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手工藝人 | 這位全職媽媽的軟陶技藝,讓「多肉植物」足以亂真

2021-01-18 上觀


在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的評審階段,出了樁有趣的事。有位評委指著一件作品說:「怎麼還有把自家種的多肉植物送來參賽的?」只見這株盆栽葉片飽滿,顏色呈淡雅的白綠色,肉乎乎的葉片層層疊疊,似乎和市面上常見的多肉植物無異。

 

範玉娟製作的軟陶多肉植物


直到評審接近尾聲,另一位評委把它拿來重新端詳了一番,驚訝地說道:「這不是真的多肉植物,是用軟陶捏出來的!」


這株以假亂真的軟陶多肉植物的創作者範玉娟,是一位10歲男孩的母親,也是一家公益組織的幹事。她最擅長的,就是用軟陶製作出造型各異的多肉植物。軟陶於她,已不僅是一門手藝,更是她聯絡家庭感情,參與志願服務的重要紐帶。

 

為軟陶辭職當全職媽媽
 

33歲的範玉娟生於安徽,15年前來上海打拼,最初在松江的一家工廠當工人。在這裡,她遇到了張振宇,兩人相識相戀,在上海結了婚。2007年,他們的兒子誕生了。

 

範玉娟在製作中。


每天工作忙碌還要照顧年幼孩子,範玉娟平時的空閒時間委實不多。在家裡種上幾盆好養活的花花草草,成了她為數不多的幾樣小愛好之一。前幾年,多肉植物逐漸成為了盆栽界的新寵,範玉娟也趕時髦買來不少小巧可愛的「肉肉」裝點自家的陽臺。


2014年的教師節前夕,已上小學的兒子向範玉娟提出,想給班上的老師們送一件手工製作的小禮物。什麼樣的手工作品做起來不複雜又能顯示出誠意,這讓範玉娟犯起了難。她和丈夫上網搜索一番後,最終決定用軟陶製作小擺件送給老師。


範玉娟說,軟陶的前期製作很像在玩橡皮泥,捏完後只需放進家用烤箱烘上15分鐘就能定型,製作門檻不高。一家三口一起上陣,幾天時間做出了8個「憤怒的小鳥」,給每位任課老師都送去了一份。

教師節過去了,範玉娟卻對軟陶著了迷。網上的軟陶愛好者不少,範玉娟經常同他們交流,製作技術也不斷精進。她一開始做的大都是一些小物件,漸漸地,大號的動漫人物做起來也能得心應手。


模仿家裡種的各種「肉肉」來製作軟陶盆栽,成了範玉娟的最愛。隨著手藝越來越熟練,她下班後花上三四個小時就能做出一盆「多肉植物」。此時,單調的工作已讓她心生厭倦,便萌生了辭職在家當全職主婦,順便開一家專賣軟陶作品網店的想法。


範玉娟的婆婆當即表示了反對,覺得這是不務正業。還好張振宇站在了範玉娟這邊,「我丈夫也特別愛做軟陶,常常花半個多月來做個一臂高的卡通人物。」終於,她在2015年年初正式辭職當起了全職媽媽,有了更多時間投入到自己熱愛的軟陶製作中。

 

手工藝改變了她的心態
 

範玉娟介紹道,軟陶不是傳統陶瓷,而是低溫燒烤粘土,可塑性和延展性都相當好,色彩選擇也很多。軟陶製作其實和捏麵人頗有幾分相似,不過相較於容易腐壞變質的麵團,軟陶可以永久保存,因此現在不少面人師傅也選擇改用軟陶來製作手工作品。

 


軟陶成品飽滿的質感可以媲美多肉植物的葉片,同時軟陶多肉可以做成現實中不存在的顏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儘管多肉植物素有「懶人植物」之稱,一個月澆兩三次水就能養活,但其實一不留神還是有可能養壞。「有時太陽太強,多肉容易失去本來的顏色。冬天如果來了寒流,多肉很可能直接枯死。」軟陶多肉既能達到真多肉盆栽的觀感,又完全無需打理,自然得到很多軟陶製作者的青睞。


「軟陶入門不難,幾件小工具加上一個烤箱就能開工。不過想要做好,還得靠一點點的練習摸索。」範玉娟給記者現場展示了如何製作一盆軟陶多肉。只見她將大塊的軟陶泥分成小塊,將小塊揉搓成水滴狀的小球,兩指微微用力一按,再將尖頭稍稍挑起,一頭尖一頭圓的葉片就做好了。接下去範玉娟用大拇指在葉片上輕輕一抹,為的是去掉上面的指紋。她又拿起幾片做好的葉片,用工具在末端輕輕一點,葉片便重疊交錯在了一起。

範玉娟說,做成一盆軟陶多肉,需要重複這個過程幾十次,沒有相當的耐心和細心,做出的作品就會缺乏美感。「以前我性子特別急,自從愛上了做軟陶,生活的心態越來越平和,做事也沉穩了很多。」

 

成為公益活動中的熱心人
 

範玉娟的全職媽媽生活並不是一直待在家裡,她是社區中相當活躍的公益志願者。各種助老、扶貧活動中,總有她的身影,她也經常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困難對象,贏得一片讚譽。

 

把軟陶多肉植物放進了真正的多肉植物中間,真假難辨。

 

去年年初,範玉娟帶著她的軟陶作品參加了一個名叫「愛心跳蚤市場」的義賣活動,她的作品被松江區綠行環保青年公益社的負責人沈丹萍看中,一番交談之後,沈丹萍發現原來她也是個熱心人,便邀請她加入公益社,在志願活動中教人製作軟陶手工藝品。


範玉娟對這份能發揮自己興趣的工作非常滿意,當即應允下來,成為了一名公益社幹事。去年松江區辦愛心暑託班,她來到小學中教孩子們製作軟陶,耗時不過兩個小時,孩子們就能親手做出簡單的小書籤、小擺件。在松江大學城辦活動時,範玉娟製作的軟陶多肉吸引了不少路過的的大學生駐足圍觀。她說,服務他人給她帶來了快樂,還能做自己熱愛的事,這更多了一份快樂。


現在,範玉娟一家三口都對軟陶情有獨鍾。丈夫張振宇愛好製作大的卡通人物,孫悟空、忍者神龜等經典形象,他都做的惟妙惟肖。兒子在休息日也常常和父母一起做軟陶手工,範玉娟說,自己正是用這樣的方式,讓兒子遠離了電子遊戲的誘惑。


兒子有了創意想法,就自己捏出一個雛形,夫婦倆幫他精修一下就有了最終成品。兒子還經常把做好的軟陶送給同學,在班級裡也收穫了不少人氣。

 

本文圖片:蘇昊煒 攝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jfshquxian@163.com)

相關焦點

  • 軟陶手工輔料之水晶粉水晶珠使用教程,飾品擺件必不可缺的材料
    今天咱們繼續軟陶材料細節應用。水晶粉和多肉霜在多肉植物製作中的區別應用。水晶珠珊瑚叢 大地軟陶申老師提供圖片第一水晶粉分兩種,一種是晶瑩透明毛細微粒,肉眼看起來是粉狀的,一般做多肉植物是做類似毛茸茸效果的,比如絨針
  • 獨一無二精靈的婚禮——多肉植物婚禮(黃某baby的必須弱爆)
    你想超越他們有木有?超越不了有木有?誰說的?咱做一個多肉主題婚禮好不?精靈般的,夢幻般的,這個真的可以有。傳統的,去掉!沒創意的,去掉!咱就要這個範兒!(廣告:想做多肉婚禮的聯繫--18511895117)(最重要的一點:咱所有的植物全可以繼續養著好麼?不會浪費好麼?環保!
  • 「湖北初中生用軟陶捏手辦」上熱搜!四檔路飛霸氣,鋼鐵俠神還原
    「初中生用軟陶捏漫畫人物堪比手辦」這是一則被推上熱搜第26位的熱點資訊,如今閱讀量不大(3000+萬)估計是新鮮滾熱辣出爐的吧。具體來說,這是經由「時間視頻」發布的一則對湖北初中生小鐺的採訪錄像,年僅11歲,卻幾乎完成了足以讓無數大人汗顏的軟陶創作。
  • 十大最仙的多肉植物
    在多肉圈裡,一直有這麼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她們有的清新脫俗,有的嬌羞動人,有的妖豔嫵媚,每一種都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美。3.薄化妝薄化妝作為這兩年的網紅多肉薄得了眾多人的眼球,不僅因為它可以妖豔成紅色,也可以清新呈綠色,還因為它似玫瑰的形狀更讓人愛不釋手。
  • 多肉植物徒長了怎麼辦?~如何處理和防止多肉植物的徒長
    因為紫外線對植物有抑制作用,同時加強了植物細胞壁厚度,減少莖葉伸長,減少植物蒸發量,對於高原植物來說更強的長波紫外線加強了花青素的合成,空氣相對稀薄的環境同時也抑制了葉綠素合成,因此我們看到的很多高原植物,顏色多比較豔麗。陽光強烈則紫外線多,陽光柔和則紫外線少,當紫外線的量低於多肉的臨界值時,多肉就會立即自救。
  • 多肉植物的春季養護
    有備才能無患,充分利用好春天這段多肉植物生長的黃金時光。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多肉植物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生長旺盛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都已經高於10℃,日照時間也逐漸拉長,這也加速了多肉植物根系和新芽的萌發。對於許多多肉植物來說這個生長旺盛期十分的短暫,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個漫長而炎熱的夏季休眠期。
  • ...壽光這位返鄉女青年建起20個多肉植物大棚為農村婦女提供百餘崗位
    記者走進一個縮小版大棚,看到裡面栽種著大量形態各異、顏色亮麗的多肉植物,小的僅手指那麼大,大的像棵小樹苗,名字更是稀奇古怪:「阿房宮」「珊瑚火」「白羊角」…… 打理這些多肉植物的人叫李蜜蜜,今年32歲,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大棚裡穿梭,觀察多肉植物的長勢,並負責它們的銷售。看著眼前各種多肉植物,李蜜蜜臉上總是掛著笑。
  • 多肉植物錦晃星
    錦晃星的名片:錦晃星(Echeveria pulvinata)是一種景天科擬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栽培較為普遍的,其肥厚、多肉的葉片布滿了肥厚、多肉的葉片倒披針形,呈蓮座狀互生於分枝上部,而栽培多年植株基部的葉片常脫落,葉片平展,綠色,表面密被白色、細短毫毛,在冷涼時期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葉緣及葉片上部均呈深紅色。穗狀花序,小花鐘形,花被綠色,也被有絨毛,內瓣橙紅至紅色,冬季和早春開放。
  • 多肉植物名字的由來
    接著你還可能會覺得多肉植物的名字命名很有趣。在種名前加」王妃」就表示為該種的小型種,如雷神的小型種就叫王妃雷神。接下來看專家怎麼解釋多肉植物名字的命名由來我國多肉植物的名稱歷來不統一。這無疑是最科學的,既可使人們熟悉學名和分類,幫助記憶,又便於將多肉植物的命名納入統一軌道。但目前這種命名法沒能在全國通行。主要是因為多肉植物種類太多,有些拉丁學名本身沒有含義;而有的學名雖不同,譯出來的含義(主要是形態)卻是一樣的。至於用人名、地名的,在一些種類不多的小屬中尚不會重複,但在有幾百種的大屬中就要另當別論了,因此其本身有局限性。
  • 多肉是懶人植物?NO!NO!NO!
    感謝作者【Kelly筠】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標:河北 張家口市2015年某個摸魚的下午,無意中點開了某寶特價的連結,一個有趣的圖片吸引了我,9.9包郵還含盆帶土!What?
  • 國內常見的野生多肉植物--瓦松(修正篇)
    「瓦松」這是一種國內比較常見,而且覆蓋範圍較大的野生多肉植物。屬於:景天科-瓦松屬,看百度寫的石蓮花屬,這是不對滴~ 又錯啦~,瓦松習性與子持年華一樣,容易群生,開花後主體死亡,來年春天靠種子繁殖。而我又特別喜歡爬山,每次爬山必會尋找&觀察野生肉肉,發現瓦松在進入秋季後,集體開花,然後結成種子,最終植株們又集體死亡。種子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即使冬季山上常年積雪,也是木有問題滴~來年進入春季後,瓦松的種子們便開始集體自播,神奇的大自然啊~~ 這次發現瓦松的地點其實去年就知道了,只是來確認下它們在野生環境下如何繁殖。
  • 活動回顧|一盆萌萌噠「多肉植物」,一段溫暖的親子創作時光
    11月28日下午,石峰區圖書館開展了以「多肉植物製作」為主題的手工活動,圖書館的手工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手工藝課堂。首先由我們的手工老師介紹皺紋紙製作多肉植物的製作過程,每一個步驟都有圖片和文字的詳細介紹,讓小讀者們可看到製作的全過程。
  • 多肉植物熊童子萌劇場!表情萌萌噠!
    這位仁兄叼著煙皺著眉,看樣子在這一帶也是個人物!喂喂喂,作為植物也出來虐狗,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唔…這是要告白的節奏麼?不要害羞,為了以後不用吃狗糧,要勇敢一點吶!一群小夥伴裡面,肯定會有一個賤賤的,一個呆萌呆萌的…熊爪爪生起氣來也是挺嚇人的,畢竟隨時反手給你……一張過去的CD~~~萌萌噠雙胞胎!
  • 多肉植物中的———白玉
    我說得白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種。多肉品種,五花八門,據我所知的有觀音蓮 玉露 法師 玫瑰金等等,這些帶有仙仙的肉肉我都養過許多年,目睹過它們從每一顆萌芽,逐漸成長為爆盆成景。每天的朝夕相伴,仍然覺得她們始終是季節的更替中枯與榮的一個循環。沒有一顆真正觸動過我內心。上一個星期天,我小病一場。
  • 1月份多肉植物養護提醒!
    這裡有最真實養肉人的生活,分享多肉養護技巧!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部分內容原作者【玉山】圖片:what0117編輯整理:百科君一月是一年當中最為寒冷的季節同時也是光照時間比較少的一個月。因此,一月的多肉植物管理應以防寒保溫和增加光照為主。多肉植物雖然品種繁多,但按其習性可分為冬季生長的冬型種和夏季生長的夏型種。
  • 水晶珠和軟陶土的結合,大紅色水晶花教學
    我要說的軟陶第一步,軟陶也要從娃娃抓起,我們現在最小的4歲半 最大的12歲,每次孩子們來的時候都早早的完成作業,本來1個半小時的課程後來加到2個半小時,有的小朋友甚至3個多小時才走,我善意的提醒孩子們下課了,孩子們還嘟嘟小嘴說,老師你怎麼老攆我們啊……真的有開心有無語。
  • 日本-尋找多肉之旅
    歡迎加百科君私人微信(新微信號:drbk2017)也歡迎向您身邊的肉友推薦本公眾號,點擊本文標題下的藍字「多肉植物百科」--再點擊右上角「推薦給朋友」即可!、是三年之前,在網上購買了第一批多肉。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哪裡能買到多肉,所以喜歡走在陌生的小路上、看各家各戶養的不同的植物,偶爾發現多肉,都會蹲著看個半天。
  • 讓懷舊更立體 動漫周邊私人定製,從軟陶開始?
    阿爾告訴記者:「剛開始用軟陶時覺得太軟比較難操作,不易雕刻或塑形,烤制溫度也不好掌握。經過反覆揣摩、學習和練習,才漸漸習慣並喜歡上了這種材料。」  2009年12月5日,阿爾和妻子在淘寶正式開了網店「阿爾軟陶屋」,妻子負責日常維護,他利用業餘時間做作品,從製作《植物大戰殭屍》中的形象開始,至今已有200多件作品,包括國產動畫類、遊戲類、中國歷史人物類、動畫電影類等。
  • 【微科普·蟲說】景天類多肉植物的小殺手——玄灰蝶
    美麗的景天科多肉——綠龜之卵  汪闐攝  這幾年身邊有很多朋友都養起了多肉。  玄灰蝶的寄主是景天科的植物,在北京的野外就有:如垂盆草、瓦松、華北景天等,且現在路邊綠化帶裡的八寶景天等也成了常見貨。同時,景天科在多肉植物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超輕黏土/樹脂黏土/軟陶/三種麵塑材料的區別你知道多少?
    適合做花卉,多肉,卡通及各種人物均可!用途非常廣泛,和傳統麵塑材料基本上差不多!注意:幹的較快,也要用多少取多少,儘量別暴露在空氣中!不過有足夠的時間讓你操作!這個不必擔心!軟陶軟陶是一種泥塑類材料,經過高溫烤制出的成品防摔防裂可永久保存!