錢還回來,我還可以考慮相信你不是騙子。」這句話後,對方答應把楊女士卡上的錢退回來。
很快,兩條收款信息推送到楊女士的手機上,被騙的5000元回來了!甚至按照楊女士的說法,還回來的有5200元,比原來卡上的存款還多退了200元。
為了防止出現變故,在收到退款後沈曉偉立即派人將卡上的餘額悉數取出,可就在所有人都長出一口氣時,楊女士的一句話卻再次讓沈曉偉頭疼。
「之前他跟我說讓我點個連結,會給我一筆錢。」楊女士說著揚起了手機,交易記錄中顯示楊女士在19時30分許,從APP中貸款7700元,並提現到了銀行卡上,連帶著卡裡原本的5000元,一併都被騙子轉走,也就是說實際上楊女士是被騙了12700元。
而那個時候,正是嘉興南湖區公安分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接到預警,並嘗試與楊女士聯繫的時間,但由於楊女士始終與騙子處於通話中,導致電話佔線而無法及時介入止損。
難怪騙子敢於把錢打回來,根本是有著7700元「打底」,有恃無恐啊。
好在,沈曉偉利用對方還想再騙一把的心理,咬定不相信對方是客服,對方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騙子,把卡裡的5000多先退了回來。
沈曉偉把情況一說明,楊女士才反應過來——自稱客服的騙子發送給她的根本不是什麼「退款簡訊」,而是註冊網貸銀行的貸款連結,楊女士分明是在騙子設下的圈套裡被牽著鼻子團團轉。
這時,騙子再次打進電話,聽聲音已經和之前答應退款的人不一樣,電話那頭顯然也已經覺察到了什麼。
遺憾的是,這一回,無論沈曉偉如何激將,對方就是緊咬卡上的5000元已經退還不放,絕口否認另外誘導楊女士貸款的7700元已經轉到他的帳上,並在幾分鐘後掛斷了電話。
見追贓無望,沈曉偉立即與反詐中心取得了聯繫,嘗試將對方銀行卡帳戶進行凍結,但此刻,已經距離楊女士轉帳超過一個多小時,騙子已然將到手的贓款轉走,追贓的難度瞬間提升。
目前,此案正由嘉興市南湖區公安分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進一步偵辦。
警方提醒,在本起案件中,騙子以比較新穎的詐騙手法,誘導受害者註冊網貸銀行貸款,並假借各種理由讓受害者誤以為這筆錢是騙子打過來的,從而讓受害者放鬆戒心,自願轉帳,達成詐騙目的,甚至很多受害人像楊女士一樣,若不經提醒甚至都不知道這筆貸款也是自己被騙走的錢。
「千萬不要輕信對方任何言語,絕不要跟著對方的思路走,否則很容易就會陷進騙子設計好的圈套。」沈曉偉說,「遇到自己也不能確定的情況,不妨先把電話掛下,一是給自己冷靜回想的時間,二是讓反詐中心能夠趁此機會打進電話提醒,或許幾分鐘之後就能回味過來,剛才所經歷的一切只是一場騙局。」另外,如果遇到家人躲在一旁與陌生人長時間通話的情況,也應提高警惕,提前介入詢問,將可能遇到通訊(網絡)詐騙的風險降到最低。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